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锚定2035·院士谈科学报国】器官移植的“前世今生”
首页> 光明科普> 图文 > 正文

【锚定2035·院士谈科学报国】器官移植的“前世今生”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4-11-28 17:34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为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协科普部联合光明网推出“院士高端科普”栏目,邀请各领域院士就我国当下热点科技问题给予权威解答,服务引导更多科技工作者提升科研科普能力,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科普力量。#千万IP创科普

  人类器官移植可谓医学发展史上的奇迹之一,它是在病人实在没有其他可选择办法的情况下的一种“最终解决方案”。从19世纪到如今,人类器官移植经历了从“幻想阶段”到“梦想阶段”再到如今的“梦想成真”,21世纪,器官移植又有了新的“理想”。

  器官移植的基本问题

  将一个器官的部分或者整体的器官,从某个个体转移到另一个个体的过程,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之为“器官移植”。供体(提供器官的人)的器官包括心脏、肾脏甚至肝脏,都可以进行移植。这就是器官移植的大致定义。

  在做器官移植之前,医生应该把握一个基本的前提和原则,那就是非不得已不为之。进行器官移植,必须是出于救助病人生命的目的,病人本人要知情同意,绝对自愿,并且生命可以自己做主。并且还要坚持对病人有利公平的原则。

  哪些患者需要做器官移植?以肝脏举例来说,病人的肝功能衰竭,使用内科药物和外科手术都无法缓解,这时就可以考虑通过移植更换肝脏来确保病人得救。肾功能衰竭的病人,靠透析也无法保证正常的肾功能,这时也可以考虑器官移植。另外一部分病人是患有先天性疾病,器官有缺陷,也可以考虑做器官移植。

  什么器官可以做移植?一般来说,一位健康的供体捐献的器官,可以让75名患者受益。目前供体的器官可以包括除了大脑之外几乎所有的身体器官,从皮肤到骨头,包括角膜,都可以移植。

  器官移植的发展史

  人类对器官移植的想象,可以追溯到很久之前。著名的埃及狮身人面像,就是人们对动物猛兽类的崇拜和器官移植原始想象的结合,将人类的头颅移植到强壮的狮子身体上,来保护金字塔。

  古希腊神话中名为“喀迈拉”的怪物,它拥有狮子的头,山羊的身躯,和一条蟒蛇组成的尾巴。美国的器官移植学会ASTS甚至直接使用“喀迈拉”的形象来作为会徽。

  中国最早进行器官移植的人是扁鹊,给两位病人换心。虽然也是接近神的内容,但可以看出中国古人对通过器官移植来挽救病人生命的向往。

  关于器官移植想象真正的巅峰期是美国科幻小说《科学怪人》出版时期。在小说中,主人公的全身各处器官是从停尸房拼凑而来,借助雷电重获生命。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则是器官移植的“梦想阶段”,医生加斯帕雷将一位梅毒病人背部的皮肤移植到他溃烂的鼻子上,促使创面愈合。这是早期皮肤移植效果比较好的案例,也是现代外科技术带蒂皮瓣移植的雏形。

  1682年,俄罗斯一位贵族士兵在打仗时头骨残缺受伤,医生用狗的头骨来成功完成了修补,但被当时的基督教认为这是对人类的一种侮辱和亵渎,最终这位战士又将狗的头骨去除,认为信仰应比生命更重要。这其实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异种移植,但由于不受到宗教认可而最终失败。

  到19世纪末,器官移植研究记录开始趋于系统化和正规化,第一例移植动物模型(狗)在这个时期建立。真正的实体器官移植如肝肾心肺等器官的移植开始于1912年前后。在这一时期科学家卡雷尔发明了“三线缝合法”,宣布血管吻合技术的问世,解决了移植器官的血供问题。卡雷尔也最终凭借该项成就获得了191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人类对器官移植真正实现“梦想成真”是在1954年,美国有一对同卵双胞胎兄弟,哥哥罗纳德将自己一个健康的肾脏捐献给了患有慢性肾炎的双胞胎弟弟,成功实现肾移植后弟弟生存了8年。同卵双胞胎的遗传物质相同,避免了移植排斥,也开创了肾移植的先河。

