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围炉煮茶竟然也会导致“中毒”?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图文 > 正文

围炉煮茶竟然也会导致“中毒”?

来源:光明网-蝌蚪五线谱2023-02-10 10:56

  三五好友,围炉煮茶,聊聊天,拍拍照,氛围感拉满。围炉煮茶已成为时下流行的新中式下午茶,但在这番岁月静好的背后也隐藏着易被忽视的危险,那就是一氧化碳中毒。

  围炉煮茶需警惕一氧化碳中毒

  围炉煮茶最少不了的一个工具那就是加热用的“碳”,碳不充分燃烧就会产生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窒息性气体。

  众所周知,人体时刻不能少了氧气,氧气进入人体后,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生成氧合血红蛋白。当血液流经各个组织,氧气会从氧合血红蛋白中分离出来,完成组织氧供。而过量吸入一氧化碳后会与氧竞争,由氧合血红蛋白变成无携氧能力碳氧血红蛋白,且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高很多倍,此时血液流经的组织细胞因为氧供受限制导致缺氧,进而出现器官功能障碍。所以一氧化碳也被称为“隐形杀手”。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表型无特异性,但疾病的严重程度与环境暴露时间长短和吸入一氧化碳量有关。轻症患者多出现头昏、头疼、恶心、呕吐、乏力、心慌等症状,而重症患者则表现为多器官功能受损,如昏迷、癫痫发作、心律失常,急性肺损伤以及急性肾功能损伤,甚至死亡。

  一氧化碳中毒后警惕迟发性脑病

  一氧化碳中毒后首先应尽快脱离中毒环境或降低环境中一氧化碳浓度,如开窗通风。轻症患者保持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增加氧耗,加重症状。重症患者,如出现心跳呼吸骤停,要立即现场复苏。 以此同时,即时联系120,转送医院救治。在院外施救时,务必将中毒患者置于开放通风环境,保证施救者人身安全。院内救治主要是高流量吸氧,有条件的医院可尽早进行高压氧治疗,同时要关注中毒后各脏器功能状态,对症治疗。

  另外,一氧化碳中毒后需警惕迟发性脑病。该病以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人格改变,运动障碍以及局灶性神经功能缺陷为主要特征,一般出现在中毒后一个月内,症状可持续数年或更长,患者需要去专科医院进行诊治。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谨记通风!

  如果在家煮茶,选择在开放的院子或阳台进行。若是在茶馆煮茶,需要留意房间内通风状况,有没有安装排风扇、排烟系统等。有条件的也可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能在一氧化碳浓度超标时及时报警。

  相比健康人来说,某些特殊人群发生更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如儿童、孕妇、老人,以及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如果在煮茶过程中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刻开窗、开门通风,并撤离现场。作为施救者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把中毒者转移至空气流通好的地方就行救治并立即拨打120,尽快就医。(蔡琳 张梦凡)

  受访专家:何飞,南京鼓楼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