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乡村文化 > 正文

【岁时节日】小寒

来源:北师大民俗学公众号2024-01-06 10:15

  小寒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同时也是季冬的第一个节气。小寒的到来,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即将到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但是尚未冷到极点,因此称为“小寒”。“小寒”一过,就进入“三九四九冰上走”的“三九天”了。正为季冬,寒近极致,也意味着这一年又快要走到终点。

  太阳运行至黄经285度时,即为小寒,属于农历十二月节令。从公历1月5日前后开始,每五日为一候,小寒共有三候:

  小寒初五日,初候雁北乡。

  《大戴礼记·夏小正》曰:“乡其居也,雁以北方为居。”乡,向导之义。“二阳之候,雁将避热而回,今则乡北飞之,至立春后皆归矣,禽鸟得气之先故也。”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

  小寒又五日,二候鹊始巢。

  《礼记·月令》曰:“季冬之月,鹊始巢”,《易通卦验》曰:“鹊者,阳鸟。先物而动,先事而应,见于木风之象。”喜鹊也,鹊巢之门每向太岁,冬至天元之始,至后二阳已得来年之节气,鹊遂可为巢,知所向也。喜鹊在这个节气也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

  小寒后五日,三候雉始雊。

  《礼记·月令》曰:“季冬之月,雉始雊。”郑玄注云:“雊,雄雉鸣。”雉,文明之禽,阳鸟也;“雊”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即野鸡也感到阳气的滋长而鸣叫。《逸周书·时训解》曰:“雁不北向,民不怀主。鹊不始巢,国不宁。雉不始雊,国大水。”如果大雁不向北飞,百姓不会心向君王;如果喜鹊不开始筑巢,国家将不会安宁;如果野鸡不开始啼叫,国内会发大水。日映小寒天

  小寒时节,阴冷干燥,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北方大部分地区都在歇冬,主要任务依然是做好菜窖、畜舍保暖等工作。民间多在牛棚、马厩烧火取暖,有的要单独铺上草垫,挂起草帘挡风。也有人家会在牲畜饮水中加入少许盐,以补充其体内流失的盐分,增强其免疫力。南方地区则要注意给小麦、油菜等作物追施冬肥,海南和华南大部分地区主要是做好防寒防冻、积肥造肥和兴修水利等工作。而对小寒时节的高山茶园,要以稻草或塑料薄膜覆盖棚面,以防止风吹引起枯梢病和沙暴对叶片的直接危害。

  小寒的节气谚语也多与来年的天气变化和农事活动有关。比如,“小寒暖,立春雪”,小寒天气晴暖,则预示来年立春前后有雪,雨水增多;“小寒寒,惊蛰暖”,小寒天气寒冷,来年春天就暖和;“小寒蒙蒙雨,雨水还冻秧”,小寒节气阴雨天,来年会冷;“小寒无雨,小暑必旱”,小寒无雨,夏季则旱;“腊月三白,适宜麦菜”,小寒前后下雪,适宜小麦、油菜等春作物来年生长。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都按照一定的季节时令活动,比如植物的萌芽、开花、结果和落叶,动物的蛰眠、苏醒、繁育和迁徙,这便是自然物候,也就是节气中五日、五日、又五日的轮转。

  花信风,顺应花期而来即为花信。

【岁时节日】小寒

  图片《二十四番花信风图》 清 余省

  二十四番花信风,即是应花期而至的风,是自然物候里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每年冬去春来,从小寒到谷雨的八个节气里共有二十四候,每一候都有一种花卉绽蕾开放,于是便有了“二十四番花信风”之说。北宋后期以来,关于“二十四番花信风”相对明确的说法开始出现并流行起来。今所见完整的“二十四番花信风”名目始见于明初王逵《蠡海集》,后世有关“二十四番花信风”的整套说法都出于此:二十四番花信风者,盖自冬至后三候为小寒,十二月之节气,月建于丑。地之气辟于丑,天之气会于子,日月之运同在玄枵,而临黄钟之位。黄钟为万物之祖,是故十一月天气运于丑,地气临于子,阳律而施于上,古之人所以为造历之端。十二月天气运于子,地气临于丑,阴吕而应于下,古之人所以为候气之端,是以有二十四番花信风之语也。五行始于木,四时始于春,木之发荣于春,必于水土,水土之交在于丑,随地辟而肇见焉,昭矣。析而言之,一月二气六候,自小寒至谷雨,凡四月八气二十四候。每候五日,以一花之风信应之,世所异言,曰始于梅花,终于楝花也。

