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单摆可以催眠太阳吗?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图文 > 正文

单摆可以催眠太阳吗?

来源:蝌蚪五线谱2023-03-09 19:27

  第一次看刘慈欣的《三体》小说就对三体世界的巨型单摆一整个吸引住,那么单摆真的可以催眠太阳吗?在三体世界中单摆代表着什么,又意味着什么呢?

  单摆可以催眠太阳吗?显然是不能的。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三体》想必各位原著党都很解渴吧~一部史诗级科幻小说本原著粉表示还原度极高。剧中,“古筝行动”邮轮切片的震撼场景、三体游戏和质子二维展开等呈现兼顾了通俗和艺术,这些画面仿佛刻进了DNA。

  不过,第一次看刘慈欣的《三体》小说就对三体世界的巨型单摆一整个吸引住,那么单摆真的可以催眠太阳吗?在三体世界中单摆代表着什么,又意味着什么呢?

单摆可以催眠太阳吗?

  三体电视剧

  正文:汪淼听到一种不间断的类似于雷声的轰鸣。这声音是朝歌大地上许多奇怪的东西发出的,那是一座座巨大的单摆,每座都有几十米高。单摆的摆锤是一块块巨石……(摘自三体小说原文)

  在三体游戏中“伏羲”认为三体世界无规则的恒纪元与乱纪元交替,是因为太阳神的喜怒无常而引起的。他通过建造巨型单摆试图“催眠太阳神”来获得永久的恒纪元,显然是没什么用的。最终巨型单摆也在无尽的自然灾害中损毁。

  小说里第一次提到单摆是在三体游戏中,用来催眠太阳。

  不过提到单摆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催眠大师手中的怀表吧,如果你真的认为单摆可以催眠,那一定是电影看多了。单摆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结构,可以一直摆下去,三体文明利用三体单摆象征着文明的延续。最开始的作用是用来催眠太阳,后期为了纪念前面的文明,为前面的文明寻找规律。

单摆可以催眠太阳吗?

  伽利略 图源网络

  而学过物理的同学都知道单摆规律是伽利略发现的,1582年,那时的伽利略可不是上图里的老头子,而是个在意大利比萨读大学的18岁小鲜肉。他在比萨大教堂做礼拜,发现悬挂在教堂天花板的一盏吊灯在微风吹拂下来回摆动。伽利略做了一系列实验研究摆动规律,最终发现:只要吊东西的绳子长度不变,无论所吊东西的重量、摆动的角度大小和摆动的周期怎样变化,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都是相同的,这就是人类精确计时的基础:“摆的等时性”原理。

  实际上伽利略的原理是存在问题的,摆动角度会影响摆动的时间。17世纪,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发现,摆动角度小于5度时,伽利略理论的等时性才严格成立,如果摆角比较大,时间只是近似相等。他通过严密的数学计算发现了单摆的周期公式,在伽利略的理论基础上设计出人类第一台精准计时的单摆钟。

单摆可以催眠太阳吗?

  首先给出单摆周期公式:T=2π√(L/g),单摆一次全振动的周期只和摆长以及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有关。也就是说单摆可以用来测量某地的重力加速度。原理当然也是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测出摆长及周期后,可计算出重力加速度。单摆还验证了一个大事实:“地球在自转”。不过我们并不是飞出地球外面才证实了地球在自转的哦,这要源于一个被评为“物理最美实验”之一的傅科摆,没错这就是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发现的。

单摆可以催眠太阳吗?

  傅科摆

  好像话题扯远了,地球的重力加速度也是变化的,不同纬度的重力加速度不同,不同季节也不一样,所以地球上会产生潮汐一类的现象,不过我们平时用的单摆摆臂很小,可以忽略不同时间加速度变化产生的影响。因为三体世界三个太阳都有引力,三个太阳位置不一样的时候加速度也不一样,巨型单摆的臂比较长,摆动周期大,重力的变化不能忽略。

  《三体》电视剧中:“单摆启动”,众人在联合国大厦观看单摆仪式,一个象征着三体纪念碑的巨型单摆气势磅礴的摆动着。巨型单摆的挥舞好似在向宇宙发出无声的呐喊,最终192号文明还是在双日凌空的烈焰中毁灭,它进化到原子和信息时代。三体世界为了纪念先辈们探索三体规律的精神,重建了巨型单摆,相当于纪念碑,也是三体文明的里程碑,用来纪念之前的文明对解决三体问题的努力。至此,《三体》游戏的最终目标是:飞向宇宙,寻找新的家园!

  当巨月在母星的这一面时它与母星的吸力相互抵消,重力减小,当它运行到母星的另外一面时,引力叠加,重力就可以恢复到大撕裂之前。

  “你看这摆锤,像不像一只巨大的金属拳头,对冷酷的宇宙,永恒地挥舞”“是对规律的渴望,还是对混沌的屈服”“它在呐喊,三体文明不屈地呐喊,祝你好运!”(摘自三体电视剧)

  作者:李楠 湖南省科学技术馆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让桥梁自愈、装备隐身,带你了解“物质世界设计师”

  • 海军四川舰开展首次航行试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