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古人是如何设计蛇的形象的
首页> 光明科普> 科普资讯 > 正文

古人是如何设计蛇的形象的

来源:解放日报2025-01-15 13:02

  本报记者 钟菡

  蛇年新春将至,各地纷纷推出蛇年吉祥物作为城市街头迎新装饰或商场展陈,这些蛇大都主打可爱元素,有的头戴花冠,有的长着长长的睫毛,有的甚至长出双手给人拜年。古人是如何设计蛇的形象的?文物里的蛇也是这么可爱吗?“灵影仙踪:上海博物馆蛇年迎春展”昨起至3月2日亮相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第三展览厅,现场展示的13件组古今中外与蛇有关的文物精品来自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馆藏,不乏珍贵的一级文物。这是上博一年一度的迎春特展首次在独立展厅亮相。

古人是如何设计蛇的形象的

鎏金蛇头铜剑柄。 李茂君 摄

  青铜蛇兵器很珍贵

  展览开放第一天,展厅里已熙熙攘攘挤满观众。一件战国中晚期的漆木匜形杯上刻了一只鸟衔着两条蛇的造型,刻绘灵动逼真,一位女观众凑近看,隔着玻璃罩被吓了一跳。

  “大家其实都会有点害怕蛇,但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国生肖,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蛇是一个非常具有神秘感、力量感的动物。”上海博物馆展览部副主任褚馨介绍,正如这件漆木匜形杯上所展示的,蛇在中国文物题材里象征灾难与罪恶,人们惧怕蛇,同时又希望征服它,与之共存。因此,在中国传统的纹饰里,蛇的形象通常没有那么可爱,常常作为辅助的纹饰存在。一件上博馆藏的西周“员方鼎”的口沿下装饰有对称的蛇纹,这是馆藏青铜器中难得的一件蛇文物。

  在中国文化中,蛇被誉为“小龙”,是龙图腾的原型之一。其无足而水陆畅行,冬眠或蜕皮后宛若新生,种种特质令古人敬畏并将其神化。

  不同民族在不同自然环境当中,衍生出来对蛇的认识不太一样。中原地区蛇的形象较少,在我国南方尤其是云南地区跟蛇相关的器物和图像较多。据介绍,此次展览借到的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馆藏的几件青铜蛇兵器,及湖北省博的漆木匜形杯都是非常珍贵的一级文物。比如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的鎏金蛇头铜剑将剑柄铸成立体蛇头形,传递出一种震撼的力量。这种“仿生式”兵器构思新颖,做工精湛,为滇国青铜器中艺术和实用功能高度结合的典范。

  此次展览中也有西方的蛇文物,比如上博馆藏的白釉蛇耳瓷奖杯由19世纪末德国皇家柏林瓷厂烧制,杯身上弯绕的两条蛇组成了把手,造型流畅而富有动态美。在古希腊神话中,蛇常与智慧女神雅典娜、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等相联系,蛇纹因此象征知识和智慧,也象征治愈、死亡和重生。“蛇是复杂而有灵性的生物,在甲骨文中就有蛇的形象。蛇在各种文化当中所代表的寓意是不一样的。”褚馨说。

  像蛇一样滑进春天

  借着每次生肖展的独特命题,也给观众欣赏上博另类馆藏的机会。此次展出的清代陕西皮影“青蛇架”是传统影戏剧目《白蛇传》演出所用道具,景片共由10个部件缀订而成,造型庞大,精雕细镂,敷彩以红、绿、黄、黑为主,对比鲜明,营造出一派光怪陆离的景象。

  “蛇年展的主题叫‘灵隐仙踪’,化用自童话故事《绿野仙踪》,英文名称Slithering into Spring,意为像蛇一样滑进春天。”褚馨介绍。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上海车展:中国汽车品牌引关注

  • 大学里的文创团队 让文物“活”起来 “火”起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025-04-27 09:16
工厂化育秧选良种、精培育,提高秧苗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心头好”。
2025-04-27 09:13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