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世界土壤日|黑土地:耕地界的“大熊猫”有何独特之处?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生产技能 > 正文

世界土壤日|黑土地:耕地界的“大熊猫”有何独特之处?

来源:光明三农2023-12-05 10:59

  世界土壤日定于每年12月5日,旨在纪念世界著名土壤学家V.V. Dokuchaev的诞辰,它的设立是为了提高人们对土壤重要性的认识并促使可持续土地管理的国际性活动。今年,我们迎来第十个世界土壤日。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有一片珍贵的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那就是黑土地。黑土,如同大熊猫一样,是我国独特的自然珍宝,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多彩的生态面貌,让我们一同探寻这片神秘的土地。

内蒙古特泥河黑土地(光明图片 陈晓娟/摄)

  黑土地,如同诗人笔下的山水画,充满了诗意,激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灵感。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黑土拥有了独特的表达方式。《诗经》曾描绘黑土的肥沃富饶:“黑土隰隰,田多稻少。”杜牧的《秋夕》中,一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勾勒出夏夜黑土地的清凉与星空下农田的静谧,尽管看似写的是秋夜,却也描绘出了黑土地的美丽与宁静。

  黑土并非偶然之物,它的产生与地质、气候和人类活动密不可分。这片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是在冰河时期通过多种复杂的地质过程逐渐形成的。正如中国的大熊猫的演化中逐渐长成,黑土也是历史的见证,经过岁月的洗礼,才有了今天的深厚肥沃。那么,黑土为什么被称为是“耕地中的大熊猫”?它又有什么特点呢?

  黑土因其深黑的颜色而得其名,如同大地上的墨色铺陈,阳光照射下格外引人注目,宛如一幅自然的画卷。与作为大熊猫所食用的竹子相似,黑土既是肥沃的代名词,也具有丰富的养分。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各类养分,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土壤环境。

  此外,黑土还具有水润润滑的特点,质地松散且含水量适中。这使得黑土既能保持足够的水分,又有较好的透气性。这使得黑土在干旱和多雨的气候条件下都能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形态各异是黑土地的另一特点。从广阔的农田到丰饶的草原,从沃野到丘陵,黑土展现了多样的生态面貌,丰富着大地的画卷。

  黑土地是我国农业的重要支柱之一,也是世界少数几个拥有大面积肥沃土地的地区之一。在这片土地上,农业成果丰硕,农作物茁壮生长,农民们也因此获得了丰收的喜悦。黑土地的肥沃为农作物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使其成为我国“粮仓”的重要构成部分。

  在黑土地的西北区域,草原葱郁、牛羊悠然。这片广袤的草地是牧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大自然的馈赠。就像大熊猫与竹子和谐共生一样,黑土地上的农业与畜牧业相得益彰,形成了农牧共生的独特模式。

  然而,“耕地中的大熊猫”黑土地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农业方式以及城市化进程,都对黑土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威胁。首先,水土流失和风蚀问题逐渐凸显,过度耕作和不合理的农业管理导致水土流失和风蚀加剧。

  这使得土壤层逐渐流失,影响了土壤的肥沃度和质量。其次,部分地区长时间依赖单一农作物的种植,导致土壤中某些养分的枯竭,土壤质量下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性。再者,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也带来了负面影响。不仅导致了土壤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影响了土壤的生态平衡,还对周边水资源和生物造成了负面影响。同时,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部分黑土地被用于城市建设和工业用地,导致了土地资源的减少和生态系统的破碎化。

  为了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我国正在推广实施着一种新型保护性耕作模式——“梨树模式”。该模式以“秸秆覆盖,条带休耕”为主要内容,是以玉米秸秆覆盖少免耕为核心,建立的一套包括秸秆覆盖、少免耕播种、施肥、除草、防病及收获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

  “梨树模式”可以解决东北黑土区因玉米秸秆移除而导致土壤的肥力持续下降得不到恢复的问题,而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可以实现部分肥力继续循环进入黑土,有效保护了黑土层。

  黑土地,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正如大熊猫在竹海中安家,黑土地也承载着人类的期望。我们应当像保护大熊猫一样,用心守护黑土地,让其永葆生机,继续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提供丰饶的粮食和美丽的自然景观。

  参考文献

  [1]王影,王力,李社潮,李保国.保护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性耕作的梨树模式[J].科学,2022,v.74(02):45-48+4.

