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军医科普】野外遭遇热射病,如何自救与互救?
首页> 光明科普云> 视频 > 正文

【军医科普】野外遭遇热射病,如何自救与互救?

来源:光明网2023-09-12 10:34

【栏目简介】真实的战场,不同于训练营。野外环境,只会比训练营条件更加有限、情况更加复杂。如果此时出现热射病的症状,该如何自救,又该如何搭救自己的队友呢?本期节目邀请了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张轶群为大家详解相关知识。

  问: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判断是否患有热射病?

  张轶群:热射病预警有四个信号:第一个信号是烫,患者会感觉身体由内而外发热和发烫。第二个信号是晃,患者身体会异常疲惫,无法正常走路,摇摇晃晃。第三个信号是晕,患者会神志恍惚、意识模糊,严重时可能会出现抽搐。第四个信号是乱,患者会有心慌气促、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如果出现了上述的4种症状——烫、晃、晕、乱,就应马上停止训练或停止体力活动,立刻前往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一定不要继续暴露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

 

  问:患有热射病在野外环境中应如何自救和救援队友?

  张轶群:在野外环境中患有热射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卸下装备,松开衣服,帮助自己降温散热。及时补充水分盐分。如果没有得到缓解,及时向队友求助,尽快采取救援措施。

  第二,在野外环境中,如果发现队友中暑摔倒,应该立即将对方搀扶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脱去衣服散热,降低体温。

  第三,迅速给队友进行降温,选择一些安全的小溪、池塘、河水等,让队友浸泡在其中,使用自然的条件快速降低队友的体温。

  第四,如果有冰块,用冰块或用湿毛巾放在颈脖子两侧,或腋下、腹股沟处血管流动速度较快、散热较快的地方,以达到降温的效果。放置的最长时间不要超过半小时,持续观察冰袋放置周围皮肤的颜色,注意不要发生冻伤。

  第五,蒸发降温法,用水温在15-30摄氏度的凉水喷洒在身上,或者喷水雾,促进散热。

  第六,如果队友发生了昏迷,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气道的分泌物,如果是昏迷的患者,同样是禁止喂水的。

  在做所有上述降温和简单处理的同时,要及时的送往医院去进行治疗。

 

  科学审核:

  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赵贵锋

  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 张轶群

  策    划:宋雅娟 张梦凡

  编    导:焦子原 李泽华(实习)

  统    筹:张梦凡

  配    音:李泽华(实习)

  出    品:科普中国军事科技 光明网

[ 责编:金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世界首例墩顶双转体曲线钢桁梁斜拉桥转体

  • 广西龙胜:抢抓进度建设高速公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建设为年轻人提供了广阔舞台,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如何把握历史机遇、勇攀科技高峰,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成就有价值的人生?本期带您走近五位科技工作者,在他们矢志创新、勇攀高峰的故事里感受浩浩凌云志、巍巍报国心。
2023-11-29 02:55
11月底的北京,寒风凛冽,北京顺义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内人流如织,热闹非凡。11月28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正式开幕。
2023-11-29 02:55
日前,南京理工大学庆祝建校70周年科技成果展暨首届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南京理工大学专场”活动举行,共展出200余项“硬科技”“黑科技”成果,吸引了近5000人次参观。
2023-11-29 02:55
“活化石”植物保存了从形态学到DNA的完整信息,是认识植物进化中间环节的重要研究材料。
2023-11-29 09:57
11月28日,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以下简称“战略咨询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科睿唯安联合举办的2023研究前沿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2023-11-29 09:56
一个技术创意,从萌发到论证、技术攻关再到实际应用,需要多长时间?
2023-11-29 09:54
快捷方便的数字电商,成为新时代国际贸易的驼铃、帆影,“丝路电商”持续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特色优质产品“触网”。
2023-11-28 09:31
该院历时3年成功开发出我国首套电力电子小步长仿真测试平台(REsim),解决了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电力电子装备小步长实时仿真测试的难题。
2023-11-28 09:30
针对电子废弃物种类变化,应及时调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对现有持证资质拆解处理企业建立企业动态评估机制。
2023-11-28 09:30
我们要运用好以5G、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科技,更好激发“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的潜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共建国家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2023-11-28 05:35
11月24日至25日,国家文物局在京举行全国文物科技工作会议,会上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在文物科技领域的新进展,这些成果为文化遗产的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提供了重要保障和坚实支撑。
2023-11-28 05:3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就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育造就一大批科技领军人才和优秀团队,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2023-11-28 04:20
”近年来,随着科普传播平台越来越丰富,为了贴近更多的年轻人,刘嘉麒把科普阵地搬上年轻人喜爱的视频网站。卸任中国科技馆馆长职务后,王渝生成为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的一员,应邀为全国各地中小学生作科普报告。
2023-11-27 09:44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成为人类共同应对风险挑战、促进和平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3-11-27 09:33
近期,全国多地遭遇寒潮天气,气温骤降,呼吸道疾病进入冬季高发时期。国家卫健委2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就冬季呼吸道疾病热点问题,回应社会关切。
2023-11-27 09:32
近日,中宣部、文旅部、国家文物局等13个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的意见,旨在破解制约文物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问题,补强文物科技短板,支撑引领文物事业可持续发展。
2023-11-27 09:32
粮食安全,不只与广袤田野上的劳作和丰收有关,还与节粮减损这块“无形良田”密不可分。
2023-11-27 09:31
谢明明说,为了提升工作人员积极性,科技馆除将日常工作表现纳入考核外,还想方设法为科普辅导员创造成长条件。”孟永祥介绍,在继续做好“馆校合作”同时,还希望进一步做好校内、校外资源的融合衔接,激发科学教育社会大课堂的潜力。
2023-11-24 10:08
匡廷云在莫斯科大学学习时留影。这让匡廷云对农业研究产生了兴趣……  1952年,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匡廷云毅然选择了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前身)土壤农业化学系。投身科学事业六十余载,匡廷云始终用热爱与奉献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并将这份情怀传递给更多的人……
2023-11-24 10:06
23日18时,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3-11-24 04: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