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在高校博物馆汲取历史智慧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焦点新闻 > 正文

在高校博物馆汲取历史智慧

来源:光明日报2024-01-26 09:02

  福建中医药大学医史馆陈列。资料图片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华夏第一屏。资料图片

  收藏于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的辽代银丝网格木围棋盘。资料图片

  观众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参观展览。新华社发

  “北京大学藏古代外销瓷”特展上的展品景德镇窑青花折枝花卉纹八方玉壶春瓶。资料图片

   【一线讲述】

   编者按:

   近日,多所高校陆续发文,明确向社会开放校园。在校园游中,高校博物馆受到越来越多游客青睐。这些藏在大学里的博物馆有哪些特色?我们邀请五位高校博物馆馆长推介“镇馆之宝”,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

  精美藏品 点燃热爱地学的火种

  讲述人: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馆长 单玄龙

   冬日的长春寒气袭人,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里却格外热闹。今年1月18日到2月1日,博物馆对公众开放。

  地质博物馆坐落于吉林省长春市标志性建筑地质宫内,设有地球奥秘厅、生命起源与进化厅、矿产资源厅、奇石和宝玉石厅、恐龙厅5个展厅,具有完善的藏品体系,岩矿化石标本门类齐全。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吉林省出土的第一具恐龙化石骨架长春龙、巨型鹦鹉嘴龙和嘉荫卡龙化石骨架,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喷出的原油,还有地质月球仪等很多“地质宝贝”。

  嘉荫卡龙化石骨架是馆内不容错过的宝贝。1990年,原长春地质学院恐龙挖掘队在黑龙江嘉荫县龙骨山进行野外挖掘工作,修复装架了距今6500万年白垩纪末期的嘉荫卡龙化石骨架。这两具化石骨架一大一小,如同一对母子,是我们博物馆的珍贵藏品。

  生命起源与进化厅内有一块蜻蜓化石,形成于距今1.4亿年前,保存得十分完整:头、胸、尾部分明,整体形态优美,翅膀上脉络清晰,让人联想到它翩翩起舞的模样。蜻蜓本身具有飞行的习性,难以形成化石,同时化石的保存与发现极为困难,使得这块蜻蜓化石成为一件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宝。

  走进矿产资源厅,一桶石油引人注意,这是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喷出的原油。上世纪50年代,我国还没有掌握先进的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石油供给极为短缺。在紧要关头,老一辈地质学家和吉林大学地质勘探学者展开了区域勘探,参加了大庆石油会战。1959年9月,松辽盆地第三口基准油井喷射出工业油流,标志着大庆油田被发现。如今,这第一股石油被保存了下来,向人们诉说着世界石油史上的奇迹和中国科学家勇于攻坚克难的精神。可以说,我们博物馆精美藏品的背后,就是一代代地质学者接续传承的精神结晶。

  今年博物馆开放期间,我们组建了专业教师担任团体参观讲解员,还有吉大的志愿者们向观众普及专业的地学知识。我们还新增了珍贵的南极石和鹦鹉嘴龙化石等新藏品。这些藏品具有重要的教学和科研价值,更是点燃人们心中热爱地学的火种。

  创新展陈 弘扬生态文化

  讲述人:东北林业大学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馆长 田海

  森林是集水库、粮库、钱库、碳库于一身的大宝库。我们博物馆是我国高校中第一家以森林为主题的专题类博物馆,自2013年6月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以来,共接待参观者近30万人次。

  现在,来馆的年轻游客较多,他们更注重体验式逛馆,这也倒逼我们以年轻人乐于接受的方式策划展览。例如,2022年的“中国森林分布”数字化展,通过科技手段将真实场景以仿真建模的形式呈现,组成立体画面,展示祖国壮美山川,使观众沉浸在“人在林中游”的意境里。

  馆内的国家二级文物元代雕花木榻十分珍贵,木榻表面朱漆褪色,挡板雕刻牡丹、鹿、孔雀等寓意吉祥的图案,墓志保存较完整。木榻虽残,但未影响整体纹饰和木榻结构。这个藏品很好地诠释了“森林与传统家居”主题内容。我们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还原当时的文化和典故,让观众穿越时空感受古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智慧。

