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来自乡村人才振兴30人论坛暨浙江人才发展圆桌论坛的声音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吴江:农村缺人才是现实,缺正确的人才政策是问题根源。如何让基层人才政治上有地位、社会上有影响、经济上有实惠是我们制定政策的方向。其实是要向乡村、向基层倾斜,让人才在农村也能享受教育、卫生、医疗等城市均等化资源。
做人才工作离不开系统集成,要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人才工作。将“各类人才一起抓”和“建设人才高地”两者协调统筹起来。利用比较优势,促进乡村振兴人才的发展。关于乡村振兴人才分类问题,一个是围绕着科技创新,引进领军人才。第二个是利用国家的乡村振兴人才计划当中的专项计划,增加科技特派员的数量。优质政策能真正调动乡村人才的积极性,加快新型农民职业化的推进,没有职业化就没有专业化,没有专业化就没有后面的标准化。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黄祖辉:农村缺乏人才主要和三个方面相关,一是改革开放后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到非农产业导致农村优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二是青年大量奔赴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骤减和人口流失,三是应试教育没有培育专门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人才导致供给和需求脱节。乡村振兴需要领导型管理人才、懂市场型经营人才、种养能手型科技人才。
在人才引进方面要选择复合型人才,即既懂技术又懂市场,人才既要专业化,又要复合化,还要团队化。在技术推广方面,采用政府和市场相结合、适应市场经济的体系带动农技推广。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向农民灌输技术知识,让他们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再引入资本带动整个产业发展。要建立人才供给体系,培养适合农村发展所需的人才。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院长陈丽君:全谱系的乡村人才是共同富裕基础性、战略性人才支撑。助力共同富裕的乡村人才谱系是由不同类型队伍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多种类、多层次和多来源特征。要明确以下几个关键点:涉农科技人才是高质量产业发展的创新要素,青年农创客是厚植乡村新动能的生力军,农村实用技能人才是共同富裕“扩中提低”的农人主体,新型农业经营管理人才是促进三产融合的活跃力量,乡村治理人才是乡村长治久安的引领者,新乡贤人才是优化乡村建设的内在驱动力。未来,加强可预期性的稳定激励政策,引流和优化科技和资金下沉乡村;增强创业要素配套,引聚青年农创力量;实施精准示范性技能培训,在新型职业农民框架下改革农村实用人才评价机制;以赛代引和促建乡村职业经理人,打造三产融合新业态;推行乡贤共建认领项目,以乡村设计来融合各类人才。多措融合将有效解决乡村人才谱系建设的痛点难点。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机构改革研究会常务理事蓝志勇:人才下沉,是资源下沉、服务下沉、创新下沉、成就下沉的先决条件。乡村振兴是国之根本,强大的第二、第三产业必须要有强大的第一产业的支持,才可能有发展的可持续性。农村发展需要真正的农业创新人才和农村创新人才。人才的成长、发展和成就需要有相应的生态环境,打造人工生态,让人才在共生共长、共同促进、竞争互利、互相滋养的条件下进行发展,这样人才自动集聚。注重人才的本土化,把回归人才、外聘人才一体化管理,构建不同形态的人才体系。
无锡学院副校长、江苏省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徐军海:乡村人才谱系有N种分法,最根本的主体是新型职业农民,因为面多量广、规模最大。要准确研判乡村人才引领驱动的模式,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因需施策、因势而变;要抓实新型农民主体,抓牢头雁队伍核心,抓强乡土人才特色。乡村人才的评价一定是分类多元,要注重以赛代评、以投代评、以荐代评。做大总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还要完善下乡返乡的机制,协同攻关,把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融通起来发展。
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汪怿:要把乡村振兴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组成部分,抓好五方面事情。第一,要加强党对乡村振兴人才的全面领导,建立一个政府领导、市场配给、企业开发、社会参与的乡村人才开发格局。第二,要突显人才在引领乡村振兴中的地位。第三,要坚持“四个面向”,把国际大都市和乡村振兴结合在一起。第四,要重点抓好培养问题,要通过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要自主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人才,同时用好本土人才,来激发乡村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第五,要盯住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制度改革。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郭红东:乡村振兴产业富有活力、环境宜居宜业、宣传营造氛围是关键。乡村人才振兴是县域发展问题,要从提升整个县域竞争力去打造。聚焦乡村农业和特色产业是解决县域发展的活力因子,要挖掘本土特色振兴优势产业,围绕产业兴旺来吸引、培育各类人才。同时,做好公共服务问题,打造宜居宜业的营商环境和舆论氛围,增加人才的荣誉感和积极性,人才就能不请自来。
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钱江特聘专家毛碧增:乡村振兴产业是先导,要联合多部门、多维度制定地方标准,发挥主导产业优势打造特色金名片,提高产品品牌价值,掌握产品定价权。在人才布局方面要注重引进和培育全产业链人才。要依托乡贤力量推动乡村发展。
出品:科普中国智惠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