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孩子经常胳膊“脱臼”,儿科医生教你三招复位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图文 > 正文

孩子经常胳膊“脱臼”,儿科医生教你三招复位

来源:光明网2024-03-14 10:13

  文章作者:上海嘉会国际医院儿科医生 师东良

  科学审核: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 齐燕(博士,副主任医师)

  桡骨头半脱位,我们通常称之为“牵拉肘”,或者俗称“保姆肘”。家长就医时经常焦虑地询问是不是“脱臼”了,其实这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肘部损伤。这种情况在5岁以下的孩子中尤为常见。比如,当大人用力向上提拉孩子的手,或者抓着孩子的双手转圈玩耍时,桡骨头半脱位的意外就常常发生。

  为什么会发生“桡骨头半脱位”?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桡骨头是什么?

  简单来说,桡骨头就像是我们上臂肘关节处的一个“门轴”。一般认为,由于小孩子桡骨头发育不完全,桡骨颈部的环状韧带只是一片薄弱的纤维膜,环状韧带不能牢固保持桡骨头的位置,一旦孩子的前臂被提拉,桡骨头就会向远端滑移;恢复原位时,环状韧带的上半部不及退缩,卡压在了肱桡关节内,就会出现了桡骨头半脱位。

  桡骨头半脱位可能由多种危险因素引起的。包括:给孩子穿脱衣服时过度牵拉手部,在翻滚或活动时上肢不良姿势压在了身后,家长用力牵拉孩子的手部,孩子自己在活动中摔倒或受伤时发生意外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增加孩子桡骨头半脱位的风险。

  怎样识别桡骨头半脱位?

  当孩子突然哭闹或者出现手臂不能自如伸展时,就需要警惕桡骨头半脱位。这种情况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身上可能表现得各有不同。

  1、手臂疼痛不适:孩子常常诉说手腕、前臂或肘部疼痛。

  2、手臂活动受限:孩子的手臂可能无法自由活动,前臂可能处于半弯曲并向前旋转。孩子会感到手臂无力,难以抬起,即使抬起来也可能感到疼痛。

  3、手臂既无肿胀也无淤血:与其他损伤不同,桡骨头半脱位通常不会导致手臂出现肿胀或皮下淤血的情况。

  4、桡骨头压痛:当医生检查时,孩子可能会感到桡骨头的压痛。

  5、X光检查可能无法发现。有时即使进行X光检查,也可能无法清楚地看到桡骨头是否有脱位的情况。

  如果孩子出现这些症状,请及时带他去看医生,以便及时了解情况并得到正确的治疗。

  复位三步法

  在诊室里,家长常常看到医生将孩子的小胳膊“一屈一旋”,就能将孩子的胳膊复位。确实,学会这一招式,可以快速帮助孩子恢复手臂功能。

  在医学上,桡骨头半脱位手法复位方案有很多种;中医伤科有伸肘牵引前臂过度旋转法或屈肘直角前臂完全旋后法等。西医骨科常见有前臂旋前法、前臂旋后屈肘法、前臂往复旋转法、桡骨头推压复位法等。

  这里,作者推荐的方法操作简单,通过简单的指导和练习就能掌握复位方法。

孩子经常胳膊“脱臼”,儿科医生教你三招复位

  第一步:屈肘90°,前臂旋前,屈肘至最大范围。

孩子经常胳膊“脱臼”,儿科医生教你三招复位

  第二步:屈肘90°,前臂旋后,屈肘至最大范围。

孩子经常胳膊“脱臼”,儿科医生教你三招复位

  第三步:屈肘90°,前臂反复旋前和旋后至最大范围。

  经过这三步,就可以完成桡骨头的复位。但是,该如何评估效果呢?首先,在复位过程中会有轻微弹响声、大孩子的弹响声往往更响;其次,屈伸孩子肘关节时,发现肱二头肌能够主动发力控制肘关节的运动;第三,前臂可以正常旋转;第四,观察20分钟,上肢运动自如,能够举过头顶、没有疼痛等不适,就可以判断为复位成功。

  预防脱位的9个Tips

  为了预防桡骨头半脱位的反复发生,以下这些措施可以帮助家长或其他照顾者减少风险:

