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存钱不如存肌肉!这种病老年人需警惕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图文 > 正文

存钱不如存肌肉!这种病老年人需警惕

来源:光明网-蝌蚪五线谱2023-06-08 16:08

  陈志芳

  唐代诗人杜甫在《百忧集行》中写道:“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无独有偶,诗人白居易、刘禹锡也发出了“尽日闭门居”,“身瘦带频减”的感慨。

  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类似的片段也在不断上演着。或许,您某天会突然发现,父亲健硕的身形好像缩水了一号,以前臂力惊人的他却没力气把米面等重物搬上楼;而以前健步如飞的母亲,四肢显得纤细了不少,已经很难追赶上您的步伐,很多时候需要走走停停。

存钱不如存肌肉!这种病老年人需警惕

  这时,您需要留意,他们除了年龄增大导致四肢乏力外,还有可能患上了一种疾病——肌少症。肌少症,又叫肌肉衰减综合征、骨骼肌减少症、少肌症等,往往表现为虚弱、行走困难、容易跌倒、步态缓慢、四肢纤细和无力等。那么,什么是肌少症?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呢?让我们一起揭开肌少症的面纱。

  肌少症只是肌少吗?

  国际肌少症工作组将肌少症定义为一种与增龄相关的渐进性、广泛性肌量减少、肌力下降、功能减退,进而导致活动受限、跌倒、骨折,甚至死亡的疾病。

  肌少症不只是肌肉量减少,低肌力才是肌少症诊断的关键特征。伴有肌肉力量下降或躯体功能障碍的“肌少”才为“肌少症”,而仅有肌容量减少则称肌少症前期。以肌肉力量作为肌少症诊断依据的优点还在于能够有效识别肌少症性肥胖。许多人会把肌少症与消瘦联系在一起,但肥胖和肌少症也经常并存。肥胖也会增加肌少症的风险,因为这部分患者身体脂肪过度积聚的同时,也存在肌肉质量减少,导致瘦体重与脂肪比例失调,而肌肉内脂肪浸润增加也会影响肌肉力量和功能,进而加重肌少症。

  肌少症有什么危害?

  肌少症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肌肉质量和力量的减少会导致患者活动能力的下降,进而增加跌倒、骨折、致残甚至致死的风险。而且,肌少症还与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认知障碍等多种疾病相关,这对于很多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同时,肌少症还会使老年人精神遭受损害,有些老年人因为害怕跌倒而内心恐惧不安,甚至不敢活动,社会活动信心缺失,欲望降低甚至抑郁。白居易就给老朋友写信表达过类似悲观颓废的心境:“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而肌少症对个体健康的损害,必然导致护理和医疗成本增加,给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存钱不如存肌肉!这种病老年人需警惕

  肌少症患病率如何?

  自2016年开始,世界卫生组织才正式将肌少症定义为一种疾病,而我国对肌少症的认识和研究也较晚。所以以前我们很少听到肌少症这个名词,但肌少症其实并不少见。目前全球范围内的肌少症患病率约为 6%~12%,全球约有5千万人罹患肌少症,预计到2050年患此症的人数将高达5亿。在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为5.7%-23.9%,不同地区、不同性别老年人患病率存在明显差别,且随着年龄患病率显著增加。80岁及以上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可高达67.1%。

  年轻人也会患肌少症吗?

  所有的老年人都有患肌少症的风险,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各器官功能、激素水平改变,均可导致运动能力下降、肌肉质量和肌肉力量丢失。人体肌肉质量在30岁左右达到高峰, 到50岁左右开始逐渐减少, 此后每年损失约1% ~ 2%, 到80岁时损失可过半。所以,肌少症在老年人中最常见。这种只与增龄相关的肌少症称为原发性肌少症。此外,一些运动、营养、疾病相关因素,如长期卧床、久坐、长期酗酒吸烟、营养不良、原有的慢性疾病、手术、恶性肿瘤、内分泌疾病、多器官衰竭、多重用药等也可导致肌少症的发生。

存钱不如存肌肉!这种病老年人需警惕

  所以,年轻人如果没有良好的饮食、运动习惯和健康状况,肌少症也会毫不手软地找上门。而只有趁年轻,多储备一些肌肉才能从容面对年老后的肌肉衰减。

  肌少症筛查需要去医院吗?