【岁时节日】小寒

  “二十四番花信风”详目表节气

  凿冰作生涯

  小寒时节开始结冰,古代这个时候人们也开始凿冰、藏冰,留待酷暑之用,因为这时的冰块最坚硬,不易融化。据《周礼》记载,周王室为保证夏天有冰块使用,专门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冰政,负责人被称为“凌人”,《诗经》曰:“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与凌阴”,这里所写就是在最冷的季节里人们凿冰的过程。最初的时候,凿冰与藏冰耗费巨大,一般要经过开采、运输、保存等几个阶段,非一般人家能及。所以除少数极富之家,藏冰多为皇家或官府经营。唐代藏冰还有盛大庄重的祭祀仪式,多是祭司寒于太庙。而皇家的藏冰,除了自用外,也会在三伏天的时候赐给大臣,算是官府礼节中极高的待遇,史称“赐冰”。很多文臣对此深感荣耀,留下了歌咏诗作,如韦应物《夏冰歌》云:“九天含露未销铄,阊阖初开赐贵人。碎如坠琼方截璐,粉壁生寒象筵布。玉壶纨扇亦玲珑,座有丽人色俱素。咫尺炎凉变四时,出门焦灼君讵知。肥羊甘醴心闷闷,饮此莹然何所思。当念阑干凿者苦,腊月深井汗如雨”。

  南宋时,暑月朝会,皇帝都要赐冰以示恩惠。元代也有赐冰之事,元代诗人萨都刺的《上京杂咏》诗云:“上京六月凉如水,酒渴天厨更赐冰。”清代,朝廷会印发冰票给各官署,由工部负责,按数领取。北京市西城区东北部现有冰窖口胡同,便是因为其地原有清代内宫监冰窖而得名。

  宋明之际,私人经营性质的藏冰开始出现。《梦梁录》记载,茶嗣于“暑天添卖雪泡梅花酒”;《西湖老人繁胜录》记载,“富家散暑药冰水”,这些文字记载都可以证明宋代已有私人藏冰并用于经销冷饮。南宋诗人杨万里《荔枝歌》云:“北人冰雪作生涯,冰雪一窖活一家”,从诗中可以推测,当时藏冰并于酷暑时售卖的收入相当丰厚。

【岁时节日】小寒

  到了清代,商业藏冰有了更大的发展,甚至出现了专门经营的“冰户”。据记载,清乾隆年间,天津冰窖业极为发达,因为天津地处九河下哨,海河、南运河、北运河等都从城内穿过,是冰窖业发展的优势所在。兴盛起来的冰窖业使得北京城里的贮冰量大增,时至夏季,沿街叫卖冰块、冷饮者比比皆是,冰价也为之大跌。《燕京岁时记》载:“京师暑伏以后,则寒贱之子担冰吆卖,曰冰胡儿。”《忆京都词》诗云:“冰果登筵凉沁齿,三钱买得水晶山。”《草珠一串》诗亦云:“儿童门外喊冰核,莲子桃仁酒正沽。”这些记载都说明由于冰窖的经营,清代时北京城里夏季的用冰已大为普及,成为平民百姓酷暑生活里不可缺少的部分。

  作者:萧放(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郑艳(山东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民俗学博士)

  编辑:涂子怡

【岁时节日】小寒

 

