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用柳树叶“包粽子”的蛾——柳丽细蛾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生产技能 > 正文

用柳树叶“包粽子”的蛾——柳丽细蛾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3-09-11 17:52

  说到粽子大家都不陌生,有尖角状、四角状等形状。那么柳树上的粽子你见过吗?

用柳树叶“包粽子”的蛾——柳丽细蛾

柳树上的粽子(图片来自网络)

  包粽子的正主就是——柳丽细蛾。

  柳丽细娥是什么?

  柳丽细娥(Caloptilia chrysolampra),属鳞翅目细蛾科。分布华北、东北、西北。危害柳树。该虫以1-3龄幼虫潜叶危害,潜伏在叶肉层里,一路挖地道,睡睡吃吃、吃吃拉拉,被害处常形成3-5mm2大小的黑斑;4-7龄幼虫自叶片上部卷叶危害,钻出叶层,不断甩头吐丝,卷出三角粽形的叶巢,然后呆里面继续吃,直到化蛹、羽化飞出。所卷部分占整个叶片的1/3。危害严重时,整株柳条上布满直径为5-10mm的小粽子。严重影响柳条的光合作用,阻碍其正常生长。

  柳丽细娥是怎么包粽子的?

  成虫不太飞翔,白天静伏在柳叶背面,夜间出来活动,具弱趋光性。成虫栖息时,常以前、中足将身体前部支起,使体翅末端接触枝叶表面,形如坐势,受人惊扰多作跳跃式飞行,少数作螺旋式飞行。清晨进行交尾产卵,卵产在叶片背面中下部, 一般1叶产1粒,少数2-3粒。初孵幼虫咬破卵壳底部,直接蛀入叶表皮以下为害,形成一个白色小囊,幼虫在小囊内脱3次皮,而后钻出,小囊干瘪,形成一个干斑。钻出小囊的幼虫,爬到柳条中上部吐丝,将叶片卷成一个封闭的圆形虫室,在内取食叶梢,完成后3次脱皮,粪便和脱皮头壳围成一团留在室内。幼虫老熟后,咬破虫室一端吐丝下垂,落到柳条中下部的叶背面,在叶缘处吐丝结茧。

用柳树叶“包粽子”的蛾——柳丽细蛾

粽子里的茧包(图片来自网络)

  由于成虫白天喜在柳条深郁、闭度大的林片隐蔽;夜间喜在柳条低、郁闭度小的林片活动,故生长势好的地方受害轻,生长势弱的地方受害重。如在长势差的林片,零星散布着几株长势旺的柳条,则这部分柳条反而受害重。

用柳树叶“包粽子”的蛾——柳丽细蛾用柳树叶“包粽子”的蛾——柳丽细蛾

茧和幼虫(图片来自网络)

  该虫的发生受天敌制约明显。常见的天敌有柳丽细蛾绒茧蜂、柳丽细蛾羽角姬小蜂和三突花蛛。

用柳树叶“包粽子”的蛾——柳丽细蛾

用柳树叶“包粽子”的蛾——柳丽细蛾

柳丽细蛾羽角姬小蜂(图片来自网络)

  防治办法

  1、保护和利用天敌。柳丽细蛾的天敌种类多,抑制作用强,且多数天敌的发生期与害虫的发生期同步。

  2、幼脲防。4月中旬或5月中旬,一、二代潜叶幼虫外出转移前期,于柳条中上部喷洒25%灭幼脲三号3000倍液,防治效果在70%以上,且不污染环境。

  3、化学防治一、二代成虫发生比较整齐,可抓住这两个时机,喷洒21%灭杀毙乳油4000倍液或50%对硫磷乳油2000倍液,也可喷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5000倍液。

  作者:陈晓童(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在读)

  科学性把关:徐乐天(湖北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策划:赵清建

  编辑:武玥彤

用柳树叶“包粽子”的蛾——柳丽细蛾

 

[ 责编:谢芸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故宫新展揭秘“地下”紫禁城

  • 中国队在2025年FIRST全球机器人挑战赛获三个奖项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年来,中国审定推出了一批高产稳产、绿色节水、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2021年,这一情况出现了转变:“圣泽901”“广明2号”“沃德188”等3个国产白羽肉鸡品种通过审定,中国白羽肉鸡育种攻关实现从0到1的实质性突破。
2025-11-04 09:06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2025-11-04 04:25
人工智能的出现源于人类对提升生产效率与改善生活品质的持续追求,这一根本动因要求其发展必须始终以服务人类、增进福祉为核心。
2025-11-04 04:25
如何在新学期开展针对性训练,做好运动前准备和运动后体能恢复,已成为受到广泛重视的问题。
2025-11-04 04:25
我所在的他山中学,是贵州黔北山区的一所普通县中,有着4000多名师生。作为校长,我常常在思考:在现有条件下,如何为学生开辟更广阔的成长路径?在日复一日的探索中,
2025-11-04 04:25
11月3日11时47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六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1-04 04:35
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指示物种,保护鸟类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环节。我国是世界上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2025-11-03 05:05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2025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刻把握我国城市发展所处历史方位”,“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
2025-11-03 05:05
“从南极到北极,从草原到荒漠,到处都有昆虫的踪迹……”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昆虫博物馆内,参会观众被讲解员李姗姗的讲述深深吸引。
2025-11-03 05:05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团队在湖北宜昌“石板滩生物群”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迄今最古老的复杂三维潜穴系统,
2025-11-03 05:05
秋水长天间,太湖正激荡起智能时代的万千涟漪。日前,以“万物智联,无尽前沿”为主题的2025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江苏无锡举办,一场关于万物智联的对话就此展开——人工智能如大脑般睿智思考,物联网似躯体般敏捷连接,当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双向奔赴,万物就有了“感知”,人类正迎来一个全新智能时代。
2025-11-03 05:05
秋冬之际,正是候鸟迁徙之时。不知你有没有发现,从我们头顶飞过的候鸟,比以前更多了! 2024年全国水鸟同步监测结果显示,我国越冬水鸟总数达505.9万只,创最高纪录。
2025-11-03 05:05
HPV疫苗自2025年11月10日正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2011年11月10日后出生的满13周岁女孩可以免费接种双价HPV疫苗。
2025-10-31 10:16
近日,飓风“梅利莎”横扫加勒比地区,成为近年来影响该地区最猛烈的飓风之一。
2025-10-31 10:14
10月30日下午,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得知同事张洪章即将到“太空”出差的好消息,科研人员纷纷送上祝福:“好好照顾自己,好好完成任务。
2025-10-31 10:02
据新一期《天体物理学快报》报道,LIGO-Virgo-KAGRA国际合作组织宣布,他们在去年10月和11月探测到两起极为特殊的、由黑洞并合产生的引力波事件,分别命名为GW241011和GW241110。
2025-10-31 09:59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环境空气质量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从重点区域来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36”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3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6%;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3.5%,同比上升8.5个百分点。
2025-10-31 09:57
执行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张陆、武飞、张洪章3名航天员组成。张陆担任指令长。
2025-10-30 13:03
记者10月29日从国家统计局获悉,根据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中国创新指数研究》课题组测算,2024年中国创新指数为174.2(以201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5.3%。
2025-10-30 10:15
绿氨作为绿氢核心载体与低碳原料,正成为钢铁、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实现深度脱碳的关键路径。
2025-10-30 10:1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