  1950年后,世界上进行的多例器官移植大多以失败告终。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器官离体之后需要持续保证它的活力,当时还没有这项技术。另外一点是缺乏免疫抗排斥反应的药物。

  1960年后这两项难点得以解决,器官移植后患者的存活率也得到了大幅提高,器官移植手术获得广泛开展。

  进入21世纪,器官移植飞速发展。到2021年,全世界完成的实体器官移植已达到14万多例,并且器官移植的捐献人数已经达到39000余人,这些供体中又有78%来自脑死亡的患者。

  最近的新闻报道中统计显示,心脏器官移植后的5年存活率已经可以达到76%,肝脏器官移植后的5年存活率可以达到77%,肾脏器官移植后的5年存活率可以达到87%。

  在中国,我们真正开展器官移植是在1970年以后,也是经过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当时我国所有抗排斥反应的药物都依赖进口,甚至供体的来源也不符合国际要求。

  一直到2015年,我国开始正式实行公民自愿捐献器官。在器官移植效果上,我国肝脏器官移植的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86.4%,肾脏器官移植3年生存率已经可以达到98%。我国的器官移植取得了大幅度的发展。

  中国目前已成为器官移植大国,但在器官移植捐献方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21日,中国有6919803万人愿意捐献器官,已经真正实现器官捐献的例数是55390例,完成器官移植的数量是170955例。相比14亿人口,中国的志愿器官捐献人数仍有待提高。

  西京医院的器官移植和未来发展

  我们西京医院(空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全军器官移植研究所是国家器官移植临床重点专科。目前医院可以完成心、肝、肺、肾、小肠、胰腺以及换脸、子宫和多器官移植等。是国内开展器官移植种类最全的单位,包含多项中国、亚洲和世界器官移植新技术。

  上世纪80年代末,国际上活体肝移植刚刚起步,国内尚无成功经验。90年代初期,我代表西京医院赴美国、日本和香港学习肝移植先进技术,回来后开展国内的活体肝移植手术。

  1997年,我们完成了一例9岁女孩的活体活体肝移植手术,将小女孩的肝全部拿掉,将其父亲的一部分肝切下来移植给这位小女孩,这个小女孩术后健康存活了13年,创下当时国内活体肝移植最长存活时间。

  后续我们又完成了辅助性活体肝移植,适用于先天性代谢病肝病和急性暴发性肝衰的治疗,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脾窝辅助性肝移植。除此之外,我们提出了多脏器联合移植“优先、序贯、共存”的三原则,完成了亚洲首例成功的肝-胰-肾多器官联合移植,患者术后正常生活,已健康存活18年,是世界肝-胰-肾联合移植长期存活记录保持者。2015年,西京团队还完成了国内首例活体子宫移植。

  但尽管器官移植的成功案例已经屡见不鲜,我们目前仍然面临着器官短缺的世界性难题。根据世卫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00万人需要器官移植,但仅有约10%的患者可以等到合适的器官。中国的器官短缺问题更为严峻,2024年1-9月份,中国的器官供需比为1:8.96,我们应在符合国家和国际上关于科技伦理相关规定和要求的前提下,拓宽器官来源途径。

  鉴于这种情况,未来,异种移植将是器官移植比较理想的发展方向。并且我们已经发现,猪已成为最佳异种器官来源。因此科学界对未来异种器官移植走向基因编辑猪时代寄予厚望。

  西京医院的异种移植已经走过了11年历程,目前处于“国内引领、国际一流”的地位。我们已经完成了从器官移植到组织移植、从猪-猴移植到猪-人移植的多例临床案例。在不久的将来,我相信,异种器官移植将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作者:窦科峰,中国科学院院士、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严涛整理)

