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周辉:用技术打通农业科技“最后一公里”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乡村文化 > 正文

周辉:用技术打通农业科技“最后一公里”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3-11-20 14:54

  2019年,周辉和复员军人陈松波联合发起成立了松波农业社会化技术服务队,为周至猕猴桃的冬季修剪、嫁接和品种改良工作提供志愿支持。2021年,松波农业社会化服务队经中国农学会授权成为中国农学会科技志愿者团队;同年,周辉本人也被周至县农广校聘为2021年度高素质农民培训帮扶指导老师。

  自从加入中国农学会科技志愿者周至果蔬松波分队以来,团队积极参与“中国农学会送科技进周至,乡村振兴志愿有我”活动,采用“大专家带小专家,小专家带农户”模式,引领果农参与猕猴桃标准化生产,每年志愿为果农指导猕猴桃生产技术6次。通过这些志愿服务,成功提高了果农的收入,为果农每亩地增收至少2000元,受到了果农的一致好评。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人们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当时正是猕猴桃春季生产的关键时期,春耕生产需要技术、需要农资,但疫情阻碍了交流。“一年之计在于春”,为了不影响果农的猕猴桃生产,周辉和队员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疫情期间电话联系果农配送肥料,路不通去不了村子,甚至亲自将肥料送到果农家门口,一边做好防疫,一边抓住农时。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管理的果农猕猴桃园在那一年没有受到损失。

  2023年2月10日,周辉接到前往佛坪县提供猕猴桃技术帮扶的任务。佛坪县地理条件恶劣,猕猴桃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坡上,修剪整形工作非常不便,周辉带领着10名技术能手前往该地区的三郎沟村和凤凰岭村进行技术帮扶。周辉和他的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400亩猕猴桃园的改造任务,预计今年每亩地的增收将超过5000元,这一举措也得到了佛坪县农业局领导的高度评价。

  现在,他们的服务范围已扩展到周至周边地区,包括户县、眉县、杨凌、兴平、武功、佛坪和河南等地。未来,周辉和他的团队将继续努力,提高猕猴桃的品质,为更多的果农提供志愿者服务,衔接好农业科技“最后一公里”,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讲述人:周辉 中国农学会科技志愿松波楼观分队队长

  审核专家:廖丹凤 中国农学会研究员

  编辑:谢芸 涂子怡

  校审:王媛媛(实习)

[ 责编:谢芸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山洪救灾

  • “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落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大约4亿年前,脊椎动物的活动范围仅限于海洋,鱼类尚未进化出适应陆地行走的四肢。”  2016年,Szrek和同事曾报告在圣十字山脉发现类似化石,他们认为这些痕迹属于一种正在捕食的古代肺鱼。
2025-08-18 10:28
8月15日,在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期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主席王金南代表学术界发布了“生态文明领域20项重大科技成果”。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应用于我国70%以上海上风电项目,大力推动我国海上风电技术和产业从“跟跑”到“领跑”。
2025-08-18 10:28
研究人员指出,决定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重要因素,是电池的正负极能够容纳多少锂离子,目前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不高的主要症结就在于此。“这足以证明离域电解液显著提升了电池性能,特别是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方面的优越性。
2025-08-18 10:26
一张植被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植物群落的状况,是做好保护和发展工作的一个基础。3.7万多个野外调查样点支撑的新图,为青藏高原变暖、变湿的趋势提供植被地理学证据,进一步夯实了保护和发展的根基。
2025-08-18 10:25
从“暴雨引发山体滑坡”的伪造视频到“核电站泄漏”的AI生成新闻稿,“AI谣言”表现形式多样,让不少群众一度信以为真。某科技论坛上,一名网友上传教程:用开源AI模型,输入“生成一张某市发生恐袭的图片”,30秒即可获得以假乱真的画面。
2025-08-18 10:24
脂肪肝、血压偏高、空腹血糖异常……一些以往更多与中老年相关的健康问题,正悄然在不少年轻人身上显现。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方面,我们开发了DeepDR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助力基层医生解读眼底片子。
2025-08-15 09:54
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只对特定病毒有效,因此,拥有一种作用广泛的治疗方法将极具价值。对于耐药性问题,Bogunovic认为,只要这种抗病毒药物包含一系列针对病毒不同生命周期的干扰素触发蛋白,病毒就不太可能对其产生耐药性。
2025-08-15 09:53
经过多年持续攻坚,数字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据测算,2024年,上市数据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79%,产业链创新活力持续增强。
2025-08-15 09:45
我国又一个超千亿立方米的大型深层整装页岩气田诞生。
2025-08-15 09:42
随着电动交通、低空经济、消费电子、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迅速发展,人们对高能量、长续航可充放电池的需求日益迫切。
2025-08-15 09:40
截至目前,我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19007项,其中1—7月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549项,同比增长56%。
2025-08-14 10:29
一项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的研究,首次成功建立了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因果关系。
2025-08-14 10:28
中国的黄牛育种终于有了自主、低成本的检测芯片!”
2025-08-14 10:27
提到全球变暖,人们往往首先想到二氧化碳、甲烷乃至氟利昂等能够加剧大气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很多人不知道,大气中还存在一类可以抑制气候变暖的物质。而人类扩张农田等行为,可能在客观上导致大气中“降温物质”减少,进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2025-08-14 10:2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安全作为底线要求、把普惠作为价值追求,积极融入“人工智能+”行动,鼓励和促进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创新发展,前瞻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带来的风险挑战。
2025-08-14 03:50
广东珠海以南海域,一座银灰色的三角形装置随波起伏。这里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日均发电量可达1万千瓦时,能满足约15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2025-08-13 10:02
研究发现,在1950年至2020年间,极端高温的加剧导致热带地区陆栖鸟类的丰度下降了25%至38%。研究人员以地球生命力数据库中的全球陆栖鸟类种群数据作为研究起点,未包括水鸟和海鸟。
2025-08-13 10:01
中性原子体系因优异的扩展性、高保真度量子门、高并行性和任意的连接性,成为极具潜力的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平台。审稿人高度评价这项研究工作,认为这一工作是原子相关量子物理领域在计算效率和实验可行性方面的一次重大飞跃。
2025-08-13 10:01
“植物如何整合复杂环境信号是深入理解植物生存智慧的关键,也是创制兼具养分高效利用与逆境抗性的未来作物新品种的理论基础。储成才团队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会有更多基于植物“生存智慧”的作物新品种出现,让农业更高效、更环保。
2025-08-13 10:01
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了解到,从最新一线监测数据看,我国野生亚洲象象群交流频繁、种群结构稳定、生育率稳步提升、
2025-08-13 03:4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