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二十四节气话养生】白露养生注意哪些要点?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健康生活 > 正文

【二十四节气话养生】白露养生注意哪些要点?

来源:光明网2023-09-08 13:53

  白露时节,夏日的炎热已经渐行渐远,而浓烈的秋意逐步占据了主导。这一特殊的节气不仅标志着季节的交替,更深入地,它与人体健康、五脏、五季有着紧密的联系。白露,这个名字本身就暗示着露水开始呈现出白色的特征,它预示着夏秋之交的时刻已经到来。此时,大自然开始从炎热的夏季转向清爽的秋季,而所有生物也都开始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做好准备。对于我们而言,白露是一个关键的调养时机。白露养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清润肺燥

  随着白露的来临,气候开始逐渐转凉。那干燥的秋风有时会使人感到一丝肺部的不适。五脏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部分。五脏,即心、肝、脾、肺、肾,每个脏腑都与特定的季节、情感、颜色、味道等相对应。因此,在这一时节,我们需要格外关注肺部的保养。白露,作为秋季的起始,与肺和金元素有着直接的关联。此外,由于金生水的原则,白露这一时期,我们还需要特别照顾肾脏。这种与五脏、五季的深度联系,为我们揭示了自然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微妙关系。在饮食上,我们可以选择食用一些有助于润肺的食物,如梨和蜂蜜。此外,为了应对秋季的干燥,品味一杯菊花茶或桂圆红枣茶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们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调和身体,还能带给我们一丝秋日的温暖。

  2. 调补气血

  白露时节,气血的养护尤为重要。气血,作为中医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是人体健康的基石。它涉及身体的各个方面,从肌肤的润泽到内脏的功能,都与气血的盈亏紧密相关。秋季,特别是白露时节,由于气候的转凉和干燥,人体容易出现气血不足的症状,如面色苍白、唇色淡白、手脚冰凉等。养护气血,我们首先可以从饮食入手。食用红枣、桂圆、枸杞、当归等食材,可以帮助我们补气养血,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而糯米、山药和花生则有助于强健脾胃,增强消化功能。这些食材不仅营养丰富,还能帮助我们应对秋季的干燥和寒冷。

  3. 舒畅情志

  除了饮食调养,白露时节的养生还涉及心态的调整。人们可能会因为秋天的到来而感到一丝忧郁。此时,欣赏那金黄色的秋叶、进行冥想或瑜伽等心灵锻炼,都能帮助我们保持内心的平和。随着气温的骤降,静脉曲张的症状可能会加重,因此,选择合适的衣物、避免长时间的站立或坐着、适当的锻炼都是非常必要的。此外,多喝水、保持室内湿度、注重饮食的营养均衡,都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4. 规律作息

  白露时节,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都是非常重要的;它关乎我们一整天的精力和状态。所谓顺应自然,与自然同步,感受那最自然的健康,这真的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此外,户外活动,如郊游和徒步旅行,都是很好的选择,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欣赏秋天的美景。

  总而言之,白露时节的养生其实并不复杂,只需要我们细心观察和调整生活的点点滴滴。享受生活的每一个瞬间,欣赏每一个季节的变化,与自然同步,这真的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白露如此,秋意如此浓烈。

  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 丁晓庆 硕士研究生朱嘉卿

  校对:涂子怡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