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喝牛奶能美白?多喝牛奶能长高?一起了解关于喝牛奶的五个疑问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图文 > 正文

喝牛奶能美白?多喝牛奶能长高?一起了解关于喝牛奶的五个疑问

来源:蝌蚪五线谱2023-06-01 18:59

  牛奶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重要的营养伙伴,它提供优质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钙等、组成比例适宜、易消化吸收、饮用方便……

  在中国营养学会全民营养周专家组对常见食物进行的“优质蛋白质十佳食物”评价中,牛奶排列第二

  2022 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特别强调了奶的摄入量,由原来2016 版本中推荐的奶及奶制品为 300 克/天,增加到了新版的 300-500 克/天。

  喝牛奶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不过,关于对喝牛奶的疑问也一直存在:喝牛奶是否能助长身高?它会不会导致长痘痘?能否拥有美白的效果?而对于乳糖不耐受的人来说,他们是否可以享用牛奶的好处呢?还有长期将牛奶当作水般频繁地饮用,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也是世界牛奶日,健康饮奶,健康成长,一起来了解关于牛奶的这些真相!

  一、多喝牛奶能长高吗?

  多喝牛奶反而不利于儿童长高。

  牛奶除了有丰富的蛋白质,还有脂肪,过多地喝牛奶会导致儿童肥胖,肥胖会诱发儿童性早熟,引起骨骼提前闭合,影响儿童成年终身高,反而不利于长高。

  为了满足骨骼生长的需要,学龄前儿童建议每天饮用300~400ml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儿童要保证每天至少喝300ml的奶或奶制品,以保证钙的摄入量达到适宜的水平。

  要想长高,应合理的补充牛奶,均衡的营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合的运动。

  二、乳糖不耐受能喝牛奶吗?

  能。

  乳糖不耐受表现为:喝完牛奶后会感到恶心或是有腹胀、排气、腹泻等现象。主要是因为体内缺乏乳糖酶或乳糖酶活性很低,无法分解牛奶中的乳糖。

  乳糖不耐受又喜欢喝牛奶的人,可以每次少喝一些(控制在200毫升以内);不空腹喝,喝牛奶前先进食固体食物或配上主食,将牛奶放在一餐的最后食用; 配合谷物同吃,牛奶的乳糖浓度可以在特定环境中得到“稀释”,提高乳糖吸收率。

  在牛奶种类的选择上,可以选择市面上的低乳糖牛奶和无乳糖牛奶,如舒化奶。当然也可以直接选择不喝牛奶,改喝酸奶或者奶酪。

  不过乳糖不耐受和牛奶过敏还是不同的。牛奶过敏也会有类似的症状,但多数还会伴有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症状。如果确定是对牛奶过敏,是不能吃任何奶制品的!

  三、喝牛奶能美白吗?

  不能。

  牛奶虽然是白色的,但是白并不会转移到我们的脸上。

  牛奶的白是牛奶中的酪蛋白胶粒散射光线造成的,我们变黑是因为黑色素的形成。有效美白需要抑制黑色素的形成、不让黑色素进入我们的皮肤、加速黑色素的代谢。

  但是这些,牛奶做不到啊!

  喝牛奶主要补充的还是蛋白质、水以及矿物质等,对于美白没什么效果。

  四、喝牛奶会长痘吗?

  牛奶中的酪蛋白可促进胰岛素及 IGF-1 的分泌增加,导致痤疮发生。

  特别是脱脂牛奶可能比全脂牛奶更为严重,如果长痘痘要特别注意限制脱脂牛奶的摄入,可以尝试无糖酸奶和低盐奶酪。

  对于轻度痤疮患者,每日可以喝一杯奶;对于中度及重度的痤疮患者,需要减少牛奶的摄入频率,或者选择无糖酸奶!

  五、能长期把牛奶当水喝吗?

  牛奶里含有大量优质蛋白质,适当的蛋白质易于钙吸收。

  但是摄入过多会有以下不利影响

  ①会增加尿钙的排泄,导致钙流失。

  ②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蛋白质的吸收对体内的乳糖酶、蛋白酶的消耗量比较大,长时间食用可能会影响人的消化功能。

  ③大量喝奶可能会增加前列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④如果不限制总热量摄入,大量喝全脂牛奶,那结果很可能是增肥。

  ⑤不利于摄取全面均衡的营养。除了蛋白质,牛奶中还含有脂肪、蛋白质、糖、钙、磷等许多成分,它们的摄入都有限量。牛奶喝起来有一定饱腹感,如果(尤其是饭前)喝太多,正餐就吃得少,合理营养的食物搭配,应该包括一定比例的谷类、豆类、蔬菜、水果、肉、蛋、奶等各种食物,加上水,组成我们日常的餐食。而用大量的牛奶代替水,实际上破坏了这种食物搭配的平衡。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天应该摄入300克牛奶(约一次性纸杯一杯半)或相当量的乳制品,这样有助于膳食结构平衡,并能补钙。某些特殊人群,如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老年人、骨质疏松患者等,可以适当增加食用量。

  整理:党敏

  资料来源:健康时报、京医通、人民网、科普中国

  图源:摄图网、gifer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陕西西安举行仿古入城仪式,献礼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