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淋巴瘤已成为血液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淋巴瘤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为常见临床表现,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以颈部、腋窝及腹股沟为常见。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盗汗、消瘦、瘙痒等症状。患者往往首诊科室为普外科、消化科、呼吸科等,经过一番检查后明确病理诊断,再辗转至血液科接受治疗。
淋巴瘤的病理亚型有100多种,临床上一般将淋巴瘤分为惰性淋巴瘤和侵袭性淋巴瘤,惰性淋巴瘤五年生存率在70%左右,侵袭性淋巴瘤五年生存率在30%左右。淋巴瘤的症状缺乏特异性,很难根据临床症状进行诊断,组织活检是确诊淋巴瘤的金标准。精准诊断是精准治疗的基础,基于流式细胞术、细胞遗传学、免疫组化及基因组学的精准诊断已经成为靶向治疗用药的指向标。
患者年龄、合并症、不同的基因亚型等因素与预后密切相关。相同病理类型的淋巴瘤,不同的基因分型、治疗方案和疗程可能不同;即便是同一种基因亚型,不同的年龄、分期、发病部位和预后因素,治疗也不完全相同。小分子靶向药物及细胞免疫治疗的迅速发展为侵袭性淋巴瘤患者的治疗及生存期延长带来了新的选择。
近几年,多种分子靶向药物BTK抑制剂(BTKi)的研发进展加速。分子靶向药物BTKi以伊布替尼为代表,已在全球上市十年,超过27万患者使用,是随访时间最长、循证最多的BTKi。
最新研究显示,针对侵袭性淋巴瘤,可采用免疫靶向治疗药物联合的“无化疗”方案进行初始诱导治疗,后期再联合化疗可为侵袭性淋巴瘤带来不错的疗效和持久的缓解,副作用可耐受,是老年DLBCL患者一线治疗或者复发难治DLBCL患者的良好选择。
免疫治疗发展重点集中于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双特异性抗体(BsAbs),以及CAR-T细胞治疗。第三代ADC药物维泊妥珠单抗联合方案有望提升DLBCL一线治愈率。CAR-T疗法改变了B细胞恶性肿瘤的治疗模式,为复发/难治性淋巴瘤患者带来了希望。BsAbs在复发难治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中获得很好缓解,并且在 CAR-T 细胞治疗失败后仍有效。
此外,BCL-2抑制剂在高危套细胞淋巴瘤、DLBCL中展示了良好的疗效。PD-1单抗联合化疗、联合靶向药物以及在移植后的维持治疗中都表现良好。另外,蛋白酶体抑制剂、表观遗传药物、免疫调节剂等也逐渐改变了侵袭性淋巴瘤的治疗模式。
对于淋巴瘤的精准诊疗,目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区)淋巴瘤组病区临床以精准诊断和基于预后分层的整体治疗为特色,建立了高效、规范、精准的多学科诊疗(MDT)模式,成熟开展移植、CAR-T治疗及探索多种治疗模式研究,在急危重症的淋巴瘤救治、中枢淋巴瘤及疑难复杂淋巴瘤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基于淋巴肿瘤的分子发病机制和靶向治疗策略持续开展研究。
参考文献
①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2023.
② Tilly H, Morschhauser F, Sehn LH, et al. Polatuzumab Vedotin in Previously Untreated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N Engl J Med. 2022;386(4):351-363.
③ González Barca E. Role of Bispecific Antibodies in Relapsed/Refractory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in the CART Era. Front Immunol. 2022 Jul 19;13:909008.
④Westin J, Davis RE, Feng L, et al. Smart Start: Rituximab, Lenalidomide, and Ibrutinib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Large B-Cell Lymphoma. J Clin Oncol. 2023 Feb 1;41(4):745-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