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二十四节气话养生】处暑防咳嗽,健脾兼润肺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健康生活 > 正文

【二十四节气话养生】处暑防咳嗽,健脾兼润肺

来源:光明网2023-08-23 13:56

今年的8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处暑,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每年太阳运行至黄经150°时即为处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暑,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了。

处暑之后,暑热天气还会延长一段时间,气候特点渐渐由湿热转为温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因此,处暑时节,要警惕咳嗽来袭,一方面要健脾祛湿,另一方面还要预防被温燥所伤,兼要润肺滋阴。

祛湿不伤津

四季脾旺不受邪。处暑后,脾土疲乏,脾虚失运,凝结成痰,堵塞管道。痰随气逆,上犯于肺,就会出现咳嗽,而且是反复咳嗽,难以速愈,此时治疗关键在于健脾祛湿。但是,处暑气候已不像盛夏那么湿了,健脾的同时,祛湿的力度可以不用那么强,一旦祛湿过度就容易伤津。此时,常见舌苔滑腻、舌体胖大有齿痕,或者大便粘马桶冲不掉、擦屁股很难擦干净,这都是有湿气的表现。在日常饮食上,当以清淡为主,可以用莲子、芡实、薏米、冬瓜这些健脾养胃的食药材煲汤煮粥;同时少吃冷饮、水果等寒凉生湿的食物。

润燥要适度

处暑后,气候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初秋的燥邪,往往带有暑夏的余热,多为温燥,燥气明显,肺金当令,肺常不足,肺又最怕燥,易被燥邪所伤,从而出现发热、头痛、干咳少痰、咽干口燥、小便量少、大便干结的等症状。因此,处暑咳嗽来袭,除了健脾还要润肺止咳。饮食上,宜润肺养胃,少食辛辣、烧烤类食品,多喝粥水补津液,以免加重秋燥。可以多进食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菠菜等,也可适量喝些金银花茶、菊花茶,清热解毒,滋阴润燥。由于处暑还属于初秋,并没有那么燥,所以像燕窝、阿胶等滋养之品,不要过多服用,以防生湿生痰,加重咳嗽。

处暑时节,食疗茶饮

1、百合莲子饮配料 :干百合100克,干莲子75克,冰糖50克(可由自己的口味加减)。 做法:百合浸水一夜后 ,冲洗干净。莲子浸泡4小时,冲洗干净。将百合、莲子置入清水锅(沙锅最好)内,武火煮沸后,加入冰糖 ,改文火续煮40分钟即可。 功效:健脾和胃,安神养心。

2、玉竹麦冬茶配料 :玉竹10克,麦冬10克,百合10克,石斛10克。做法:将上4味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加水煎煮代茶饮,或开水冲泡,代茶随意饮用。功效:养阴生津,润肺益胃。

作者:白桦 经开院区综合内科、副主任医师

校对:涂子怡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 银川:做好供热保障 群众温暖过冬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