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智惠农民】野生鲤鱼也濒危!水生物种的野生型正受威胁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农科前沿 > 正文

【智惠农民】野生鲤鱼也濒危!水生物种的野生型正受威胁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3-02-27 19:08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建设农业强国与农业生物多样性有怎样的内在联系?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如何平衡?我国农业生物多样性现状如何?如何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五谷六畜”、“一饭一蔬”都是我们关心的话题,科普中国智惠农民推出系列科普文章,欢迎关注。

  生物多样性是描述自然界多样化程度内容的广泛概念,它包括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和他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所形成的生态过程和所有的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个层次,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今天话题的主人翁是鱼类,这里所说的鱼类是泛指包括鱼、虾、蟹、贝的水生生物。全世界鱼类目前已有记录的物种数目多达22396种和亚种,分属4纲57目479科3848属,经人类研究和加以利用的,也就是说人类捕捞,或驯化养殖作为食用,或者其他用途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很多物种科学家们还没来得及发现和定名就已灭绝了。

  在我们吃的鱼里,有多少种鱼是野生的?有多少种鱼是养殖的?这个问题常常无法回答,原因是:一、科技在进步,有一些鱼原来不能人工养殖,现在已经可以了,特别是一些海水鱼。二、各个地方的品种和资源状况不一样,有些鱼在我们这里资源已经衰退了,需要用人工养殖来提供市场需求,可能这种鱼在其他国家或地区资源很好,所以他们市场上的鱼是野生捕捞的。

  但是,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的资料显示,2016年所报告的养殖物种,共计554种。这里也有一些数据上的小小不同,说是自1950年粮农组织开始记录以来到2016年,共有598种物种被养殖。那么,有44种是不再需要靠人工养殖,还是物种消失了,还是有待于科学家们进一步去研究。在2016年报告的养殖物种总数中,包括369种鳍鱼(其中有5种杂交种)、109种软体动物、64种甲壳动物、7种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不包括短吻鳄、凯门鳄或鳄鱼)、9种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和40种水生藻类。

  这里要注意的是这些数字不包括粮农组织已知或未知的、通过研究生产的、在水产养殖孵化场作为活饲料养殖的物种,或圈养生产的观赏物种。

  从2006年至2016年,粮农组织历史记录的商业养殖物种或物种项目总数增加了26.7%,从2006年的472个增加到2016年的598个。而且,各国向粮农组织报告的数据与水产养殖物种多样化的实际速度是不同步的。许多国家的官方统计数据中记录的许多单一物种项目实际上由多个物种组成,有时还是杂交种。

  生物多样性也影响着养殖物种的多样性,也因此,我们能吃到各种各样、味道鲜美的水产品。对于水产养殖的重要性,不是业内的人可能不一定会了解。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我们关心最多的是有没有鱼吃?有什么鱼吃?好不好吃?至于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对保障粮食安全、对保证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对提供就业和乡村振兴有什么重要性,也许大家知之甚少。

【智惠农民】野生鲤鱼也濒危!水生物种的野生型正受威胁

  按照粮农组织的统计,2020年,全球水产养殖产量创历史新高,达1.226亿吨,总价值2815亿美元。水生动物占8750万吨,在为世界不断增长的人口提供食物和营养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据粮农组织的2030年渔业和水产养殖展望预计,未来生产、消费和贸易仍将增长。预计2030年水生动物总产量将达到2.02亿吨,主要得益于水产养殖的持续增长。

【智惠农民】野生鲤鱼也濒危!水生物种的野生型正受威胁

  2020年,水产养殖对全球水生动物产量的贡献率达49.2%,创历史新高。水产养殖拥有巨大潜力,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但增长必须是可持续,也是各国渔业界的共识。专家们认为物种数量的增加可能是水产养殖产量快速增长的一个主要原因。可是,据统计,养殖的水生动物种类非常多样,但作为食用鱼的水产养殖产量由少数几个“主要”品种主导,特别是内陆养殖的草鱼以及海洋养殖的大西洋鲑鱼。

  我们都知道,任何家畜和家禽都是野生驯化而来的,水产养殖品种也不例外。一份国际研究报告称,与陆地农业产业不同的是,尽管一些水生物种的野生型正受到威胁,特别是由于养殖型和非本地基因型的入侵造成的威胁,但所有养殖水生物种的野生近缘种仍然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这种遗传多样性的自然保护区不仅支持捕捞渔业,帮助物种适应人为和自然影响,而且还提供了用于水产养殖的个体和基因来源,不至于全军覆没,还有点窃窃自喜。

  然而,去年的一则消息,主题是鲤鱼的濒危等级和大熊猫一样了,这让人们大吃一惊!

【智惠农民】野生鲤鱼也濒危!水生物种的野生型正受威胁

鲤鱼 图片来自网络

  鲤鱼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养殖的品种,它所在的家族十分庞大,最上层分类叫鲤形目,其组成约有280属、2700余种,是当今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一类淡水鱼类,地球上几乎到处都有它的踪迹。还不包括一些不断被发现的新品种和被改良的新品种。鲤鱼的濒危等级怎么会和大熊猫一样呢?

  认真一查,果然如此!因为鲤鱼野外种群的基因近年来不断受到污染,一是大量人工选育养殖的家鲤逃逸到野外水域,二是鲤鱼作为放生的主要品种,有些人不懂科学放生,把它们放生到野外水域,并和野生鲤鱼进行交配,导致野生鲤鱼种群的基因不纯,危害到野生鲤鱼的种群基因多样性。

  早在2007年12月12日,我国已把野生鲤鱼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8年ver3.1),鲤鱼也成为了易危(VU)物种。

  我国在鲤科鱼类的养殖技术和产量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特别是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杂交育种培育出来的丰鲤、荷元鲤、芙蓉鲤、建鲤、松浦镜鲤、湘云鲤、豫选黄河鲤鱼、乌克兰鳞鲤、松荷鲤等多个生长快速、品质良好的鲤鱼新品种,已成为广受欢迎的美味佳肴。但是鲤鱼的野生种群却处于濒危。不仅鲤鱼,同样处境的还有作为四大家鱼之一的白鲢,也是近危(NT)了。

  可持续的水产养殖发展需要生物多样性的支撑,在发展水产养殖的同时,关注和保护野生近缘种的健康,是抗拒风险的根本保证。因此,我们要保护生态系统、减少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进而保障社会公平。

  出品: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监制: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作者:刘雅丹研究员 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水产学会原秘书长助理、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秘书长助理

  审核专家:潘晓赋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正高级工程师

  策划:武玥彤 姜楠

【智惠农民】野生鲤鱼也濒危!水生物种的野生型正受威胁

[ 责编:谢芸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坚守岗位 为了万家团圆

  • 新高铁助推文旅发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