【锚定2035·院士谈科学报国】器官移植的“前世今生”

【锚定2035·院士谈科学报国】器官移植的“前世今生”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甘肃金塔:避险搬迁暖民心

  • 四川夹金山雪后风景如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12月25日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扩充至8章60条,聚焦科普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主要包括明确科普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方向、强化科普社会责任、促进科普活动、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强化保障措施等内容。
2024-12-25 09:23
在中山站区的西南高地上,远远地能看到冰面上有一个绿色的半球形建筑。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队队员张方根:前面这里有一个淡水湖,相当于是雪水融化的,形成了一个淡水湖,常年都有。
2024-12-25 09:23
目前还没有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的疫苗,搞好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的关键。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研究员常昭瑞:“如果家中有急性胃肠炎病例出现的时候,定时地要对家庭中接触频繁的部位,比如说门把手卫生间等进行定时的消毒。
2024-12-25 09:23
由中国科协推荐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永官以高票当选会员事务副主席,任期为2025-2028年。
2024-12-25 09:13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两弹一星”精神这十六个字,正映射着朱光亚的一生。
2024-12-25 09:11
据《自然》报道,经过数月攀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号火星车终于到达了一个火星陨石坑的边缘。
2024-12-24 09:59
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马欢团队围绕大脑生物能量神经可塑性调控与认知衰老开展了研究,发现在学习记忆或者人工诱导的神经活动下,神经元突触附近的线粒体基因转录显著增加,促进大脑能量供给。
2024-12-24 09:58
2024年,中国科技界捷报频传,大国重器亮点纷呈,科技成果竞相涌现。一项项科技成果,不仅标注着科技发展的中国高度,也为全球科技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4-12-24 09:57
凤凰山脚下,由十多栋楼房组成的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安静整洁,完全看不出这里曾是繁忙的工业厂房。隔着厚厚的玻璃,张国平告诉记者:“那台不锈钢反应釜正在进行临时键合材料工程化放大试验。
2024-12-24 09:48
放眼全国,各地积极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2024-12-24 09:46
“这些可降解植入的‘骨头’,都是微细粉末颗粒通过3D打印制造出来的。”熊仕显介绍,该研究院拥有澳大利亚两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余艾冰,中国科学院院士郭烈锦,以及帅词俊、赵宝军、陈斌等国家级人才。
2024-12-23 10:22
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以下简称“草案二审稿”)12月21日上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二审稿规定,“科学技术人员和教师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积极参与和支持科普活动”。
2024-12-23 10:22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研究员黄万波日前介绍,经过1985年至2024年的五轮系统发掘,研究人员已从巫山龙骨坡遗址采集到118种哺乳动物化石和超过2000件石制品。最近的古地磁测年结果表明,这些化石和石制品形成时间为距今200万至250万年,其中超过一半的哺乳动物化石为上新世至早更新世的属种。
2024-12-23 03:55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024-12-23 03:55
还没到腊月,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吴家店镇包畈村村民陈亚舫已开始忙着订年猪。
2024-12-23 03:55
生命起源及早期演化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大未解之谜。
2024-12-23 03:55
两根“玻璃针”机器手,快速翻转细胞,准确无误地找到细胞切入点,精准提取细胞核后,再注入体细胞核……前后不过86秒,一个完整的细胞胚胎就已“孕育”完成,随后开启“克隆之旅”。
2024-12-20 09:51
当你看到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最重要的事就是确保自己要登上这趟列车。
2024-12-20 16:14
12月18日上午,清华大学新闻学院与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沈阳带领师生团队倾力打造的“人机共生:未来艺术的共创”画展在清华大学蒙民伟人文楼开幕。
2024-12-20 15:00
我国科学家获取人类首份月球背面古磁场信息,填补月球磁场中晚期演化的数据空白。
2024-12-20 12:5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