  1、避免牵拉:避免在抬举孩子时过度牵拉他们的前臂或手部。

  2、考虑孩子的性别:男孩通常活泼好动,比女孩更容易复发,因此需要更加注意避免诱发因素。

  3、考虑照顾者性别:研究表明,男性照顾者更容易导致儿童发生桡骨头半脱位,因此,最好由女性照顾者照料曾患有桡骨头半脱位的儿童。

  4、教育与指导:教育父母或照顾者不要习惯性地去牵拉孩子的前臂,孩子玩耍时尽量避免跌倒,选择给孩子穿宽松、开衫的衣服方便穿脱。

  5、穿脱衣服:在给孩子穿脱衣服时,动作要轻柔,避免过度牵拉前臂,优先穿患侧的上肢,脱衣服时后脱患侧的上肢。

  6、活动注意事项:避免孩子翻滚时上肢被身体压到,以免导致扭伤和桡骨头半脱位。

  7、选择平整地面走路:教孩子走路时,选择平整的地面,避免凹凸不平的路面,以免大人下意识地牵拉孩子的胳膊。

  8、下台阶和爬楼梯:放慢脚步,避免过度用力牵拉孩子的胳膊,必要时可握持两侧肘关节以上的部位。

  9、抱起摔倒的孩子:当孩子摔倒了,用双手将他抱起,而不是仅仅牵拉一侧的上肢。

  通过这些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孩子发生桡骨头半脱位的风险。

  矫治后是否需要固定?

  在医学领域中,关于桡骨头半脱位手法矫治后是否需要外固定,仍存在一些争议。个人的建议是分情况来看:

  对于年龄较小、关节松弛、环状韧带损伤较小的患儿,通常不需要进行外固定。

  对于年龄较大、复位时弹响很明显、疼痛较明显的患儿,可能存在较大的环状韧带损伤,建议进行间断性固定1-3周。

  对于复位后肘关节功能未完全恢复、有初次复位失败经历的患儿,建议采用三角巾悬吊固定,并尽快就医寻求专业意见。

  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固定,可以确保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恢复进程。

  居家复位有哪些潜在风险?

  当我们使用手法来治疗桡骨头半脱位时,有一些潜在的风险需要考虑到,主要包括骨折移位加重和神经血管损伤。通过医生及时评估患儿的外伤情况和准确诊断,我们可以有效地避免桡骨头半脱位手法矫治可能带来的风险。

  最后,需要告诉各位家长的是,伴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桡骨头良好发育,环状韧带也增厚加强,脱位的情况就会减少发生。

  参考文献:

  1.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主编. 外科学(第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2.李亚峰. 9例小儿桡骨头半脱位导致腕部疼痛的诊疗体会[J]. 中国全科医学, 2016, 19(S1): 215-216.

  3.梁振兴.14岁儿童双侧桡骨头半脱位一例[J].中医正骨,1994(01):46.

  4.Genadry KC, Monuteaux MC, Neuman MI, Lipsett SC. Management and Outcomes of Children With Nursemaid's Elbow. Ann Emerg Med. 2021; 77(2): 154-162. doi:10.1016/j.annemergmed.2020.09.002

  5.Eismann EA, Cosco ED, Wall EJ. Absence of radiographic abnormalities in nursemaid's elbows. J Pediatr Orthop. 2014; 34(4): 426-431. doi: 10. 1097/ BPO. 0000000000000126

  6.Lee YS, Sohn YD, Oh YT. New, specific ultrasonographic findings for the diagnosis of pulled elbow. Clin Exp Emerg Med. 2014;1(2):109-113. doi:10.15441/ceem.14.009

  7.Diab HS, Hamed MM, Allam Y. Obscure pathology of pulled elbow: dynamic high-resolution ultrasound-assisted classification. J Child Orthop. 2010;4(6):539-543. doi:10.1007/s11832-010-0298-y

  8.Scheier E, Shir Y, Balla U. The Child With a Painful Arm: A POCUS Screening Protocol to Identify Fracture in Children With Upper Extremity Injury. J Emerg Med. 2021;60(2):202-209. doi:10.1016/j.jemermed.2020.10.001

  9.Sohn Y, Lee Y, Oh Y, Lee W. Sonographic finding of a pulled elbow: the "hook sign". Pediatr Emerg Care. 2014;30(12):919-921. doi: 10.1097/ PEC. 0000000000000299

  10.朱峰, 关典. 儿科医生与小儿外科医生复位桡骨头半脱位的疗效比较研究[J]. 保健文汇, 2022, 23 (29) :113-116.

