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为了系统解析DeepSeek在技术、应用与伦理交织演进下的革新性探索,带领大家深入了解DeepSeek的“破圈”与“扎根”,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科研团队于2月17日起推出DeepSeek系列专题线上公开课。
第一期活动中,浙江大学本科生院院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和软件学院党委书记,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吴飞教授带来题为《DeepSeek:回望AI三大主义与加强通识教育》的报告。
报告从符号主义、连接主义和行为主义三大主义介绍人工智能算法的历史发展,分析三大主义的优劣互补。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热点,介绍ChatGPT、Sora和DeepSeek之间的联系,认为DeepSeek的精彩表现在于其对算法、模型和系统等进行的系统级协同创新,是众智和众力相互叠加的成果。最后介绍了浙江大学正在开展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认为体系化知识、构建式能力、创造性价值和人本型伦理构成的有机整体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基本素养。(制作:肖春芳)
以下为吴飞教授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从达特茅斯启航的人工智能三大主义
起源与定义:1955年麦卡锡等人在一份项目经费申请书中提出“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一词。1956年8月达特茅斯会举行,显示着人工智能登上了人类的历史舞台。
人工智能的系统或应用,其核心算法都离不开人工智能的三大主义。
逻辑主义:以逻辑推理为核心,通过符号化和逻辑化知识来进行推理。但在处理复杂知识和常识时存在局限,而且很多人类知识无法被符号化和逻辑化。
连接主义:以数据驱动为核心,通过神经网络从数据中抽取模式和规律。但存在黑盒效应,就是AI模型的内部运作机制不透明,人们难以理解其如何从输入得到输出的现象。
行为主义:以强化学习为核心,人工智能算法在不断与其所处环境交互中进行学习。但它需要有效的序贯决策,如果“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那么行为主义无法解决人类社会的真实问题。
人工智能的三大主义,并不是说谁好谁坏,而是要针对真实场景,巧妙地应用三大主义中的某一种或者组合,进行更好地分析与理解。
二、从ChatGPT到DeepSeek
ChatGPT的里程碑意义:将人工智能带入“iPhone时刻”,成为信息流量的新入口。
技术细节:介绍了GPT的生成式预训练Transformr架构,以及ChatGPT通过预训练、有监督微调和人类反馈强化学习等步骤实现自然语言处理能力。
DeepSeek的创新:在模型算法和工程优化方面进行了系统级创新,如引入混合专家模型、模型参数低质压缩等,在有限资源下实现了高性能。
三、人工智能通识教育
重要性:指出人工智能作为通用目的技术,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了解、掌握和创新人工智能成为每个人的需要。
浙江大学的行动:成立了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开设人工智能通识必修课程,出版相关教材,培训师资,推动人工智能通识教育。
未来规划:计划推出人工智能微辅修专业项目、学位项目和双学位项目,逐步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和实践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