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科普慕课|孩子卡喉别用手抠!医生实操讲解海姆立克法
首页> 光明科普> 科普中国直播服务系列活动> 科普慕课 > 正文

科普慕课|孩子卡喉别用手抠!医生实操讲解海姆立克法

来源:光明网2025-06-04 14:33

  你是否见过这样的惊险场景:孩子吃葡萄时突然面色发紫、老人被排骨卡喉后双手紧抓喉咙、成年人被鱼刺刺痛不敢吞咽…… 

  5月12日是我国第17个防灾减灾日,在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科普中国官方平台联合各地科协、应急管理厅等单位,在北京市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开展主题为“急救必知法则‘救’在身边”的防灾减灾——医疗急救专场直播活动,旨在通过专业医护团队的讲解与演示,带大家掌握关键急救技能,真正实现“人人知急救、人人会急救”。

  来自北京积水潭医院的全科医学科主治医师张保振、全科医学科医学博士丁月华围绕“异物卡喉”这一高频突发场景,通过真实病例解析与全流程实操演示,为我们解答从识别异物卡喉到科学施救的关键方法。

科普慕课|孩子卡喉别用手抠!医生实操讲解海姆立克法

  一、常见的异物卡喉病例与危险场景

  在医院急诊室,异物卡喉是高频急救场景。

  儿童群体最易因坚果类的花生、瓜子、水果类的葡萄、龙眼或果冻等零食卡喉;成人则多因鱼刺、骨头或大块肉食导致异物卡喉;甚至老年人松动的假牙脱落、婴幼儿误吞玩具零件也有可能导致。

  异物卡喉一般会出现突发的呛咳、剧烈的刺激性咳嗽,包括卡喉部位局部的疼痛、梗阻感,严重的话会阻塞咽喉部或者气管,很快会出现不能说话、不能咳嗽、呼吸困难、面色青紫甚至窒息死亡。

科普慕课|孩子卡喉别用手抠!医生实操讲解海姆立克法

  异物卡喉一般会伴随着剧烈的刺激性咳嗽

  二、异物卡喉的不同情形及解决方法

  异物卡喉的严重程度与梗阻部位直接相关。

  如果是气道部分梗阻,患者仍可咳嗽、发声,这个时候需要鼓励患者自主咳嗽、排出异物;如果是食道有异物但并没有呼吸困难,比如说鱼刺卡住,这个时候可能需要内镜取出;如果患者异物卡喉后出现意识丧失、呼吸或心跳停止,就需要立即心肺复苏急救。

科普慕课|孩子卡喉别用手抠!医生实操讲解海姆立克法

  医生讲解异物卡喉情形

  三、海姆立克急救法

  (一)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与适用边界

  核心原理:通过腹部或胸部的快速冲击,利用肺部残留空气产生向上的气流冲击力,将异物“顶出”气道。

  适用范围:海姆立克急救法一般适用于完全阻塞气道的异物卡喉情况。

  根据异物类型和严重程度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果是小的食物或异物,没有完全阻塞气道,可以用咳嗽排出;如果是完全阻塞气道的情况,则需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如果是尖锐异物或化学物质,就需要避免强行吞咽,尽快就医。

  我们尤其要记住“三不能”和“V型手”:

  “三不能”:异物阻塞气管后,患者不能说话、不能咳嗽、不能呼吸。

  “V型手”:当患者出现“三不能”时,双手不由自主呈现V型紧紧抓住自己的喉咙。这种情况需要立即急救和就医。

  (二)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实际操作方法

  适用于成人及1岁以上儿童:

  1.站位与姿势:施救者站在患者背后,双腿一前一后弓步站稳,双臂从患者腋下环抱其腹部;让患者身体略前倾,头部略低,嘴巴张开,便于异物排出。

科普慕课|孩子卡喉别用手抠!医生实操讲解海姆立克法

  2.手势与发力:急救者需左手握拳,右手从前方握住左手手腕,使左拳虎口贴在患者上腹部中央,胸部下方、肚脐上方的位置;快速有力地用左拳虎口向内、向上冲击腹部。

科普慕课|孩子卡喉别用手抠!医生实操讲解海姆立克法

科普慕课|孩子卡喉别用手抠!医生实操讲解海姆立克法

科普慕课|孩子卡喉别用手抠!医生实操讲解海姆立克法

  医生现场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

  3.重复直至异物排出:若未成功,持续冲击直至患者咳嗽、发声或急救人员到达。

  4.肥胖者或孕妇:可改为胸部冲击,从冲击上腹部改为冲击胸骨下半段,通常采用两乳头连线中点的位置。

科普慕课|孩子卡喉别用手抠!医生实操讲解海姆立克法

科普慕课|孩子卡喉别用手抠!医生实操讲解海姆立克法

  医生现场演示对于肥胖者或孕妇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适用于1岁以下的婴幼儿,采取拍背+压胸结合的方法:

  1.拍背:用手托住患婴儿的下颌部,稳定住头颈部,将婴儿面部朝下,保持头低脚高位,用掌跟处快速拍击背部两肩胛骨之间5次。

科普慕课|孩子卡喉别用手抠!医生实操讲解海姆立克法

科普慕课|孩子卡喉别用手抠!医生实操讲解海姆立克法

科普慕课|孩子卡喉别用手抠!医生实操讲解海姆立克法

  2.压胸:若异物未排出,翻转婴儿成仰卧位,用两根手指(通常是食指和中指)按压婴儿胸骨下半段位置(通常是两乳头连线中点)5次,交替进行,直至异物排出。

科普慕课|孩子卡喉别用手抠!医生实操讲解海姆立克法

科普慕课|孩子卡喉别用手抠!医生实操讲解海姆立克法

  医生现场演示对于婴幼儿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四、关于异物卡喉,这些“常识”存在误区

  1.用手盲目抠挖:可能将异物推至更深部位,尤其对婴幼儿可能损伤咽喉。

  2.吞咽馒头、米饭:试图用食物“顶出”异物,可能加重梗阻或引发窒息。

  3.喝醋软化鱼刺:普通食醋无法在短时间内软化鱼刺,高浓度醋反而腐蚀消化道黏膜。

  4.强行吞咽:如果不小心吞咽了尖锐异物或化学物质,如鱼刺、碎玻璃等,要避免强行吞咽,应立即就医。

  五、如何预防异物卡喉?

  首先,对儿童而言,第一,要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避免在进食的时候跑跳、哭笑、玩闹等;第二,要避免进食容易卡喉的食物,谨慎食用坚果、果冻等食物。第三,给儿童买玩具时避免有小零件的危险玩具,同时家长需监督低龄儿童使用玩具以保证安全。

科普慕课|孩子卡喉别用手抠!医生实操讲解海姆立克法

  其次,对于老人而言,因为咀嚼能力的下降,吃饭的时候更需要细嚼慢咽,如果出现假牙松动的情况,也需要及时修复。

  最后,我们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日常饮食习惯,比如尽量将食物切割成小块,避免吞食整块难消化食物,比如鸡蛋、大块的肉食等,避免抛接进食,进食带刺或骨头的食物时也需要特别小心。

  【专家简介】

  张保振,北京积水潭医院全科医学科主治医师

  丁月华,北京积水潭医院全科医学科医学博士

 

  制作:林佳欣、谭露(实习)、王一帆(实习)

 

  科普中国直播服务团队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程直播。更多详细信息,可点击下方链接观看回放。

  点击回看科普中国直播|急救必知法则“救”在身边(http://h5.live.gmw.cn/cloud/h5/1747360195179137)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世界市长对话·敦煌”活动外国嘉宾参访敦煌

  • 加沙:返乡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5-10-10 09:55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