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健康科普】天凉好个秋——秋季花粉过敏症预防小贴士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资讯 > 正文

【健康科普】天凉好个秋——秋季花粉过敏症预防小贴士

来源:光明网2024-10-01 07:23

  天凉好个秋,秋高气爽,正是一年中气温以及景色宜人的季节,然而却因为天气渐凉,日夜温差大忽冷忽热,气候日渐干燥,呼吸道感染增多等因素,秋季过敏症也频发。

  传统节气中的“立秋”是中国北方地区“夏秋季花粉症”的爆发日,此后的三个月内,全国数以千万计的人群将被眼睛痒、鼻痒、喷嚏、流鼻涕、鼻堵、咳嗽、憋气、喘息所困扰;部分患者会因哮喘严重发作需急诊治疗,而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部分合并水果和蔬菜过敏的花粉症患者甚至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而导致喉头水肿或过敏性休克。

  花粉症,顾名思义,与花粉相关,在我国,集中在两个季节高峰:第一个高峰是春季,在2-5月份,以树类花粉为主,其中北方以杨属花粉为代表的耐寒树木花粉为主,中部和南部则以松属、构属、柳属、悬铃木属植物为致敏花粉的主要来源。第二个高峰是夏秋季,在7-11月份,以草类花粉为主。

  那我们如何通过症状来识别花粉症呢?

  花粉症的表现集中在眼-鼻-呼吸-皮肤为主,北京的一项研究显示春季过敏性鼻结膜炎患者的症状几乎全部累及眼(眼痒,红肿或流泪)、鼻(流鼻涕、打喷嚏、鼻痒、鼻塞)两个器官(100% 和97.1%),58.8%的患者伴有咽部症状(咽痒,异物感,咽痛),39.7%的患者出现呼吸道症状(哮喘发作,咳嗽,咳痰,胸闷等),17.6%的患者伴有皮肤症状(瘙痒、皮疹)。最常见的受累器官为“眼+鼻”(33.8%),其次为“眼+鼻+咽+呼吸道”(23.5%)和“眼+鼻+咽”(17.6%)。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由于咽部的症状和流鼻涕为主要表现的鼻部症状同时出现,且好发于呼吸道病毒同样高发的季节变化时节,花粉症不易与上呼吸道感染相鉴别,在呼吸与耳鼻喉门诊,患者时常主诉为“每年换季免疫力不足,呼吸道感染,反复抗感染不见效”,希望通过调整抗生素方案得到解决,然而此时过敏的筛查可能同样重要。

  此外,对于以过敏为疾病本质的花粉症,很多人将过敏约等于免疫力不足。事实上,过敏并不是免疫力低下的意思,而是机体对外来物质的过度抵抗,免疫系统把像花粉、食物这些平常可以接受、耐受的物质视为异物,对其进行抵抗、清除,对人体组织产生损伤,进而导致过敏症状的出现,比如水肿、皮疹、哮喘等;因而此时进行进补,比如补充异种蛋白或滥用药物,可能会加重过敏反应,事与愿违。

  那我们应当如何防范?

  首当其冲的就是应当了解这是一种过敏,对可能的过敏原,也就是引起过敏的物质有个明确的了解,也就是医生常说的“过敏史”,日常生活注意避免接触/食用此类物质。

  其次,可依据既往的表现,必要时可预防性口服无嗜睡作用的抗组胺类药物。若遇皮肤发痒、全身发热、咳嗽、气急时,应迅速离开此地,如症状较轻,可自行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及白三烯拮抗剂如孟鲁斯特钠片等;既往曾有哮喘发作的患者应在此种季节常备急救吸入药物如沙丁胺醇在身边,尤其外出时应当随身携带,一旦出现哮喘等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而且必须到医院诊治。对于较为规律性出现的较为严重的花粉过敏性鼻炎和花粉过敏性哮喘人群在花粉高峰期到来前1-2 周有规律地局部使用激素,比如布地奈德鼻喷剂或吸入剂。

  此外,对于特定过敏原的患者,还可以到医院的变态反应科采用脱敏治疗方法,即通过特异性免疫疗法进行治疗。特异性免疫治疗是国际上公认的有效方法之一。根据不同的人群、不同的过敏原选择不同的脱敏疗法,目的是让患者以后接触过敏原不再发病,减少用药或不再用药。方法有皮下和舌下,包括常规脱敏、快速脱敏、集群免疫。变态反应科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适合的方法。一般疗程2至3年,维持时间越长效果越好,70%~80%的人达到有效控制,减少用药或不再用药。 (阜外医院呼吸内科曾绮娴 周晓明)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斑斓初冬

  • 青少年选手超七成 首届世界无人机足球锦标赛启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