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暴雪橙色预警!你那边的雪有多“高”多“重”?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图文 > 正文

暴雪橙色预警!你那边的雪有多“高”多“重”?

来源:蝌蚪五线谱2023-12-26 15:09

  北京的初雪来啦!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喜欢的人

  一起出门赏雪

  不过,这场初雪可不太“浪漫”

  12月12日22时

  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冬首个

  最高级别的寒潮橙色预警

  图源:气象北京

  北京市气象台也发布了

  暴雪橙色预警信号

  为何预报中降雪量才10毫米

  就算是“暴雪”?

  首先,咱们要知道“降雪量”是什么意思,气象上的降雨和降雪都属于“降水”,这里的“降雪量”也可以说是“降水量”,气象学上的“降雪量”指的是气象观测人员用标准容器,将24小时内采集到的雪化成水以后,测量得到的一个数值。 因此,10毫米是雪融化成水后的高度,而不是大家想象的10毫米高的积雪。

  根据我国气象标准,24小时降水量在10.0至19.9毫米或12小时降水量在6.0至9.9毫米的降雪称为暴雪。而且,在暴雪量级之上,还有大暴雪、特大暴雪。

  那什么是雪的“身高”呢?那就要看积雪深度,也就是通常我们看到的雪的厚度,是积雪表面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以毫米为单位。

  降雪量和积雪深度之间有倍数换算关系,“积雪深度”则有南北之分。北方的雪比较蓬松,1毫米降雪量,在北方可以形成0.8-1厘米的积雪,在南方可以形成0.6-0.8厘米的积雪。所以我们可以推算,在本轮强降雪过程中,上述北京多地的新增积雪深度可达8-10厘米以上。

  图源:版权图库

  说到这,既然知道了雪的“身高”,如果再知道密度,是不是就可以算...雪的“体重”??

  我们都知道,室温下纯水的密度是1克/立方厘米,所以1立方米的水相当于1吨重。但受气温等因素影响,雪的具体密度很难准确界定,只有大致范围,因此无法用“密度×体积”准确计算出积雪重量。

  来源:新华网

  没想到吧?看起来轻飘飘的雪,堆积起来其实很“重”!

  雪的“体重”还有南北方的差异:通常情况下,北方的雪比较疏松,南方的雪较密实。在北方,100平方米面积上,1毫米降雪量的积雪(约0.8-1厘米)重达100公斤;而在南方,1毫米降雪量的积雪则重达130公斤。

  这是因为,雪也有干湿之分。

  干雪中主要是空气和冰,不易成团,十分松散,它的特征是打雪仗时容易散;而湿雪含水量较高,黏性大,容易附着在物体表面,打起雪仗来杀伤力极大!

  我国新疆、东北等北方地区大多是干雪,而南方多是湿雪。湿雪含水量高,因此更重。雪到底是湿是干,由降雪时的空气温度决定。雪花从高空落下,如果空气温度始终低于0℃,雪花就会保持它的冰晶状态落地,成为干雪。如果高空温度低于0℃,接近地面时,遇到高于0℃的气层,雪花还没来得及化成雨就落地了,就变成了湿雪。

  虽然北方多干雪,但并不意味着不会下湿雪,当寒潮与暖湿空气、温带气旋相遇,雪中水分增加,就会下湿雪。

  蝌蚪君昨晚捏的雪球

  所以...你们知道打雪仗哪种雪更厉害了吧!

  雪花看似轻盈,实际威力巨大,可以压断树木,甚至压塌房屋。以2018年1月4日合肥市遭遇暴雪为例,降雪量为30毫米。( 快用上面学到的知识换算一下,这是多“高”的雪?

  当时实际的积雪深度达到了27厘米。

  图源:北京科技报社

  2018年1月4日,安徽合肥遭遇大雪。合肥市望江路上多处BRT公交站台坍塌

  从图片上来看,坍塌的站台顶棚面积至少有10平方米,因此其承受的积雪重量不低于270公斤。

  相对应的,建筑上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做雪荷载,指作用在建筑物或构筑物顶面上的雪压,即积雪作用于建筑物上的重力,它取决于雪的深度和积雪的单位体积重量。雪荷载的数值直接关系着我们的房子能承受多少积雪,雪荷载实际上是一个概率分析。地域不同,雪荷载也不一样。

