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黄栌:北国深秋最灿烂的色彩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农科前沿 > 正文

黄栌:北国深秋最灿烂的色彩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3-11-24 16:07

  著名作家杨朔曾在散文《香山红叶》中写道:早听说香山红叶是北京最浓最浓的秋色……我望着红叶,问:“这是什么树?怎么不大像枫叶?”老向导回答说:“本来不是枫叶嘛。”

  作家在文中提到的红树,不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金缕梅科的枫香,而是漆树科的黄栌,是中国重要的观赏红叶树种之一。

  北国深秋最惊艳的笔墨

  正所谓“红叶惊秋”,在斑斓的秋色中,最亮眼的无疑就是红叶了。

  “红叶黄花自一川”的北京香山,是赏秋的好去处之一,这里有着北京城最浓的秋色:极目远眺,漫山遍野层林尽染——鲜红、粉红、猩红、桃红,层次分明,似红霞、似火焰,又有松柏点缀其间,红绿相间,瑰奇绚丽。

  作为自然界颜色中个性最强烈的色系,红色有近40种分类,不论是橙红的漆树、紫红的鸡爪槭,还是淡红的盐肤木,都不如黄栌树叶经秋霜染红后那样鲜艳绚烂、火热壮丽。

  当气温降低,昼夜温差大于10℃时,黄栌叶片逐渐变为温暖而明亮的桔红、殷红、鲜红,又转为浓艳的绯红、绛红……簇簇叶片深浅相间、错落穿插,若再与其他树木的金黄秋叶配搭,更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黄栌树秋季鲜明璀璨的层叠叶冠,无疑是大自然在北国仲秋蛰伏而喷薄后,最得意的一幅墨宝,最热烈的一声咏叹;也是北国的树叶群体经过一生后最辉煌的谢幕献礼。

黄栌:北国深秋最灿烂的色彩

白瑞兴 摄

黄栌:北国深秋最灿烂的色彩

白瑞兴 摄

黄栌:北国深秋最灿烂的色彩 

黄栌红叶与其他树木的金黄秋叶搭配(白瑞兴 摄)

  新北京十景“蓟门烟树”的主角

  黄栌是落叶小乔木,个子不高,最多能长到5米。它的叶片圆圆的,边缘没有锯齿,像人们手中的蒲扇。

黄栌:北国深秋最灿烂的色彩

  黄栌初夏开花,它的单朵花很小,颜色为黄色,仅有少数发育,整个圆锥花序大而疏松,生在枝顶;数量众多的不育花的细细花梗在花序集体结果期间开始伸展延长,而后浑身覆盖粉红色或紫色羽状长柔毛,久久不落,朦朦胧胧罩在黄栌枝头,似云似雾,远远望去,仿佛万缕罗纱缭绕树间。

  古人云“叠翠烟罗寻旧梦”即是指此奇妙之景,故黄栌又有“烟树”之称或曰“雾中之花”。

  新北京十景之“蓟门烟树”,就是大片黄栌的“紫烟”景观。花后黄栌的果实也较有趣,小小的核果扁平偏斜呈肾形,成熟后呈鲜红色,宛若迷你版的芒果(黄栌和芒果是“亲戚”,都属于漆树科的树木)。

黄栌:北国深秋最灿烂的色彩

黄栌的小黄花(白瑞兴 摄)

黄栌:北国深秋最灿烂的色彩

黄栌的小黄花和旁边的不孕花的花梗(白瑞兴 摄)

黄栌:北国深秋最灿烂的色彩

黄栌紫烟景观(白瑞兴 摄)

黄栌:北国深秋最灿烂的色彩

黄栌的果实(白瑞兴 摄)

  如何栽培和应用黄栌?

  黄栌性喜光,也耐半阴,可以种植在大乔木下作为植物群落第二层;它适应性强,耐寒,耐干旱瘠薄和碱性土壤,但不耐水湿,不可种在水边或低洼处。

  入秋后,黄栌叶色霜变、鲜艳夺目,且“霜重色愈浓”,最适合丛植于草坪或山坡欣赏群体景观,也可混植于常绿树林中点亮秋景。

  在北方,由于气候等原因,园林树种相对南方较为单调,缺乏色彩。黄栌夏季可赏紫烟,秋季能观红叶,可以极大丰富园林景观的色彩,加之其极其耐瘠薄,是北方水土保持和生态景观林的首选树种。

  野生黄栌是利用价值较大的资源型植物:其木材呈黄色,可提取黄色的工业染料;叶片含有芳香油,可做调香原料,并且黄栌叶片中丰富的花青素含量正在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有望被开发为新的天然食用色素;它的根、茎、枝叶都能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和治疗黄疸型肝炎等功效。

  作者:王珏 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

  科学性审核:胡冬梅 北京林业大学科学与技术学院高级实验师

  编辑:谢芸 武玥彤

[ 责编:涂子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主持中俄蒙元首第七次会晤

  • 习近平会见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8月29日是七夕节,在古代神话中,牛郎和织女因为被天上的银河隔开,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能通过鹊桥相会。那么,银河到底有多宽?
2025-08-29 09:17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团队、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超导量子计算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邓东灵团队,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观测到,“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使有限温度下的拓扑边缘态展现出了足够的稳定性,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
2025-08-28 09:47
6G时代,无论在城市楼群还是偏远山区,都需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快速接入,但基于纯电子技术的传统无线设备带宽受限、频段单一,难以动态调度频谱资源。
2025-08-28 09:47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何要出台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重点说了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参与文件起草的专家。
2025-08-28 09:45
从“人工智能+”发展进展来看,朱克力认为,在政策层面,形成了举国体制,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供给、人才体系等基础支撑全面强化。
2025-08-28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