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2年9月27日,一位巨星陨落!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病理学和肿瘤分子生物学家顾健人,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顾健人,一生致力于肿瘤病理、肿瘤生物化学、肿瘤分子生物学领域科研、教学工作,成果丰硕,桃李芬芳。
顾健人是中国癌相关基因及基因治疗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极具开拓性地提出了肿瘤是一种系统性疾病的概念,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肝癌的活化癌基因谱,研究成果造福广大癌症病人。
党员院士,为国为民
顾健人1932年出生在苏州吴县的一个医学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力图为医学事业做贡献。
1948年,16岁的他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修习期间,品学兼优,成绩出众。然而,为响应国家高等教育部的号召,1953年转修病理学,不怕苦,不怕累。
学生时代的顾健人深受病理学教授顾绥岳的影响,顾先生常教导他说:“只看切片是做不好病理医生的,一定要去床边看病人。”
青年顾健人在实验室做研究
1954年,顾健人获得学士学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和顾绥岳教授的教诲下,青年顾健人励志将专业的医学知识实践性地帮助临床患者,真正做到为老百姓治病。
此后的5年间,顾健人从医民间,其间做过一年的“赤脚医生”,在治病救人第一线,真实地看到了老百姓病痛的苦难与生活的不易,与此同时,他还精修了中医方面的知识。身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顾健人真正践行了我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路线,与病人直接接触的经历加上中医的熏陶也启迪了他肿瘤研究中的“整体观念”。
70年代末与80年代末,顾健人分别在英国Beatson肿瘤研究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访学深造,他杰出的研究成果深受英美同仁的青睐。曾有美国同事劝他留下,顾健人毫不犹豫地回绝:“所里几十个人还等着我回去拿课题做研究呢!”。
顾健人先生与国外学者交流学术问题
兢兢业业,心系祖国,他的所做正如他常教导子女那样:“祖国在心中!”。
大胆创新,探索真理
顾健人院士在研究领域大胆创新,是中国乃至世界癌基因研究领域的拓荒者。
辛勤工作的顾健人院士
早在20世纪80年代,顾健人便开拓性地提出“癌基因谱”的学术观点,颠覆了主流学术界的双基因决定论。2004年提出的“癌症是一种以局部组织异常生长为特征的全身性系统调控失常的疾病”更是轰动学术界,被认为“开启肿瘤基础研究新领域”。
顾健人院士参加学术研讨会
晚年的顾健人致力于研究情绪与肿瘤发生的关系,他提出肿瘤治疗界著名的“快乐疗法”,即“三个‘1/3’说”:“1/3患者死于癌症发展的自然规律,1/3患者死于过度治疗,1/3患者死于恐惧与高度忧郁。”这个研究肿瘤的观点为医学界又一新潮,获得了广泛关注。
早年治病救人,与老百姓零距离接触的经历使他更加关注肿瘤治疗与精神状态的微妙关系,他特别倡导在临床实践中,医生要力图与病人感同身受,以此来制定诊疗方案。他的医学思想很大程度揭露了癌症治疗过程中过度用药的问题,从癌症病人焦虑心理和经济状况出发,为民生考虑。
晚年的顾健人院士依旧潜心学术
顾健人院士的一生,是创新拓荒的一生,更是科学为民的一生,是带给病人“快乐”的一生。
言传身教,桃李芬芳
顾健人院士说:“院士是科学家,更是教育家,提携培育青年人才是责任所在。”根据2020年4月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网站显示,顾健人培养了42名博士和23名硕士!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今,顾健人的学生们多已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的高精尖人才。
顾健人院士与晚辈们亲切交谈
顾健人治学严谨,一丝不苟,据他的学生张志刚教授回忆:“顾老师在讲肝脏病理和生理学课程时,每每亲自用手绘制肝脏的结构图,耐心讲解肝脏内部的细胞结构和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
治学之外,顾健人对学生的关心与照顾也无微不至,是个充满温情的老师。他的学生黄倩教授回忆,他下班后常常到实验室看望做实验的学生,有一次给学生送来两盒无锡排骨,并说:“是你们师娘去无锡出差特意买的。”
与国同心,毕生奉献,向顾健人院士致敬!(焦子原)
参考资料:
1、陈挥:《顾健人传》
2、交大学术期刊:《从病理医生到肿瘤“领航员”顾健人》
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缅怀| 追忆顾健人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