  11.Guzel M, Salt O, Demir MT, Akdemir HU, Durukan P, Yalcin A. Comparison of hyperpronation and supination- flexion techniques in children presented to emergency department with painful pronation. Niger J Clin Pract 2014; 17: 201-204.

  12.Bexkens R, Washburn FJ, Eygendaal D, van den Bekerom MP, Oh LS. Effectiveness of reduction maneuvers in the treatment of nursemaid's elbow: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m J Emerg Med. 2017;35(1):159-163. doi:10.1016/j.ajem.2016.10.059

  13.Ulici A, Herdea A,Carp M, Nahoi CA, Tevanov I. Nursemaid's elbow –Supination-flexion technique versus hyperpronation/forced pronation: Randomized clinical study. Indian J Orthop. 2019;53:117-21. 14.Yamanaka S, Goldman RD. Pulled elbow in children. Can Fam Physician. 2018;64(6):439-441.

  15.赵文涛,袁红兵,李盼盼等.旋前和旋后手法复位儿童桡骨小头半脱位系统评价[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06):71-76.

  16.宋宝健,王强.旋前复位术、旋后复位术治疗儿童桡骨头半脱位效果比较[J].山东医药,2016,56(20):52-53.

  17.苏国磊,邓素玲,李珮琳.旋前复位法和和常规旋后复位法治疗桡骨小头半脱位的疗效对比[J].中外医疗,2016,35(16):95-96.

  18.齐书妍,贾松伟.小儿习惯性桡骨头半脱位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北方药学, 2012, 9(08):109-110. 19.张彦东.手法复位治疗桡骨小头半脱位39例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7(26): 3520-3521.

  20.Johnson MK. Nursemaid's Elbow Reduction. Adv Emerg Nurs J. 2019; 41(4): 330-335. doi:10.1097/TME.0000000000000270

  21.Rodts MF. Nursemaid's elbow: a preventable pediatric injury. Orthop Nurs. 2009; 28(4): 163-168. doi:10.1097/NOR.0b013e3181ada7b1

  22.Rudloe TF, Schutzman S, Lee LK, Kimia AA. No longer a "nursemaid's" elbow: mechanisms, caregivers, and prevention. Pediatr Emerg Care. 2012;28(8):771-774. doi:10.1097/PEC.0b013e3182624906

  23.Pich J. Manipulative Interventions for Reducing Pulled Elbow in Young Children. Orthop Nurs. 2019;38(5):326-327. doi:10.1097/NOR.0000000000000594

  24.Krul M, van der Wouden JC, Kruithof EJ, van Suijlekom-Smit LWA, Koes BW. Manipulative interventions for reducing pulled elbow in young children.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7, Issue 7. Art. No.: CD007759. DOI: 10. 1002/ 14651858. CD007759.pub4.

  25.Vitello S, Dvorkin R, Sattler S, Levy D, Ung L. Epidemiology of nursemaid's elbow. West J Emerg Med. 2014;15(4):554-557. doi:10.5811/westjem.2014.1.20813

  26.Wong K, Troncoso AB, Calello DP, Salo D, Fiesseler F. Radial Head Subluxation: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Its Recurrence and Radiographic Evaluation in a Tertiary Pediatric Emergency Department. J Emerg Med. 2016;51(6):621-627. doi:10.1016/j.jemermed.2016.07.081

  27.Kaplan RE, Lillis KA. Recurrent nursemaid's elbow (annular ligament displacement) treatment via telephone. Pediatrics. 2002;110(1 Pt 1):171-174. doi:10.1542/peds.110.1.171

  28.Welch R, Chounthirath T, Smith GA. Radial Head Subluxation Among Young Children in the United States Associated With Consumer Products and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Clin Pediatr (Phila). 2017;56(8):707-715. doi:10.1177/0009922816672451

[ 责编: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陕西西安举行仿古入城仪式,献礼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