  目前欧洲肌少症工作组建议所有6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应每年,或在发生重大健康事件后(如跌倒导致住院)进行筛查进行肌少症筛查。此外,如果存在以下任何情况也应该进行肌少症的筛查,如慢性疾病(心衰、慢阻肺、糖尿病、肾病)、功能下降或受限,非意愿性体重下降,抑郁情绪,认知障碍,反复跌倒,营养不良等,早期发现肌少症。

  肌少症的筛查不一定非得去医院。使用一些小工具,在家也可以做肌少症的筛查。推荐使用小腿围或问卷进行筛查。小腿围测量应使用非弹性带测量双侧小腿的最大周径,界值是男性 <34 cm,女性<33 cm。如果您没有皮尺,还有一种替代小腿围的有效方法是“指环测试 (finger-ring test)”,人们用双手的食指和拇指环绕围住非优势的小腿最厚的部位,如果测量到的小腿刚好合适或比他们的手指环绕的圈还要小,患肌少症的风险就会增加。

存钱不如存肌肉!这种病老年人需警惕

  指环测试

  问卷推荐使用SARC-F或SARC-CalF自评调查问卷。SARC-F问卷内容包括力量,辅助行走,起立,爬楼梯,跌倒共计5项内容,总分≥4分为筛查阳性。SARC-CalF通过添加了小腿围提高了SARC-F的敏感性。SARC-CalF评分≥11分为筛查阳性。

  筛查为阳性的个体则需要到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肌肉强度、肌肉质量测定及肌肉功能评估,以确诊肌肉减少症的存在。

存钱不如存肌肉!这种病老年人需警惕

  自评调查问卷

  肌少症如何防治?

  杜甫终年五十九岁, 于今天看来, 还算不上老,但杜甫一生经历离乱、逃难、遇险、不得志, 杯不常空,借酒浇愁;去蜀以后更是病病恹恹,“百病麇集”,活动大受影响;加之生活艰辛,营养难以保证,肌少症运动、营养、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可谓样样占全。虽然这些都是可防可控的危险因素,只可惜,在当时的环境下,杜甫压根就没有预防保健的意识和条件,焉得不速老?

  未病先防的健康理念自古有之,一千多年以后的今天,我们还会再蹈杜甫之覆辙吗?这取决于我们自己的选择和观念的转变。手术、药物、医生,究竟能为人的健康带来多大帮助?“预防终究才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肌少症的防治当然也是防大于治。

  肌少症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戒烟酒、避免久坐、健康饮食等)、营养、运动和药物治疗。继发性肌少症主要是对基础疾病的治疗。运动是获得和保持肌量和肌力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大多数老年人存在热量和蛋白质摄入不足,因此,建议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平衡膳食和充足营养,必要时考虑蛋白质或必需氨基酸营养补充治疗。目前还没有以肌少症为适应证的药物,临床上治疗其他疾病的部分药物可能使肌肉获益,进而扩展用于肌少症。包括同化激素、β肾上腺能受体兴奋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生长激素等。

  追求最高的健康水准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未来老龄化社会,远离肌少症是每位老年人的健康之所需。倡导健康的饮食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做好慢病管理,定期体检;了解肌少症,主动预防,改变我们可以改变的;早识别、早筛查、早干预。这样,我们离肌少症“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目标才会越来越近,老年生活的质量才能有所保证。同时,面对衰老,我们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正所谓“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也祝愿所有的老年朋友老当益壮!

  (作者单位:北京积水潭医院社区保健科)

  参考文献

  1.Cruz-Jentoft AJ, Bahat G, Bauer J, et al. Sarcopenia: Revised European consensus on definition and diagnosis[J]. Age Ageing, 2019, 48(1): 16-31.

  2.崔华, 王朝晖, 吴剑卿, 等.  老年人肌少症防控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23) [J] .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3, 42(2) : 144-153.

  3.刘海霞,周萍, 张一娜. 肌少症的诊断与治疗.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21 , 14 (4) : 434-439.

  4.老年人肌少症口服营养补充中国专家共识(2019),中华老年医学杂志[J]2019.11(38):1193-1197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面向公众开放

  •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在京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建材行业向更智能、更绿色、更高端方向变革。“通过数字化转型,建材企业可基本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运营一体化、客户服务敏捷化,提升决策效率、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5-07-09 09:40
记者8日从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通过创新地质找矿理论,经过长期勘探,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已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
2025-07-09 09:39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8日晚间发布的通知,今后“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将不得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是将颈部深层淋巴管或淋巴结与邻近的静脉进行吻合的手术,近年来部分医疗机构将其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引发争议。
2025-07-09 09:39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支持企业对标标杆水平和先进水平,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鼓励企业建设极致能效工厂、零碳工厂。
2025-07-09 09:37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精确测量了极缺中子原子核硅-22的质量,实验发现硅-22的质子数14是一个新幻数。
2025-07-09 09: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9:20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省靖江市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
2025-07-08 09:11
日前,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家。
2025-07-08 09:10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该委日前制定了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5:05
什么是聚乳酸材料,在取代传统石化基塑料材料方面又有着怎样的优势?本期院士科普,让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一起走进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奇妙世界。
2025-07-07 14:19
科技的力量正让农民从传统体力劳动者向掌控全局的智慧决策者转变。
2025-07-07 12:33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
2025-07-07 09:08
在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凝聚科技界智慧的30项问题、难题“锁定”了哪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赛道?其遴选标准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丛斌、邹冰松、王小云、陈坚四位院士。
2025-07-07 03:10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