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了解青光眼,远离不可逆性致盲眼病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图文 > 正文

了解青光眼,远离不可逆性致盲眼病

来源:光明网2024-06-13 16:37

  贾红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提起青光眼,大家似乎都不陌生,但究竟什么是青光眼?我们该如何早期发现和预防青光眼?得了青光眼又该如何治疗呢?相信很多人就不太清楚了。下面我们就来给大家科普关于青光眼的一些关键问题。

  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是全球首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是一组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随着全球人口增加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全球青光眼患病人数一直在持续增加。预计2030年全球青光眼患者将达到9540万,2040年将高达1.12亿,而我国青光眼患病人数占全球青光眼患者总数的1/4,约为2180万。

  青光眼是如何发生的?

  我们通常在门诊会和病人打比方,青光眼是眼球内部的“排水系统”坏了所导致的疾病。简单来讲,眼球内部有个“水龙头”,会源源不断的产生液体,我们称之为“房水”,而“房角”是房水排出的通道,也就是“下水道”。正常状态下,房水的产生和排出是动态平衡的,从而维持眼压在正常范围内(10mmHg-21mmHg)。如果下水道出了问题,比如下水道管口狭窄或者关闭(闭角型青光眼)或者下水道管口虽然开放,但管路坏了(开角型青光眼)都会导致房水排出不畅,积聚在眼内从而使眼压病理性升高。升高的眼压会压迫视网膜视神经组织,导致视神经萎缩,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范围缩小,如果不能及时干预,最终会导致失明的结局。

  眼压高就一定是青光眼吗?眼压正常也可能得青光眼吗?

  首先,眼压高不一定就是青光眼。青光眼门诊经常可以遇到前来进行青光眼排查的患者,主诉就是体检的时候发现眼压高(大于21mmHg)。通常我们要辨别这个眼压高是不是真的高。因为有一部分个体是由于先天性的中央角膜厚度偏厚,从而导致测出来的眼压“偏高”,如果经角膜厚度测量和眼压偏差校正检查之后,眼压在正常范围内,则不是真正的眼压高。还有一部分患者经校正后眼压确实高,但是并没有出现青光眼特征性的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这部分人群我们会诊断为“高眼压症”。有临床研究表明,高眼压症在不使用任何降眼压药物干预的情况下,随访5年,大约有10%的个体会转化为青光眼。因此,高眼压症虽然不是青光眼,但仍需定期随访,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降眼压药物治疗。其次,眼压正常也可能被诊断为青光眼,我们称之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这一类患者具有青光眼特征性的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但在未用任何降眼压药物的情况下,24小时眼压均不超过21mmHg,房角结构正常并完全开放,且无其他可能引起上述病变的眼部及全身疾患。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普遍认为与遗传、眼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自身免疫反应以及局部解剖因素有关。

  青光眼有哪些症状和表现?

  青光眼主要分为三大类: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和儿童性青光眼。其中原发性青光眼是最常见的类型,又分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青光眼的症状和体征因青光眼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通常无症状,当患者觉得视力模糊、眼胀、视野缩小时通常疾病已经进展到中晚期,所以也被称为沉默的视力“杀手”。临床上见到的一些早期患者,绝大多数都是体检时发现,或者因其他眼部疾病就诊时偶然被发现。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无明显症状,一旦房角关闭范围超过了保持眼压平衡的极限,则房水外流受阻,眼压升高,就会出现眼胀、鼻根酸胀、头痛、视物模糊、虹视(是指围绕光源出现色彩鲜明的色环,是眼压高角膜水肿所致)。这里要注意,部分患者发病急骤,临床上称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大发作,是眼科急诊常见疾病,因为眼压急性升高,患者会自觉剧烈的眼疼、头疼、视力下降、恶心甚至呕吐,如不能控制病情,有的病例可在数天内致盲。因为伴有头疼和恶心,部分急闭大发作的患者会误以为是颅脑或胃肠道的问题而首诊于神经内科或消化门诊,导致病情贻误。 儿童性青光眼:如患儿在3岁之前发病,由于眼球壁较软、抗压性较差,眼球壁会在高眼压的作用下不断扩张,角膜也会变大、水肿,从而导致宝宝”黑眼珠”看起来比较大,颜色发灰,通常会伴随怕光、流泪、揉眼等表现。如果疾病发生在单眼,则会使两眼外观大小不等。如果发现以上问题,家长要及时带宝宝到眼科进行检查。如在3岁之后发病,眼球通常不增大,以视力降低为早期症状。

  青光眼会遗传吗?

