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最近,不少用户发现手机右上角的“5G”标志,悄然变成了“5G-A”。这意味着,你已经接入了5G的“进阶版”——5G-Advanced,也被称为5.5G网络。
更高的速度、更低的延迟、更广的连接,这一切背后,离不开一个关键支撑——通信工程。
“通信犹如人体的神经系统。”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艾渤表示,其核心任务是实现信息的高速、稳定可靠、低延时传输。从社交媒体到物联网,从卫星通信到气象监测,通信技术正成为连接人与人、物与物、天与地之间的关键力量。
通信工程不仅服务日常生活,还在国家安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以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例,中国摆脱了对外部导航系统的依赖,降低了潜在的安全风险。在战时环境中,通信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尤为关键。艾渤举例说,无论是在航母上测试舰载机起落,还是在海岛、密林等复杂环境中确保通信畅通,前提都在于搞清楚无线通信的传输媒介,同时掌握编码、调制等方法,而通信网络中的信息安全,更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核心利益。
通信工程不仅是“连接”的技术,更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当前国家将5G、6G、卫星通信等列入重点发展领域,量子通信、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等前沿方向正在兴起,通信工程人才正成为多行业争抢的“刚需”。
“6G的发展虽然取得积极进展,但仍面临大量关键技术难题。”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何睿斯指出,新应用场景层出不穷,对传统通信技术提出了更高挑战。真正实现6G的商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亟需科研力量和高水平人才持续投入,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不断前行。
面向未来,他们呼吁更多青年学子关注国家发展战略,响应时代需求,将人生轨迹与国家战略结合在一起,成长的道路将无限宽广。同时,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宽、更新快,既需要把专业基础打牢,也要求较强的自学能力与持续热情。只有具备复合型能力、保持学习主动性,才能在这一高速发展的行业中不断突破,成长为支撑国家科技发展的新生力量。
采访的最后,艾渤寄语新时代青年:“你们的前途就像星辰大海,愿你们插上理想的翅膀,在科学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出品人
杨 谷
总监制
宋乐永 战 钊
总策划
宋雅娟 蔡 琳
记 者
王若昕 蔡 琳
本期编导
王若昕 蔡 琳
统筹
张 蓉
特别鸣谢
北京交通大学
联合出品
中国科协科普部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