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喝牛奶能美白?多喝牛奶能长高?一起了解关于喝牛奶的五个疑问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图文 > 正文

喝牛奶能美白?多喝牛奶能长高?一起了解关于喝牛奶的五个疑问

来源:蝌蚪五线谱2023-06-01 18:59

  牛奶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重要的营养伙伴,它提供优质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钙等、组成比例适宜、易消化吸收、饮用方便……

  在中国营养学会全民营养周专家组对常见食物进行的“优质蛋白质十佳食物”评价中,牛奶排列第二

  2022 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特别强调了奶的摄入量,由原来2016 版本中推荐的奶及奶制品为 300 克/天,增加到了新版的 300-500 克/天。

  喝牛奶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不过,关于对喝牛奶的疑问也一直存在:喝牛奶是否能助长身高?它会不会导致长痘痘?能否拥有美白的效果?而对于乳糖不耐受的人来说,他们是否可以享用牛奶的好处呢?还有长期将牛奶当作水般频繁地饮用,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也是世界牛奶日,健康饮奶,健康成长,一起来了解关于牛奶的这些真相!

  一、多喝牛奶能长高吗?

  多喝牛奶反而不利于儿童长高。

  牛奶除了有丰富的蛋白质,还有脂肪,过多地喝牛奶会导致儿童肥胖,肥胖会诱发儿童性早熟,引起骨骼提前闭合,影响儿童成年终身高,反而不利于长高。

  为了满足骨骼生长的需要,学龄前儿童建议每天饮用300~400ml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儿童要保证每天至少喝300ml的奶或奶制品,以保证钙的摄入量达到适宜的水平。

  要想长高,应合理的补充牛奶,均衡的营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合的运动。

  二、乳糖不耐受能喝牛奶吗?

  能。

  乳糖不耐受表现为:喝完牛奶后会感到恶心或是有腹胀、排气、腹泻等现象。主要是因为体内缺乏乳糖酶或乳糖酶活性很低,无法分解牛奶中的乳糖。

  乳糖不耐受又喜欢喝牛奶的人,可以每次少喝一些(控制在200毫升以内);不空腹喝,喝牛奶前先进食固体食物或配上主食,将牛奶放在一餐的最后食用; 配合谷物同吃,牛奶的乳糖浓度可以在特定环境中得到“稀释”,提高乳糖吸收率。

  在牛奶种类的选择上,可以选择市面上的低乳糖牛奶和无乳糖牛奶,如舒化奶。当然也可以直接选择不喝牛奶,改喝酸奶或者奶酪。

  不过乳糖不耐受和牛奶过敏还是不同的。牛奶过敏也会有类似的症状,但多数还会伴有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症状。如果确定是对牛奶过敏,是不能吃任何奶制品的!

  三、喝牛奶能美白吗?

  不能。

  牛奶虽然是白色的,但是白并不会转移到我们的脸上。

  牛奶的白是牛奶中的酪蛋白胶粒散射光线造成的,我们变黑是因为黑色素的形成。有效美白需要抑制黑色素的形成、不让黑色素进入我们的皮肤、加速黑色素的代谢。

  但是这些,牛奶做不到啊!

  喝牛奶主要补充的还是蛋白质、水以及矿物质等,对于美白没什么效果。

  四、喝牛奶会长痘吗?

  牛奶中的酪蛋白可促进胰岛素及 IGF-1 的分泌增加,导致痤疮发生。

  特别是脱脂牛奶可能比全脂牛奶更为严重,如果长痘痘要特别注意限制脱脂牛奶的摄入,可以尝试无糖酸奶和低盐奶酪。

  对于轻度痤疮患者,每日可以喝一杯奶;对于中度及重度的痤疮患者,需要减少牛奶的摄入频率,或者选择无糖酸奶!

  五、能长期把牛奶当水喝吗?

  牛奶里含有大量优质蛋白质,适当的蛋白质易于钙吸收。

  但是摄入过多会有以下不利影响

  ①会增加尿钙的排泄,导致钙流失。

  ②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蛋白质的吸收对体内的乳糖酶、蛋白酶的消耗量比较大,长时间食用可能会影响人的消化功能。

  ③大量喝奶可能会增加前列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④如果不限制总热量摄入,大量喝全脂牛奶,那结果很可能是增肥。

  ⑤不利于摄取全面均衡的营养。除了蛋白质,牛奶中还含有脂肪、蛋白质、糖、钙、磷等许多成分,它们的摄入都有限量。牛奶喝起来有一定饱腹感,如果(尤其是饭前)喝太多,正餐就吃得少,合理营养的食物搭配,应该包括一定比例的谷类、豆类、蔬菜、水果、肉、蛋、奶等各种食物,加上水,组成我们日常的餐食。而用大量的牛奶代替水,实际上破坏了这种食物搭配的平衡。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天应该摄入300克牛奶(约一次性纸杯一杯半)或相当量的乳制品,这样有助于膳食结构平衡,并能补钙。某些特殊人群,如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老年人、骨质疏松患者等,可以适当增加食用量。

  整理:党敏

  资料来源:健康时报、京医通、人民网、科普中国

  图源:摄图网、gifer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赴西部,时代青年新舞台

  • 地质灾害防治·北京在行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