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农业强国光明谈】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惠农政策 > 正文

【农业强国光明谈】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2-12-30 10:0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始终坚持,毫不动摇。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关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确立与完善,始终遵循着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客观规律,以保障农民权益、增加农民收入为价值依归,持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构建了多层次、多权能的物权保障机制,推动了农业农村极大发展,为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和乡村振兴的接续奋进奠定了制度基础。

  一、深刻认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优势

  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这一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中国国情和农业生产特点,具有良好的自我变革能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统”维护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中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必须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作为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根本形式。“集体统一经营”表现为农民集体拥有土地所有权,通过建立土地承包关系赋予农户相对独立、长期稳定的承包经营权利,也表现为集体经济组织整合利用集体资源资产从事经营活动,产生的经济收益分配给集体成员或提供统一公共产品、经营服务,消除了私有制基础上土地所有者与农业经营者的利益对立,彰显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

  “分”激发了家庭经营活力。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是党确立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根本原则。“家庭分散经营”来源于农民实践探索,坚守了“耕者有其田”的历史初心,实现了劳动力与土地两大基本生产要素的零成本结合。随着城镇化进程深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剧,“分”的层次从单一农户承包经营,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多元主体共营转变,顺应了现代农业发展规律,更新了分散经营的功能与作用。

  “统分结合”促进了农业农村全面发展。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展现了集体优越性与农民积极性的完美结合,通过发展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既在“分”的过程中增强了农业生产活力,又在“统”的层面上提升了农村基层治理能力,从而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同步发展,是具有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二、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成效显著

  “大国小农”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农情,家庭经营是农业的本源性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央密集推行一系列事关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举措,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初步构筑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高了农业经营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与社会化水平,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注入更加持久的活力。各地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初步构筑起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截至2021年底,全国家庭农场超过390万个,平均经营规模134.3亩;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223万家,带动全国近一半农户;全国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吸纳近1400万农民稳定就业,农业产业化组织辐射带动1.27亿农户,户均年增收超过3500元;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95.5万个,服务面积16.7亿亩次,服务小农户7800多万户。

  二是初步形成规模化经营格局。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实现了农民集体、承包农户、经营主体对土地权利的共享,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实现规模经营有两条道路:一条是经由土地流转经营。农户依法采取出租、转包、互换、入股等多种流转方式,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解决农村劳动力外流后“谁来种地”问题。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底,全国已有1239个县(市、区)、18731个乡镇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或服务中心,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超过5.55亿亩,超过确权承包地的三成。另一条是经由土地托管经营。农户将全部或部分田间作业环节托管给专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实现服务规模化经营,解决“怎样种地”的问题。据农业农村部调查分析,服务规模化经营的节本增收成效更为显著,与农民自己经营和土地流转经营相比,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粮亩均纯收益可提高20%以上。

  三是探索形成多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重构了以股份经济合作社为标志的各类新型集体经济组织,以股份合作为纽带在集体和成员之间建立有效联结,通过资源整合、要素集聚、规模提升,实现共同发展。在清产核资、股权量化基础上,探索盘活各类集体资源资产,以自主开发、流转租赁、入股联营、合资合作等方式发展特色农业或农产品洗选、仓储、加工等产业;由村集体领办创办社会化服务组织,为经营主体提供统耕统收、统防统治、统销统结等生产性服务;整合利用集体积累资金、政府帮扶资金等,通过入股或者参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抱团合作、村企联手共建等多种形式发展集体经济。

  三、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未来进路

  实践探索没有止境,制度创新也一直在路上。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必须围绕“确权、赋权、活权”的路径方向,与时俱进地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巩固与完善,为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增添生机与活力。

  继续坚持与发展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就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是农村经济的‘魂’,不管怎么改,不能把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任何阶段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都必须坚持农地集体所有制,这是确保党领导农民走向富裕道路的根本保障。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时间迁移和形势转变,当前实践中集体所有制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例如,尽管“三权分置”明确了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权利主体是农民集体,并且强调了村集体经济组织是集体所有权的行使代表。但是,城乡人口互动频繁造成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集体不同一,导致集体所有权的成员集合发生变化,需进一步创新集体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公平保障集体成员的权利和地位。

  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链接高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是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的重要着力点。针对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不充分、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育不完全等突出问题,要引导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健全规章制度、完善运行机制、加大科技创新,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要强化政策支持、基础条件、体制机制三大保障,通过转型和改造传统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主动对接农民的需求、适应市场变化,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同农业社会化服务深度融合,加强多元服务主体联合协作,提升农业服务规模水平,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中,“统”的层面相对薄弱,仍然存在大量集体经济空心村,要着重解决好“统”得不够的问题。一方面,适应新时代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要求,从构建独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出发,加快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真正确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主体地位,保障集体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深化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改革,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充分挖掘和整合利用闲置和低效的集体资源资产,并吸纳社会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注入其中,鼓励与农户及农民合作组织、农业企业等进行股份合作,提高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作者:曲颂 夏英 郭君平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农业强国光明谈】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 责编:谢芸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主持中俄蒙元首第七次会晤

  • 习近平会见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8月29日是七夕节,在古代神话中,牛郎和织女因为被天上的银河隔开,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能通过鹊桥相会。那么,银河到底有多宽?
2025-08-29 09:17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团队、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超导量子计算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邓东灵团队,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观测到,“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使有限温度下的拓扑边缘态展现出了足够的稳定性,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
2025-08-28 09:47
6G时代,无论在城市楼群还是偏远山区,都需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快速接入,但基于纯电子技术的传统无线设备带宽受限、频段单一,难以动态调度频谱资源。
2025-08-28 09:47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何要出台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重点说了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参与文件起草的专家。
2025-08-28 09:45
从“人工智能+”发展进展来看,朱克力认为,在政策层面,形成了举国体制,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供给、人才体系等基础支撑全面强化。
2025-08-28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