   “和美境界,鹮临森博”也是我们馆的特色展项。我们采用数字多媒体融合、半景画与传统的实物仿真技术布展,整个展项的布景取自朱鹮的最初发现及保护地点——陕西省洋县。1981年我国科学家在洋县发现仅存7只朱鹮。在我们的展项中有7只朱鹮标本,寓意着如今的朱鹮是由这7只繁衍发展而来。

   近年来,我们还以“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森林文化”为主题持续开展植物、动物、木作等系列科普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此外,我们博物馆还为教学科研提供实践平台,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优质学习资源,在人与绿的互动中,让更多人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秦腔悠远 历史长河中声声不息

  讲述人: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副馆长 李一鸣

  陕西秦腔博物馆是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之一,由西安交通大学和陕西省文化厅共建。2009年9月对外开放以来,博物馆从秦腔流播和历史沿革、秦腔编导与表演艺术家、秦腔班社、剧目文典、乐器、妆容、服装与道具、陕西木偶和秦腔经典剧目剧情等方面,系统展示着秦腔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内涵。

  走进展厅,一张拜师合同赫然陈列,它的“主人”是有着“秦腔皇后”美誉的余巧云。余巧云学艺中、出师后直至婚嫁的学习和报酬在合同中都做了严格约定。可以看出当年秦腔传承的严谨和庄重,正是这份对于艺术的敬畏成就了余巧云卓越的表演艺术。

  我们还把秦腔表演艺术家张宁忠创作并捐赠给博物馆的秦腔脸谱册页精心装裱展示。秦腔脸谱作为秦腔戏曲艺术的固有组成部分,比京剧脸谱更加复杂和原始,细碎的眉眼花纹、歪脸等不对称的形式使它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张宁忠绘制的脸谱充分体现了秦腔脸谱这一特点。我们馆的藏品大多为老一代表演艺术家所捐赠,搜集和整理老艺术家的表演艺术资料也是我馆馆藏和展览的特色。

  博物馆还设有秦腔互动展演厅,通过触摸点播试听和投影互动演示等方式,观众可以动态感受并参与秦腔表演艺术。我们还组织举办“秦腔进校园”、秦腔文化专题讲座等100多场活动。

  人文学院吴小侠老师的“秦腔艺术与文化传承”课程就在博物馆中进行现场教学。青年学子置身博物馆实景课堂,观看展览实物,以多媒体交互式体验等多种形式,近距离地欣赏艺术瑰宝。不少同学表示,身临其境学习了解秦腔艺术,收获很大。

  如何让青春力量与传统艺术互相碰撞?我们指导建设了一支120名志愿者参与的团队——文博学社,不仅提供讲解服务、展馆引导服务,还进行宣教活动、策展布展、文创产品开发等。志愿者王紫怡同学说:“我们青年学子能够做的,是多一份关注和了解,让文化的火苗继续燃烧。这样,秦腔才能在历史长河中声声不息。”

  截至目前,秦腔博物馆已接待50余万人次参观,还被授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戏曲保护与发展基地”,成为研究保护秦腔的重要阵地和文化交流展示的重要窗口。我们要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他们接触秦腔、了解秦腔,让秦声更亮、秦音更壮。

  方圆乾坤 讲好“大思政课”

  讲述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货币金融历史博物馆执行馆长 白学娟

  中国货币金融历史博物馆的建立,得益于2004年武汉资深钱币收藏家郑开顺先生的捐赠。博物馆有5000余件藏品,包含古今中外的货币、金融史料等文物,每年接待参观人数超4万人次。

  我们馆的藏品十分丰富,从夏朝时的原始货币海贝,到现在正在使用的钱币均有收藏,没有断代。这些钱币是生动反映我国货币历史演变进程的史料佐证,也让历史成为人们看得见、摸得到的共同记忆。

  每一件货币藏品都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大背景,背后都有精彩纷呈的故事。比如,在主题为“红色金融”的第六展厅,一张抗日战争早期陕甘宁边区发行的“延安光华商店代价券”,生动体现了我们党在金融斗争中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去年12月,湖北省“百校百馆”平台上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藏在“深闺”里的中国货币金融历史博物馆。前来参观学习的孩子们,能从货币材料、币值和制作工艺中了解历代王朝的盛衰强弱,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当书本里的故事变成眼前的文物,孩子们的兴趣被极大地激发了。

