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天啄木12000次 怎么啄木鸟还没脑震荡?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图文 > 正文

一天啄木12000次 怎么啄木鸟还没脑震荡?

来源:蝌蚪五线谱2022-11-14 15:55

  最近,啄木鸟社交平台上火了

  在某博主发布的视频中

  树上没有虫子

  但啄木鸟依然将树啄出了一个大洞

  这还是那个捕捉藏在树干中害虫的益鸟吗?

  怎么还毁坏树木了?

  啄得这么用力

  它们不会脑震荡吗?

  树还是虫子,啄木鸟到底啄什么?

  我们通常所说的啄木鸟从广义上来说包含了鴷形目啄木鸟科下的30多个属220多种鸟类,它们的食性分布非常广泛,包含了肉食性、杂食性和植食性的种,食谱的范围也覆盖了树栖昆虫(天牛幼虫之类的)、草栖昆虫(蝗虫蚂蚱之类的)、地栖昆虫(蚂蚁之类的),或者是浆果、坚果乃至于吸食树汁的种类也都有。

  图源:狂丸科学

  事实上,啄木鸟在食物充足的春夏季节,并不会特别挑食。不管是树栖的种类还是地栖的种类,它们都会把握一个原则——能吃的就吃!此时的啄木鸟会更多地选择捕捉显露在视野范围之内的食物,而不是选择去啄树皮。

  而到了万物萧瑟的秋季,要想在野外找到虫子吃不那么容易。

  不过也有相当多的越冬昆虫会选择以高龄幼虫或者蛹的形式来度过严冬,而这些目标更大(长到爆浆的程度了)、行动更迟缓的食物自然就会排在了啄木鸟食谱的前端。

  因此可以说,啄木鸟选择啄树抓虫子是在食物不充裕的情况下,为了补充食物来源而作出的行为。

  不过,以下两种啄木鸟啄树,可真不是为了觅食:

  图源:SME科技故事

  吸汁啄木鸟

  一般靠吸取含糖的树汁为生

  含糖较多的桦树和枫树

  是它们主要的下口对象

  因此它们啄树的行为

  相对没有那么显著的季节性差异

  图源:SME科技故事

  橡树啄木鸟

  会在每年的秋冬收集橡子

  以准备过冬与繁殖

  它们会在树干上凿出

  一个又一个的小孔

  并将收集来的橡子

  一颗一颗嵌在里面

  这棵树被称为它们的粮仓树

  橡树啄木鸟往往群体生活

  共同囤积橡子

  一棵粮仓树上的洞最多可达50000个

  脑震荡?不存在的!

  啄木鸟的啄击动作主要有两种:一种频率非常高,一秒钟要敲打树干十几次,但每次的力度不大,这种动作通常跟找虫吃没啥关系,是在宣誓领地或者求偶炫耀。

  图源:果壳

  另一种则是为了觅食或建巢,会非常用力地凿木,频率不快,但每次都竭尽全力,不啄出洞来誓不罢休。啄木鸟在凿洞时,它们的头在碰到木头后0.5-1ms内便停止运动,加速度可以达到1000g,而一只啄木鸟平均一天啄木12000次。

  啄木鸟之所以不会“脑震荡”而死,正是因为下面这两项绝活:

  1. “铁头功”

  啄木鸟有特殊的头骨结构。它们的头骨较厚,同时具有海绵构造的层状骨架结构。其蛛网膜下腔极小,几乎没有脑脊液,从而避免了脑脊液在啄木过程中因惯性造成的各种问题。同时脑部小且光滑,增大了与头骨的接触面积。

  啄木鸟撞击树木的时候,喙是近乎垂直地击中树木的,这样就不会因为侧向受力而打折喙。但是它的啄击位置是不断变化的,这保证了其大脑与头骨相撞的点是不断变化的,从而避免了一个点一直受力的情况。

  图源:博物

  此外最神奇的莫过于它的舌头了。啄木鸟的舌头很长,能够伸出的部分甚至比自己的身体还长,同时舌尖生有许多倒钩,这样的舌头构造方便它将舌头伸进洞里并牢牢钩住猎物。更神奇的是,它的舌头竟然绕了头骨一圈。由于其舌头本身有极佳的韧性,这样一来就相当于为大脑提供了减震器。

  图源:SME科技故事——啄木鸟的舌头

  2. “绝世轻功”

  在鸟类中,啄木鸟的爬树技能首屈一指,它可以身体紧贴着树干,头不转向地朝上下左右各个方向快速挪动。这项“轻功”,得益于它的双脚和尾巴。

  啄木鸟每只脚上有4个脚趾,按照两前两后的方式排列,将身体“钉”在树干上的任何位置。

  图源:SME科学故事——乌鸦(左)和啄木鸟(右)脚趾的比较

  仅靠爪子勾住树干,免不了会晃动,时间长了也会疲劳,此时,尾巴的作用就显现了:啄木鸟的尾羽十分坚硬,呈楔形,能很好地支撑起身体,累了可以 “坐”靠尾巴休息,啄木时还能靠尾巴和两脚形成三点组合,固定身体角度。

  啄木鸟真的有害吗?

  1、啄木鸟真的会破坏树木吗?

  事实上,啄木鸟偏好在“生病”的树上觅食。野外观察研究发现,啄木鸟喜欢在枯树或者死树上觅食,而在健康的树上停留时间一般较短。健康的树材质致密,食物较少,啄取食物比较费力,对啄木鸟而言投入多、产出少;而枯树或死树一般质地疏松,有的甚至已经腐败中空,很多昆虫隐藏其中,在枯树或死树上觅食相对容易。

  图源:pexels.com

  即使啄洞会导致少量树木死亡,对于整个森林生态系统而言也基本没有影响,因为森林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系统,树木有生有死,整个森林生态系统才会健康运转。

  2、才不是什么没有故事的鸟同学

  啄木鸟属于初级洞巢鸟,自己开凿树洞并在洞内繁殖。有些鸟类没有啄洞的本领,需要利用啄木鸟的旧洞或天然形成的树洞进行繁殖,我们称之为次级洞巢鸟,如大山雀、灰椋鸟、猫头鹰等。

  一般来说,如果某区域没有初级洞巢鸟,那么次级洞巢鸟也很可能消失。可以说,啄木鸟在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群落组织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名副其实的“基石物种”。

  图源:狂丸科学

  据《中国动物志》记载,山东省泰安林科所(今山东省泰山林科院)在1000多亩加拿大杨树林中连续开展3年实验,发现大斑啄木鸟对天牛、柳瘿虫、黄刺蛾等害虫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日本的相关研究也表明,每只红颈啄木鸟每天可食松褐天牛64头,这意味着对于500株/公顷的林分,如树木被害率为1%及以下,一只红颈啄木鸟就能有效防控天牛虫害。

  图源:环球时报

  其实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看

  鸟类没有好坏之分

  所有鸟类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

  都扮演着特定角色

  相互影响、制约

  环环相扣

  使整个生态系统处于动态稳定状态

  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资料来源:SME科学故事、环球时报、博物、果壳、环球科学、科技日报

  整理:董小娴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陕西西安举行仿古入城仪式,献礼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