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当不幸遭遇地震,时间就是生命!掌握科学、实用的自救常识,是每个公民应对突发地震的必备能力。
那么,地震发生时,如何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自救动作?如果不幸被埋压,又该如何最大限度保存体力、争取宝贵的救援时间?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研究员陈虹、中国地震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高孟潭和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二级研究员戴君武,结合地震应急实践,带来地震自救知识与求生策略。
【内容要点总结】
一、地震发生时自救“三步曲”
1.伏地:立即降低重心,避免因剧烈晃动摔倒(尤其对老年人致命)。
2.遮挡:找物体掩护自己,保护头部和身体,防止坠物或倒塌柜体砸伤。
3.手抓牢:尽量抓住固定物体(如桌腿),稳定身体,防止被甩出。
在室内,如果时间充裕,应尽快躲在坚固家具下方或旁边,如餐桌、沙发、床等,寻找“生命三角区”,要远离窗户、吊灯等悬挂物和非承重墙。
(图片由AI生成)
二、被埋压后的生存措施
1.保护呼吸系统
第一时间捂住口鼻,避免吸入烟尘导致窒息(倒塌瞬间烟尘最大)。
(图片由AI生成)
2.保持冷静与体力
稳定情绪,尽量节省体力,等待救援。
3.发出求救信号
避免盲目呼喊,可利用身边重物有节奏地敲击楼板或周边物体发出求救信号。
(图片由AI生成)
4.利用好身边资源
水:如果身边有备用的水,要合理节省使用。
手机:若手机在身边且有信号和电量,优先选择发短信求救,以节省电量等待救援。
极端情况:万不得已时可饮用尿液补充水分。
制作:肖春芳 田新宇 程丽华(实习)
科普中国直播服务团队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程直播。更多详细信息,可点击下方链接观看回放。
http://h5.live.gmw.cn/cloud/h5/1746775823199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