  以前,线下展厅受到空间限制,很多藏品只能存放在库房。线上展厅可不一样,数字赋能博物馆,让我们拥有了一座丰富多彩的云端数据库。2017年至今,从“魔墙”互动设备到线上虚拟展厅,从二维码智能导览到文博资讯一体机,从藏品数字建档到覆盖藏品工作全流程的管理系统……我们不断提升博物馆的智能化水平,丰富观众的观展体验。

  依托优质的博物馆资源,我们积极培育学生们的文化素养。我们组建的社团“文物鉴赏与讲解协会”里,活跃着不少学生志愿者,他们不仅为参观者提供专业又有趣的知识讲解,还积极参与湖北省博物馆、武汉革命博物馆等场馆的志愿讲解活动。

  钱币的方圆乾坤里,藏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宝贵智慧。展望未来,我们要以数字化建设为契机,搭建开放的高水平研究平台,讲好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

  用心传承 感受传统医学魅力

  讲述人: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博物馆馆长 邱崖

  我们博物馆位于福建中医药大学旗山校区,造型独特的建筑、丰富多彩的展品,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打卡,一探中医药学从形成到繁荣、从继承到创新的轨迹以及医史文物背后的故事。

  博物馆共分三层,常设陈列有医史馆(含闽台医药文化展区)、人体生命科学馆、中药馆、校史馆以及中央苏区(福建)医药馆等,现有馆藏医史文物展品7221件(套),各种动植物标本、矿物标本、中药饮片、中成药等4000余件。

   “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在中药标本展区,展出常用中药材620余种、珍贵药材近60种、矿物类药材近80种、海洋类药材近300种,凸显了“闽台优势特色中药”“畲族医药”“海洋类药材”及“蛇类药材”等福建省中医药的区域特色。

  在医史馆内,藏着一件汉代青铜博山炉。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重叠,其间雕有飞禽走兽。博山炉又叫博山香炉、博山香薰、博山薰炉等,是中国汉、晋时期民间常见的焚香所用器具。很多游客告诉我,看到这件博山炉,仿佛在与汉代的能工巧匠对话,古代的烟雨云山呈现在今人面前。

  我们博物馆还有一大特色,就是拥有许多与藏医学相关的藏品,例如全套80幅的医学挂图——曼唐。曼唐是为了解释藏医药经典《四部医典》等著作而绘制的医学挂图,全套共有5000多个绘画单元,是集学术性与艺术性于一身的藏医学珍贵代表。在医史馆内悬挂着其中第36幅挂图“医疗器械”,描绘了放血、穿刺、切、割等藏医外治疗法中用到的医疗用具。同时展厅还展出一套藏医外科手术器械实物,整张牛皮内包裹着68件各式器械,器型精美,保存完好,是难得一见的清代藏族医师用于外科治疗的实用器。通过这两件展品,可一窥高超的藏医技艺。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弘扬中医药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希望通过一件件展品,吸引更多青年共同守护这些宝藏,传承好中医药文化,让中医药更好走向世界。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任爽、张士英、王建宏、张锐、冯家照、高建进 本报通讯员芦猛、王梓楠、刘欣然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主持中俄蒙元首第七次会晤

  • 习近平会见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8月29日是七夕节,在古代神话中,牛郎和织女因为被天上的银河隔开,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能通过鹊桥相会。那么,银河到底有多宽?
2025-08-29 09:17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团队、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超导量子计算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邓东灵团队,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观测到,“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使有限温度下的拓扑边缘态展现出了足够的稳定性,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
2025-08-28 09:47
6G时代,无论在城市楼群还是偏远山区,都需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快速接入,但基于纯电子技术的传统无线设备带宽受限、频段单一,难以动态调度频谱资源。
2025-08-28 09:47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何要出台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重点说了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参与文件起草的专家。
2025-08-28 09:45
从“人工智能+”发展进展来看,朱克力认为,在政策层面,形成了举国体制,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供给、人才体系等基础支撑全面强化。
2025-08-28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