[ 责编:谢芸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山洪救灾

  • “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落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大约4亿年前,脊椎动物的活动范围仅限于海洋,鱼类尚未进化出适应陆地行走的四肢。”  2016年,Szrek和同事曾报告在圣十字山脉发现类似化石,他们认为这些痕迹属于一种正在捕食的古代肺鱼。
2025-08-18 10:28
8月15日,在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期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主席王金南代表学术界发布了“生态文明领域20项重大科技成果”。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应用于我国70%以上海上风电项目,大力推动我国海上风电技术和产业从“跟跑”到“领跑”。
2025-08-18 10:28
研究人员指出,决定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重要因素,是电池的正负极能够容纳多少锂离子,目前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不高的主要症结就在于此。“这足以证明离域电解液显著提升了电池性能,特别是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方面的优越性。
2025-08-18 10:26
一张植被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植物群落的状况,是做好保护和发展工作的一个基础。3.7万多个野外调查样点支撑的新图,为青藏高原变暖、变湿的趋势提供植被地理学证据,进一步夯实了保护和发展的根基。
2025-08-18 10:25
从“暴雨引发山体滑坡”的伪造视频到“核电站泄漏”的AI生成新闻稿,“AI谣言”表现形式多样,让不少群众一度信以为真。某科技论坛上,一名网友上传教程:用开源AI模型,输入“生成一张某市发生恐袭的图片”,30秒即可获得以假乱真的画面。
2025-08-18 10:24
脂肪肝、血压偏高、空腹血糖异常……一些以往更多与中老年相关的健康问题,正悄然在不少年轻人身上显现。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方面,我们开发了DeepDR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助力基层医生解读眼底片子。
2025-08-15 09:54
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只对特定病毒有效,因此,拥有一种作用广泛的治疗方法将极具价值。对于耐药性问题,Bogunovic认为,只要这种抗病毒药物包含一系列针对病毒不同生命周期的干扰素触发蛋白,病毒就不太可能对其产生耐药性。
2025-08-15 09:53
经过多年持续攻坚,数字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据测算,2024年,上市数据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79%,产业链创新活力持续增强。
2025-08-15 09:45
我国又一个超千亿立方米的大型深层整装页岩气田诞生。
2025-08-15 09:42
随着电动交通、低空经济、消费电子、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迅速发展,人们对高能量、长续航可充放电池的需求日益迫切。
2025-08-15 09:40
截至目前,我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19007项,其中1—7月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549项,同比增长56%。
2025-08-14 10:29
一项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的研究,首次成功建立了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因果关系。
2025-08-14 10:28
中国的黄牛育种终于有了自主、低成本的检测芯片!”
2025-08-14 10:27
提到全球变暖,人们往往首先想到二氧化碳、甲烷乃至氟利昂等能够加剧大气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很多人不知道,大气中还存在一类可以抑制气候变暖的物质。而人类扩张农田等行为,可能在客观上导致大气中“降温物质”减少,进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2025-08-14 10:2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安全作为底线要求、把普惠作为价值追求,积极融入“人工智能+”行动,鼓励和促进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创新发展,前瞻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带来的风险挑战。
2025-08-14 03:50
广东珠海以南海域,一座银灰色的三角形装置随波起伏。这里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日均发电量可达1万千瓦时,能满足约15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2025-08-13 10:02
研究发现,在1950年至2020年间,极端高温的加剧导致热带地区陆栖鸟类的丰度下降了25%至38%。研究人员以地球生命力数据库中的全球陆栖鸟类种群数据作为研究起点,未包括水鸟和海鸟。
2025-08-13 10:01
中性原子体系因优异的扩展性、高保真度量子门、高并行性和任意的连接性,成为极具潜力的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平台。审稿人高度评价这项研究工作,认为这一工作是原子相关量子物理领域在计算效率和实验可行性方面的一次重大飞跃。
2025-08-13 10:01
“植物如何整合复杂环境信号是深入理解植物生存智慧的关键,也是创制兼具养分高效利用与逆境抗性的未来作物新品种的理论基础。储成才团队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会有更多基于植物“生存智慧”的作物新品种出现,让农业更高效、更环保。
2025-08-13 10:01
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了解到,从最新一线监测数据看,我国野生亚洲象象群交流频繁、种群结构稳定、生育率稳步提升、
2025-08-13 03:4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