  参考来源:北京科技报社、气象北京

  中国气象局、央视三农

  整理:董小娴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甘肃陇南:灾后忙恢复

  • 南博会上的“科技范”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面对恶劣天气,如何安全避险?
2024-07-26 09:51
全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现场推进会25日在四川省广元市召开。记者在会上获悉,我国将每10年组织开展一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适时开展补充调查,掌握资源底数和管理状况,对古树名木建档立卡。
2024-07-26 06:15
国家航天局25日在京举行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大气环境监测卫星、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的投入使用仪式。这两颗卫星投入使用后,将对大气环境与陆地生态系统开展监测,为建设美丽中国,有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2024-07-26 06:05
在很多人看来,塑料是不能导电的。但实际上很多塑料也能导电,这种塑料被称为导电聚合物。科学家们发现,让这种导电聚合物薄膜出现温差,它就可以发电,这就是聚合物热电材料。
2024-07-26 06:05
近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的科研团队,利用自主研制的极目空间望远镜和国际上的费米卫星伽马射线监测器的观测数据,在伽马暴中发现能量高达37兆电子伏的伽马射线谱线,且谱线的能量和光度均以幂律形式演化,这是迄今观测到的宇宙天体产生的能量最高、证据最确凿的谱线,为破解伽马暴及相对论性喷流产生之谜提供了全新的重要线索。
2024-07-26 06:05
重点在于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
2024-07-26 09:45
资料显示,龙卷风属于局地性、小尺度、突发性的强对流天气,是在极不稳定的天气状况下,空气对流运动造成的强烈、小范围空气涡旋。当龙卷风袭来,如果身处户外,要观察龙卷风动态,及时避开其行进路径;远离大树、电线杆、广告牌、高围墙等,以免被砸、被压。
2024-07-25 10:25
如今,科技已经成为体育竞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提升了运动员的表现,丰富了观众的观赛体验,还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2024-07-25 10:23
记者24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由该台研究员张居甲领衔的国际合作团队,近期成功捕捉到超新星的爆炸激波冲破其外围致密星周物质的壮观瞬间。
2024-07-25 10:20
不少人在体检后,报告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呼气试验阳性。“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很苛刻的细菌,可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柴宁莉说:“目前Hp感染主要通过尿素呼气试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13呼气试验检测。
2024-07-25 10:19
针对近年来网络诈骗手段快速翻新、迷惑性不断增强、严重侵害公众财产安全与合法权益的现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24日发布防范新型电信网络诈骗风险提示,提醒广大群众警惕花样翻新的骗局,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据介绍,新型电信网络诈骗主要包括:一是“共享屏幕”类诈骗。
2024-07-25 09:39
农林植保、电力巡检等通航作业稳步增长;空中游览、航空运动等消费新业态加速涌现;应急救援、气象探测等无人机新场景接续推出;中国民航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民航局陆续出台《城市场景物流电动多旋翼无人驾驶航空器(轻小型)系统技术要求》《城市场景轻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物流航线划设规范》等相关标准,助力城市轻小型无人机物流应用场景落地。
2024-07-24 09:54
“这是世界首台(套)30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类似‘超级充电宝’,每天可储能8小时、释能5小时,全年发电量约5亿千瓦时。压缩空气储能具备大功率、长寿命、深调峰、易选址等特点,单机功率可实现数百兆瓦甚至吉瓦级的储能容量,寿命通常可达30年以上。
2024-07-24 09:48
记者23日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悉,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五号月球样品中,发现了一种富含水分子和铵的未知矿物晶体——ULM-1。(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供图)  “与易挥发的水冰不同,ULM-1这种水合矿物非常稳定。
2024-07-24 09:46
近年,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超高清等新科技对视听行业产生着显著而深入的影响。
2024-07-24 09:40
当前,科技进步催生了一大批智慧养老“黑科技”产品,引领智慧养老新潮流:一键通呼叫、智能烟感器等设备,为老年人提供实时健康监测等服务;护理机器人、家务机器人等产品,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起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智能升降沙发、防走失定位鞋、气囊防摔衣等产品,让老年人的安全多一份保障……
2024-07-24 09:31
明确到2025年底,全国数据中心整体上架率不低于60%,平均电能利用效率降至1.5以下,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年均增长10%等一系列目标。
2024-07-24 09:30
这种传统评价模式忽视了学术评价的全面性和多样性,致使不少学生盲目追求论文发表速度,却牺牲了论文质量以及自身的综合研究能力提升。
2024-07-23 02:55
我发现这个专项非常适合我,因为我希望在研究生期间能够更多地参与实际工程项目,未来投身国家航天事业。面试时,评委中有来自企业的专家提了不少理论如何应用于工程的问题,回答起来并不容易,让我印象深刻。
2024-07-23 02:55
然而,唯论文、唯分数等陈旧的评价观念与评价模式对于学生拥抱这场学习的变革形成了显著制约,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评价制度改革与创新。
2024-07-23 0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