  青光眼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但并非所有类型的青光眼都会遗传。

  原发性青光眼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和家族聚集倾向;而继发性青光眼,多由眼外伤、炎症、全身疾病或用药不当等原因导致,不具有遗传倾向;某些儿童青光眼类型,比如常见的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约有10%-12%的患者有家族史,同胞发病率较高。因此,如果家族中有亲属罹患青光眼,一定要高度警惕青光眼的发病,并做好青光眼的筛查工作。

  青光眼能治愈吗?

  严格来讲青光眼通常无法完全治愈,由于视神经细胞是不可再生的,因此当患者已经出现了视神经的损伤和视野缺损时,只能通过药物、激光、手术等手段积极治疗,控制或者延缓病情的发展,而无法逆转。

  所以我们强调,青光眼要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和早期诊断,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留视功能,避免出现严重的视功能障碍。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青光眼?

  有青光眼家族史者;

  高度近视(超过600度)或远视度数较大者;

  高眼压症者;

  患有容易引起继发性青光眼的眼病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眼外伤、葡萄膜炎等;

  患有与青光眼有关的全身病者,如糖尿病、高血压、低血压等;

  长期口服或眼局部使用激素者

  如何早期发现青光眼?

  建议有青光眼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到眼科就诊排查,必要时遵医嘱定期规律复查。如果已经出现了眼胀、头痛、虹视、视力下降或戴镜视力矫正不佳等现象时,应立即到眼科进行检查。40岁后,每年体检都建议检查眼压和眼底。如果出现眼压增高或者眼底视盘的杯/盘比增大或两侧的杯/盘比不对称者应引起重视,尽快到青光眼专科进行排查。

  青光眼有哪些治疗方法?

  控制青光眼病情的关键在于控制眼压。常用的治疗方式有:1、局部滴用降眼压药物:有些患者需要长期用药,不可随意停药。2、口服降眼压药物:因口服药物通常具有全身副作用,因此不可长期使用。3、激光治疗:常用的YAG激光周边虹膜打孔术(LPI)以及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ALPI)可用于预防和治疗部分闭角型青光眼;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可以辅助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降低眼压,但效果会随时间推移而衰减,必要时可以重复治疗;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TSCP)通过破坏眼内产生房水的器官来降低眼压的治疗方法,通常用于绝对期青光眼或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4、手术治疗:用于药物、激光治疗效果不佳,或者用药依从性不佳的患者等。对于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建议进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摘除白内障可以帮助最大限度地开放房角,从而对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产生积极作用。

  总之,青光眼虽然不能被完全治愈,但早发现、早治疗是避免患者出现严重视功能损害的关键。即便已经出现了视功能受损,也不要盲目悲观,正确做法是调整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并定时到医院复查及调整用药,以最大限度保护残余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责编: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服贸会上的科技新看点

  • 金秋好“丰”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在科学研究上不断革故鼎新的同时,钟义信始终坚守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追求,在信息论、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潜心躬耕育人。
2025-09-10 09:35
9月9日10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9 11:03
在中药房里,有这样一些“扫地僧”——它们价格低廉,常被忽视,却有着出人意料的疗效。
2025-09-09 10:15
近日,河南一名女童出现咳嗽、呕吐、嗜睡等症状,被家人误判为普通感冒,不料竟是暴发性心肌炎,且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在转院治疗途中不幸离世。程翔提醒,当身体发出以下信号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警惕并排查暴发性心肌炎:  一是胸痛、胸闷、气短。
2025-09-09 10:14
随着关键研发方向不断取得新突破,通用智能体在多任务处理方面,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完成度也会更高。
2025-09-09 10: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