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走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睡觉甚至是办公时经常戴耳机,频繁掏耳朵,喜欢熬夜,经常去酒吧、KTV 这些喧哗吵闹的场所等等,都会对我们的耳朵产生伤害。耳朵作为人体接收外界声音的唯一器官,它的健康却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图源:摄图网
今天是第二十四个全国爱耳日
主题为
“科学爱耳护耳 实现主动健康”
快来了解关于耳朵的小知识
赶走危害耳朵健康的不良习惯
迅速get爱耳护耳措施
爱耳日的由来
为了减缓听力损失患者的增加,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1998年经原卫生部、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10部委局共同确定,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Ear Care Day)。之所以选在3月3日,因为两个“3”就像两只耳朵。
2007年,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原卫生部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北京联合举办了第一届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会议发表《北京宣言》,发出了建立世界听力日的倡议。2013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国爱耳日”确定为“世界听力日”(World Hearing Day)。
日常有哪些行为会伤害我们的耳朵?
在我们的五官中,耳朵很容易被忽视,我们常常忘记它的存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不自觉的行为习惯,会在无意中伤害到耳朵,听力受损之后听障带来的各种烦恼也随之而来。
乘坐公交地铁时戴耳机。在地铁公交车这些嘈杂环境中,人们会不自觉地将耳机音量调高,近距离、长期、过量的刺激会使听毛细胞受损,导致耳朵疼痛、耳鸣、重听甚至听力下降。每天使用耳机两小时,使用时声音超过60分贝,持续三个月就可能导致听力下降。
经常用硬物掏耳朵。人体外耳道皮肤非常脆弱敏感,耳掏耳的时候用力不当或使用尖锐物体掏耳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发炎、溃烂。有的人掏耳用力过猛甚至可能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从而影响听力,严重者甚至可能引起耳聋。
图源:摄图网
经常去喧闹的场所。研究表明,37%的听力残疾与噪声损害密切相关噪音会缓慢损伤人的听力。KTV、酒吧等背景噪音更可高达110分贝,完全可以短时间“偷走”听力。值得提醒的是,感冒或过于疲劳的人群尽量不要去噪音较大的场合,此时免疫力弱,如果再遭到高分贝噪音袭击,可能导致突发性耳聋。
长时间接打电话。电话、手机等是现代社会中人们不可或缺的沟通工具。许多年轻人喜欢“煲电话粥”一打就是几个小时。频繁接听或长时间接听电话,是损失听力的一个有害途径,还可能会引起神经性耳聋。
身体疲劳、压力过大。耳朵是最敏感的器官,情绪高度紧张时,血管收缩导致缺血缺气,发生耳聋。现在的突发性耳聋以25-40岁的年轻人居多,主要和年轻人精神压力过大、生活作息不规律等相关。
如何科学爱耳护耳?
过大的音量会直接损伤耳蜗细胞,也会损伤毛细胞,造成大量毛细胞死亡。毛细胞属于神经细胞,死一个少一个,无法再生。失去毛细胞会让声音传输受影响,听力因此不完整了。所以说,噪音对听力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逆的。因此,养成良好用耳习惯,科学爱耳护耳很重要。
远离噪音伤害。避免长时间接触车间噪音、装修噪音和KTV噪音等高分贝噪音。远离爆竹声、爆炸声和重金属摇滚乐等刺激性音源。嘈杂的环境中应佩戴使用降噪耳机、隔音耳套、耳塞等护住耳朵。
科学佩戴耳机。首先,戴耳机应遵守“60-60”原则。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耳机的音量一般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每天使用耳机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其次,要避免在嘈杂的环境中戴耳机。在外界环境太嘈杂的情况下,不建议戴耳机,外界太吵,会不自觉调高音量,容易产生更大的噪音刺激我们的耳朵。再次,睡觉的时候不要戴耳机,戴着耳机睡着了,由于佩戴时间过长,更容易损伤我们的内耳毛细胞。最后,做好耳机日常的清洁消毒工作,以防耳道滋生细菌,避免交叉感染。
注意耳朵卫生。保持耳道干燥,尽量不掏耳,如果耵聍较多,影响听力,可定期到专业、正规的医院进行清理。
防控慢性病。对于老年人来说,虽然听力受损大多是由听觉器官退化所致, 但年龄并非决定病情进展的唯一因素,老年人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都与听力损失有关,注重防控慢性病可延缓听力老化进程。老年人在饮食中应注意多补充锌、铁、钙等微量元素,对预防老年性耳聋也有显著效果。
综合:科普中国、人民日报、健康浙江、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整理:刘雪洁 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