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睡之前玩手机大脑会兴奋?快放下手机睡个好觉!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图文 > 正文

睡之前玩手机大脑会兴奋?快放下手机睡个好觉!

来源:蝌蚪五线谱2023-04-18 18:46

  忙完一天的工作,洗漱完毕躺在床上,打开手机玩玩游戏、聊聊微信、刷刷微博或是追个剧,这应该是每个打工人最惬意最幸福的时刻。但是,原本想着通过手机愉悦心情美美进入梦乡,没想到换来的竟是翻来覆去睡不着。有网友表示“我就是这样,睡前刷一会儿手机,大脑越来越兴奋,想睡睡不着”。为什么睡前玩手机更难入睡呢?睡前玩手机会对人们的睡眠产生什么影响呢?

  睡前玩手机为什么会让我们睡不着?

  要揭开这个问题的答案,就需要先了解睡眠的原理。

  在人的丘脑后方,有一个内分泌腺叫作松果体,它分泌的褪黑素能够影响人体昼夜节律。人的松果体主要在夜间分泌褪黑素,使我们产生睡意。而睡前玩手机不仅会使大脑皮层保持兴奋,还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使人的睡意减少,甚至会影响我们的睡眠周期。

睡之前玩手机大脑会兴奋?快放下手机睡个好觉!

  同样,光线也会重置人的生物钟。人体中产生昼夜节律的两种基因Period(缩写为Per)和Timeless(缩写为Tim)可以分别产生Per蛋白和Tim蛋白。这些蛋白在早晨时很少,其浓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到晚上时达到很高的水平,使人产生睡意。而夜晚的灯光会使蛋白失活,从而减少睡意、重置生物钟。因此,电子产品所产生的光线同样也会影响睡眠,使人难以入睡。

  睡前玩手机,影响的不仅仅是睡眠!

  你以为,睡前玩手机只会影响你快速进入梦乡的速度吗?那你就错了,睡之前玩手机影响的可不仅仅是睡眠!

  睡前玩手机会伤害眼睛。睡前刷手机会导致睫状肌受到影响,长期近距离看手机,会导致睫状肌功能下降,进而出现眼疲劳,且容易诱发视物模糊等症状出现。一些喜欢关灯看手机的人,还容易导致黄斑区受到刺激,可能会诱发青光眼、老年性黄斑病变等发生,这些疾病的致盲率都很高。

  睡前玩手机会使脸部皮肤干燥、变丑。手机荧幕吸附许多粉尘颗粒,与手机近距离接触,脸上也会沾上这些颗粒,让皮肤变粗糙,还会起粉刺。手机发出的蓝光会引起皮肤的黑色素沉淀,尤其易在表皮颗粒层和更深层的皮肤层产生色素沉淀,导致皮肤变黑、暗沉、长斑。

睡之前玩手机大脑会兴奋?快放下手机睡个好觉!

  图源:广东卫生信息

  睡前玩手机会增加部分人患甲状腺癌风险。医学权威杂志《癌症》上有一项研究,在对464371人进行了长达12年的随访后,发现夜间光源可能会增加甲状腺癌的发生风险。其中接触夜间光源最多的一组人群比最少的一组人群患甲状腺癌的风险高55%,尤其是女性更容易在夜间光源的接触中患上甲状腺癌,而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产生的蓝光就属于夜间光源。

睡之前玩手机大脑会兴奋?快放下手机睡个好觉!

  图源: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

  可能会增加抑郁风险。一项发表在《睡眠》期刊上的研究表明,睡前长时间玩手机会对人体健康和心理产生消极影响,使抑郁的几率上升20%,焦虑的几率上升1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合肥学院联合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上的研究也指出,夜间光源会干扰一条特殊的神经环路,进而影响到大脑的“反奖励中枢”,其介导了许多负性情绪,过度活跃会诱发抑郁行为。

  睡前实在想玩手机怎么办?

  很多人明明知道睡前玩手机的危害,但还是“拿得起、放不下”,那么怎样才能将睡前玩手机的危害降到最低呢?

