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全国爱耳日 | 耳机一戴 谁都不爱?当心你的耳朵不答应!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图文 > 正文

全国爱耳日 | 耳机一戴 谁都不爱?当心你的耳朵不答应!

来源:蝌蚪五线谱2023-03-03 19:50

  走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睡觉甚至是办公时经常戴耳机,频繁掏耳朵,喜欢熬夜,经常去酒吧、KTV 这些喧哗吵闹的场所等等,都会对我们的耳朵产生伤害。耳朵作为人体接收外界声音的唯一器官,它的健康却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全国爱耳日 | 耳机一戴 谁都不爱?当心你的耳朵不答应!

  图源:摄图网

  今天是第二十四个全国爱耳日

  主题为

  “科学爱耳护耳 实现主动健康”

  快来了解关于耳朵的小知识

  赶走危害耳朵健康的不良习惯

  迅速get爱耳护耳措施

  爱耳日的由来

  为了减缓听力损失患者的增加,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1998年经原卫生部、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10部委局共同确定,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Ear Care Day)。之所以选在3月3日,因为两个“3”就像两只耳朵。

  2007年,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原卫生部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北京联合举办了第一届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会议发表《北京宣言》,发出了建立世界听力日的倡议。2013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国爱耳日”确定为“世界听力日”(World Hearing Day)。

  日常有哪些行为会伤害我们的耳朵?

  在我们的五官中,耳朵很容易被忽视,我们常常忘记它的存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不自觉的行为习惯,会在无意中伤害到耳朵,听力受损之后听障带来的各种烦恼也随之而来。

  乘坐公交地铁时戴耳机。在地铁公交车这些嘈杂环境中,人们会不自觉地将耳机音量调高,近距离、长期、过量的刺激会使听毛细胞受损,导致耳朵疼痛、耳鸣、重听甚至听力下降。每天使用耳机两小时,使用时声音超过60分贝,持续三个月就可能导致听力下降。

  经常用硬物掏耳朵。人体外耳道皮肤非常脆弱敏感,耳掏耳的时候用力不当或使用尖锐物体掏耳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发炎、溃烂。有的人掏耳用力过猛甚至可能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从而影响听力,严重者甚至可能引起耳聋。

  全国爱耳日 | 耳机一戴 谁都不爱?当心你的耳朵不答应!

  图源:摄图网

  经常去喧闹的场所。研究表明,37%的听力残疾与噪声损害密切相关噪音会缓慢损伤人的听力。KTV、酒吧等背景噪音更可高达110分贝,完全可以短时间“偷走”听力。值得提醒的是,感冒或过于疲劳的人群尽量不要去噪音较大的场合,此时免疫力弱,如果再遭到高分贝噪音袭击,可能导致突发性耳聋。

  长时间接打电话。电话、手机等是现代社会中人们不可或缺的沟通工具。许多年轻人喜欢“煲电话粥”一打就是几个小时。频繁接听或长时间接听电话,是损失听力的一个有害途径,还可能会引起神经性耳聋。

  身体疲劳、压力过大。耳朵是最敏感的器官,情绪高度紧张时,血管收缩导致缺血缺气,发生耳聋。现在的突发性耳聋以25-40岁的年轻人居多,主要和年轻人精神压力过大、生活作息不规律等相关。

  如何科学爱耳护耳?

  过大的音量会直接损伤耳蜗细胞,也会损伤毛细胞,造成大量毛细胞死亡。毛细胞属于神经细胞,死一个少一个,无法再生。失去毛细胞会让声音传输受影响,听力因此不完整了。所以说,噪音对听力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逆的。因此,养成良好用耳习惯,科学爱耳护耳很重要。

  远离噪音伤害。避免长时间接触车间噪音、装修噪音和KTV噪音等高分贝噪音。远离爆竹声、爆炸声和重金属摇滚乐等刺激性音源。嘈杂的环境中应佩戴使用降噪耳机、隔音耳套、耳塞等护住耳朵。

  科学佩戴耳机。首先,戴耳机应遵守“60-60”原则。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耳机的音量一般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每天使用耳机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其次,要避免在嘈杂的环境中戴耳机。在外界环境太嘈杂的情况下,不建议戴耳机,外界太吵,会不自觉调高音量,容易产生更大的噪音刺激我们的耳朵。再次,睡觉的时候不要戴耳机,戴着耳机睡着了,由于佩戴时间过长,更容易损伤我们的内耳毛细胞。最后,做好耳机日常的清洁消毒工作,以防耳道滋生细菌,避免交叉感染。

