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王文明:跨界创业,让“鱼米之乡”变“致富农仓”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乡村文化 > 正文

王文明:跨界创业,让“鱼米之乡”变“致富农仓”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3-11-09 10:52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科普中国智惠农民》本期邀请湖南鑫粮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华中农业大学2022年湖南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学员王文明,请他讲述自己跨界创业,让“鱼米之乡”变“致富农仓”的故事。

  讲述人:王文明 湖南鑫粮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 华中农业大学2022年湖南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学员

  湖南常德的安乡,位于洞庭湖西北部,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在上世纪60年代,毛主席曾赞誉道“南有新田、北有安乡”。

  然而,多年来,由于安乡当地农副产品长期处于初级加工阶段,导致优质不优价,农户们的收入一直不高。为改变这一状况,我有幸参与政府打造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安乡农仓”的建设事业中,希望能让“安乡农仓”这个名字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

  跨界创业,开启品牌运营新事业

  过去,我一直在深圳从事建筑工程。2019年初,我了解到安乡县委、县政府正在打造一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安乡农仓”。我知道,安乡确实是一个“绿色农仓”。这里有独特的冲积平原孕育出的肥沃土壤,是农业种植的“宝地”。但当地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水平较低,我想到,为什么不抱团发展,让更多当地优质农产品卖上更好的价钱呢?

  虽然以前没有做过农业,但当时的我有一腔热血和勇气,于是,我和妻子注册成立湖南鑫粮生态农业发展公司,成为了“安乡农仓”的品牌托管运营商。

  全家上阵,齐心协力推广品牌

  “安乡农仓”品牌运营起步的时候,我们全家“齐上阵”,我负责战略规划和营销策划,把原来跟着我做工程的人都吸收到运营团队中,妻子负责把控产品质量和对接政府,我还动员在上海工作的儿子回来做包装策划。

  为推广品牌,我一家一家地上门拜访当地农业企业。起初,大家的参与意愿不强,我便转变策略,从当地耳熟能详的“老字号”入手突破,并向入驻企业承诺,前三年不收取任何费用。

  终于,在2019年9月23日安乡县举办的农民丰收节上,首批17家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20个系列产品正式入驻“安乡农仓”。

王文明:跨界创业,让“鱼米之乡”变“致富农仓”

王文明同入驻品牌负责人进行交谈

  多方宣传,努力提升品牌知名度

  为宣传品牌,我积极参加全国各地农产品展销会。最远的一次,我驱车2000多公里到了青海,和异地安乡商会合作举办品鉴会。

  从2019年第一次亮相安乡第二届龙虾节,到2021年与安乡东莞商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再到2022年政府投资100多万元在中部博览会上举办品牌推介会,“安乡农仓”在各大活动中频繁亮相。

  我们了解到安乡人“尚武”,公司就在本地策划了一场以“安乡农仓”冠名的中外自由搏击比赛,邀请当地父老乡亲免费观看。

  比赛当天,2000多人的体育馆座无虚席,大家不仅观看了精彩的比赛,还能免费获得一份“礼包”,里面都是当地特色农产品,很多人回家品尝后感觉味道不错,也愿意回购。慢慢地,“安乡农仓”开始在当地小有名气。

  在安乡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宣传推介下,“安乡农仓”入驻签约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达到38家,“入仓”产品138个,销售额从2020年的1.1亿元增至2022年的5亿元。

  在公共品牌的赋能下,很多入驻企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家酱板鸭生产企业,生产设备从原来的两口锅增加到八口锅,年产值由3000万元提高到6000万元;一家蜂蜜加工企业从原来的年产值不到300万元发展到超过4000万元……

  更令我感到欣喜的是,农民企业家们在这里不仅享受到品牌红利,他们的观念也发生转变,不再停留在“小富即安”的层面,而是主动思考如何进行产品创新,做大做强。

王文明:跨界创业,让“鱼米之乡”变“致富农仓”

王文明在展销会上向客户介绍产品

  2023年,我们公司受县政府委托,打造了新的区域公共子品牌——“安乡酱卤”,旨在打造“酱卤不夜城”小吃一条街,全力争创“中国酱卤之乡”,推动酱卤产业做大做强。

  未来,我希望将“安乡农仓”这一区域公共品牌的运营模式打造成可复制的商业模式,打造更多“致富农仓”。

  讲述人:王文明 湖南鑫粮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 华中农业大学2022年湖南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学员

  审核专家:王景伟 华中农业大学教育培训学院

  策划组:宋雅娟 谢芸 武玥彤

  通讯员: 陈云川 施丹 廖小庆

 

[ 责编:涂子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数字丝路发展论坛新闻发布会

  • 不再遗憾!因为“这条小鱼在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