  作者:吕典真(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本科生)

  科学性把关:旷宗仁(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副教授)

  策划:战钊 武玥彤

[ 责编:武玥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酷炫“中国智造” 绽放巴黎奥运

  • 福建:台风过后救灾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面对恶劣天气,如何安全避险?
2024-07-26 09:51
全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现场推进会25日在四川省广元市召开。记者在会上获悉,我国将每10年组织开展一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适时开展补充调查,掌握资源底数和管理状况,对古树名木建档立卡。
2024-07-26 06:15
国家航天局25日在京举行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大气环境监测卫星、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的投入使用仪式。这两颗卫星投入使用后,将对大气环境与陆地生态系统开展监测,为建设美丽中国,有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2024-07-26 06:05
在很多人看来,塑料是不能导电的。但实际上很多塑料也能导电,这种塑料被称为导电聚合物。科学家们发现,让这种导电聚合物薄膜出现温差,它就可以发电,这就是聚合物热电材料。
2024-07-26 06:05
近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的科研团队,利用自主研制的极目空间望远镜和国际上的费米卫星伽马射线监测器的观测数据,在伽马暴中发现能量高达37兆电子伏的伽马射线谱线,且谱线的能量和光度均以幂律形式演化,这是迄今观测到的宇宙天体产生的能量最高、证据最确凿的谱线,为破解伽马暴及相对论性喷流产生之谜提供了全新的重要线索。
2024-07-26 06:05
重点在于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
2024-07-26 09:45
资料显示,龙卷风属于局地性、小尺度、突发性的强对流天气,是在极不稳定的天气状况下,空气对流运动造成的强烈、小范围空气涡旋。当龙卷风袭来,如果身处户外,要观察龙卷风动态,及时避开其行进路径;远离大树、电线杆、广告牌、高围墙等,以免被砸、被压。
2024-07-25 10:25
如今,科技已经成为体育竞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提升了运动员的表现,丰富了观众的观赛体验,还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2024-07-25 10:23
记者24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由该台研究员张居甲领衔的国际合作团队,近期成功捕捉到超新星的爆炸激波冲破其外围致密星周物质的壮观瞬间。
2024-07-25 10:20
不少人在体检后,报告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呼气试验阳性。“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很苛刻的细菌,可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柴宁莉说:“目前Hp感染主要通过尿素呼气试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13呼气试验检测。
2024-07-25 10:19
针对近年来网络诈骗手段快速翻新、迷惑性不断增强、严重侵害公众财产安全与合法权益的现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24日发布防范新型电信网络诈骗风险提示,提醒广大群众警惕花样翻新的骗局,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据介绍,新型电信网络诈骗主要包括:一是“共享屏幕”类诈骗。
2024-07-25 09:39
农林植保、电力巡检等通航作业稳步增长;空中游览、航空运动等消费新业态加速涌现;应急救援、气象探测等无人机新场景接续推出;中国民航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民航局陆续出台《城市场景物流电动多旋翼无人驾驶航空器(轻小型)系统技术要求》《城市场景轻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物流航线划设规范》等相关标准,助力城市轻小型无人机物流应用场景落地。
2024-07-24 09:54
“这是世界首台(套)30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类似‘超级充电宝’,每天可储能8小时、释能5小时,全年发电量约5亿千瓦时。压缩空气储能具备大功率、长寿命、深调峰、易选址等特点,单机功率可实现数百兆瓦甚至吉瓦级的储能容量,寿命通常可达30年以上。
2024-07-24 09:48
记者23日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悉,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五号月球样品中,发现了一种富含水分子和铵的未知矿物晶体——ULM-1。(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供图)  “与易挥发的水冰不同,ULM-1这种水合矿物非常稳定。
2024-07-24 09:46
近年,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超高清等新科技对视听行业产生着显著而深入的影响。
2024-07-24 09:40
当前,科技进步催生了一大批智慧养老“黑科技”产品,引领智慧养老新潮流:一键通呼叫、智能烟感器等设备,为老年人提供实时健康监测等服务;护理机器人、家务机器人等产品,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起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智能升降沙发、防走失定位鞋、气囊防摔衣等产品,让老年人的安全多一份保障……
2024-07-24 09:31
明确到2025年底,全国数据中心整体上架率不低于60%,平均电能利用效率降至1.5以下,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年均增长10%等一系列目标。
2024-07-24 09:30
这种传统评价模式忽视了学术评价的全面性和多样性,致使不少学生盲目追求论文发表速度,却牺牲了论文质量以及自身的综合研究能力提升。
2024-07-23 02:55
我发现这个专项非常适合我,因为我希望在研究生期间能够更多地参与实际工程项目,未来投身国家航天事业。面试时,评委中有来自企业的专家提了不少理论如何应用于工程的问题,回答起来并不容易,让我印象深刻。
2024-07-23 02:55
然而,唯论文、唯分数等陈旧的评价观念与评价模式对于学生拥抱这场学习的变革形成了显著制约,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评价制度改革与创新。
2024-07-23 0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