  注意耳朵卫生。保持耳道干燥,尽量不掏耳,如果耵聍较多,影响听力,可定期到专业、正规的医院进行清理。

  防控慢性病。对于老年人来说,虽然听力受损大多是由听觉器官退化所致, 但年龄并非决定病情进展的唯一因素,老年人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都与听力损失有关,注重防控慢性病可延缓听力老化进程。老年人在饮食中应注意多补充锌、铁、钙等微量元素,对预防老年性耳聋也有显著效果。

  综合:科普中国、人民日报、健康浙江、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整理:刘雪洁 蔡琳

[ 责编:涂子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共同签署联合声明

  •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共见记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记者20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获悉,该院抓总研制的长征十号系列火箭近日成功完成整流罩分离试验,标志着该系列火箭初样研制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2024-11-21 09:14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产业链条长,涵盖航空器研发与制造、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飞行服务与保障等产业,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2024-11-21 09:12
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面貌,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深远影响。当今世界,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推动人类社会深度变革。在此过程中,电力行业也在逐步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2024-11-21 09:10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增速超过33%,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2024年以来,全国已有超过26个省(区、市)将低空经济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2024-11-21 09:09
日前,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在线刊发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原院长颜龙安院士团队联合河北大学杜会龙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首个稻属最全超级泛基因组图谱绘制成功。
2024-11-21 09:09
全海深光电缆绞车系统“海威GD11000”,日前随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二号”船在我国南海完成了首个航次的深海调查任务。
2024-11-20 09:21
近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何林团队与武汉大学教授雷爱文团队合作,在催化羰基化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利用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替代剧毒光气,高效合成含氮羰基化合物非对称脲。。
2024-11-20 09:24
这种菌能够迅速分解番茄、辣椒、娃娃菜等多种蔬菜尾菜,并具有促进作物生长、拮抗土传病原菌等功能特性。在此基础上,课题组进一步研发了“蔬菜尾菜+快速腐解菌+有机肥+功能菌”四位一体的原位还田技术。
2024-11-20 09:20
11月18日,在沪渝蓉高铁全线控制性咽喉工程崇太长江隧道内,我国盾构隧道智能建造V2.0技术体系正式在“领航号”盾构机成功应用
2024-11-20 09:19
19日,四川、重庆、贵州三省市同步首发动力型锂电池试运专列,这是我国铁路首次大规模试运输动力锂电池,将助力国产动力锂电池产品的全球流通。
2024-11-20 09:13
近年来,北京市延庆区大力发展低空经济,2023年相关产业产值达23.3亿元。天气渐冷,北京八达岭长城脚下,中关村延庆园内的低空经济产业园依旧热火朝天,一派繁忙景象。
2024-11-19 09:50
据最新一期《自然·化学》杂志报道,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团队在最新研究中给出了一个涉及两种简单分子间反应的精妙解释。
2024-11-19 09:47
利用样地观测数据、空间分析和树线模型模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梁尔源等人系统分析了尼泊尔珠峰国家公园和安纳普纳保护区混交林树线,揭示了糙皮桦和喜马拉雅冷杉的种群更新动态和树线位置变化。
2024-11-19 09:46
机器人服务员、咖啡师、宠物……各种机器人让人目不暇接。自动载人飞行器,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智能驾驶技术遍布“海陆空”。11月14日至16日,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广东深圳举行。
2024-11-19 04:55
近日,记者从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林业管理局野保科开展的陆生野生脊椎类动物普查中获悉,神农架现有陆生野生脊椎类动物710种,比原来的493种增加217种。
2024-11-19 05:00
北京时间11月15日23时13分,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自中国空间站建造以来,空间应用系统已在轨开展了百余项科学实验和应用试验,阶段性研究成果持续产出。
2024-11-18 10:27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晓群研究员课题组、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张旭院士课题组和北京师范大学吴倩教授课题组合作,深入解析了人类背根神经节(DRG)发育过程中调控多种感觉神经元分化的多层级信号通路,并成功构建了人类DRG类器官(hDRGOs)模型。通过比较人类和小鼠的感觉神经元发育,研究人员发现两者在发育进程、基因表达谱和细胞亚型上存在差异。
2024-11-18 10:2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民航高校应发挥特色优势,形成“航空+”的多元化低空经济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低空经济科技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有机衔接。
2024-11-18 10:21
中北大学极端环境特种传感与测试创新研究团队成员正在围绕近期发射任务进行产品研发。日前,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揭晓,中北大学极端环境特种传感与测试创新研究团队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
2024-11-18 10:16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已于11月17日21时25分受控再入大气层。 天舟七号货运飞船于2024年1月17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入轨,装载了航天员在轨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等物资。
2024-11-18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