  开灯玩手机。关灯玩手机容易加重视疲劳,且会引起眼部酸胀、视力下降等问题。另外,关灯玩手机会导致眼部瞳孔散大,增加青光眼等致盲性较高疾病的发生风险。因此,还是把灯打开玩手机比较好。

  调低屏幕亮度。晚上玩手机尽量把手机灯光调低,很亮的屏幕与漆黑的环境对比度太大,会使眼睛疲劳。最好设置成夜间模式,避免手机屏幕正对眼睛,应将手机向下倾斜45°左右,避免蓝光直射眼睛,降低伤害。

  控制玩手机的时间。玩手机的时长自然是越短越好,建议每次控制在20分钟以内。如果玩手机的时间持续超过一个小时,不仅容易引起视疲劳和睫状体紧张,还会导致大脑需要不停地工作,不断接收外界信息,从而屏蔽记忆,使记性变差。

  建议仰着玩手机,最好不要趴着或者侧躺。最佳的玩手机姿势应该是将手机放置在与眼睛同一高度的位置,与视线齐平。仰卧是相对推荐的姿势,对于颈椎的压力也会小一些。

  手机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吃饭、外出、旅游、休闲娱乐等都离不开它。手机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也给身体带来了不可忽视的伤害。希望你看完这篇文章之后,早点放下手机,闭上眼睛,做一个甜甜的梦~

  综合:广东卫生信息、我是大医生、健康湖北、科普中国、健康时报

  整理:刘雪洁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视察陆军军医大学

  • 成都世园会场馆巡礼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党委副书记廖家智接受采访时表示,医工交叉正成为医学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
2024-04-26 17:38
从1999年起,有着“神箭”称号的长二F火箭全程参与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每一步。它用100%的成功率,为航天员搭建出一条安全“天梯”。
2024-04-26 09:33
近期,人工智能(AI)+机器人赛道广受关注。尤翔宇表示,梳理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发展脉络,主要有底层硬件、运动控制和具身智能3条路线。优必选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公司将聚焦人形机器人的三大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和家庭陪伴。
2024-04-26 09:41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4月24日举行的2024年中国航天大会主论坛上透露,我国计划于2030年前后发射天问三号探测器,实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
2024-04-26 09:40
春日里,云南双江县各大茶山的春茶迎来开采季。北回归线横穿而过的双江,拥有适宜茶树生长发育的自然条件,现有以“冰岛茶”为代表的百年以上栽培型古茶树3.69万亩。
2024-04-26 09:35
每年,都有这样一群“空中旅客”,南北来回奔波。迁徙之路漫长曲折,一路充满生死考验,它们却高声歌唱,不知疲倦地追逐着自己的目标。
2024-04-26 09:34
力争在生命科学等领域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在颠覆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地,人才梯队体系较为完备,成为全球向往的创业乐土。
2024-04-26 09:26
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2024-04-26 09:24
朱松纯表示,“通通”在日常学习与训练中,使用的A100芯片不超过10块,这意味着“通通”不依赖庞大的算力和海量数据就能学习成长。“通通”也可以与具身智能机器人相结合,为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医疗健康等领域带来革命性变化。
2024-04-26 09:38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撤销公告,撤销向日葵、黄瓜、甜瓜、油菜等问题品种312个,切实推进登记品种从严规范管理,持续营造激励创新、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024-04-25 10:36
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领导的一项新研究恢复了37亿年前的地球磁场记录,发现它与今天地球周围的磁场非常相似。
2024-04-25 10:34
“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经中央政府批准启动实施,总体目标是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目前各系统正按计划开展研制建设。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在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后,计划于4月30日返回东风着陆场。
2024-04-25 10:32
国家卫健委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9.7%,比2022年提高1.92个百分点,继续呈现稳步提升态势。 据了解,本次监测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36个县(区)1008个乡镇(街道),对象为15岁至69岁的常住人口,共得到有效调查问卷73340份。
2024-04-25 10:30
中央气象台预计,24日夜间至26日白天,江南、华南等地雨势将再度加强,其中广东中部和西北部、广西东北部等地有大暴雨,局地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2024-04-25 10:28
日前,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发布2023年度新疆棉花生产加工过程质量状况监测结果。
2024-04-24 10:33
1998年,聂海胜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先后执行过神舟六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二号3次载人飞行任务。
2024-04-24 10:17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站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4-04-24 10:16
1996年,我从技校毕业后,来到金川公司工作。当时总听师傅们讲,贵金属冶炼技术难以突破。提高我国铂族贵金属提炼的技术水平,对于守护国家安全极为必要。
2024-04-24 10:14
截至2023年底,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55台,总装机容量为57吉瓦,核准及在建核电机组36台,总装机容量为44吉瓦;全年核电发电量44万吉瓦时,占全国累计发电量近5%,相当于节约标煤1.3亿吨,减排二氧化碳3.5亿吨。
2024-04-24 10:05
截至2022年末,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4228万辆。
2024-04-23 04: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