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粮食自信从哪里来 ——写在2022夏粮丰收之际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焦点新闻 > 正文

中国粮食自信从哪里来 ——写在2022夏粮丰收之际

来源:农民日报2022-06-22 13:14

  一粒小麦有多贵?黑海北岸,昔日繁忙的乌克兰最大港口敖德萨港异常冷清。曾月均出口谷物500多万吨的“欧洲粮仓”,小麦出口几乎停摆。今年一季度,全球粮食价格同比上涨近20%,其中小麦价格上涨60%。

  一粒小麦有多重?世界银行估计,粮食价格每上涨一个百分点,全世界就将有1000万人陷入极端贫困中。世界粮食计划署发出警告,人类或将面临“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

  一粒小麦有多香?夏日艳阳下,中国黄河滩区的麦子成熟了。农民张小良丢进嘴里一粒新麦,“嘎嘣”一声脆响,饱满又有嚼劲。辛苦“抢”回来的好收成,格外香。

  小麦,是全球1/3以上人口的主粮,在中国也有四成人口、约五六亿人以其为主食。小麦,又不止于口粮,它是农业文明的一个具象和象征。历史上,小麦曾经带动了中国的农业革命,养育了中原王朝的富庶和繁荣,又从根本上影响着中原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兴衰成败。

  “一粒粮食可以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袁隆平院士的这句话代表了中国人对粮食因果链的认识。

  南风吹五月,又闻新麦香。眼下,全国小麦收获已近尾声,总体看今年全国小麦比去年增产,丰收已成定局。“中国粮”再次交出一份重若千钧的答卷。

  国际粮食危机,中国饭碗能不能端稳?

  粮食紧缺、粮价飙升,这是表象,更多表现的是过去。但从未来看,这些表象背后的助推因素还在发酵、加剧:

  全球最大的氮肥出口国、钾肥和磷肥的第二大生产国俄罗斯化肥出口受限,造成全球化肥价格上涨,大幅推高种粮成本;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受损,已有20多个国家实施了粮食出口限制;跨国粮商巨鳄借机炒作,推高粮食期货价格牟利,形成饥饿恐慌和贸易保护的恶性循环。

  全球热议粮食的声音中,也有人开始把焦点对准中国。很多人想知道,在这场全球粮食危机中,中国在做什么?中国将要做什么?

  这里面不乏期盼,也不乏担忧,甚至有相互矛盾的说法。比如,有人认为,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囤粮,加剧粮价上涨,潜台词是中国粮食不够;还有人认为,中国应该对世界“开仓放粮”,认知前提是中国粮食太多。

  不管这些说法背后的真实意图是什么,中国愿以真诚的善意将其理解为这是对粮食危机的焦虑,中国也愿尽其所能承担大国责任。

  对外,中国在保障全球粮食安全上一直作着积极的努力。疫情发生的特殊情况下,我们向一些国家提供紧急粮食援助;长期以来,我们向亚非拉地区、太平洋岛国等派遣大批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需要出钱时,中国近年累计向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基金捐款1.3亿美元;需要出力时,中方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把粮食安全作为八大重点合作领域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汇聚最大合力。

  不过我们也深知,14亿人口的中国,保持国内粮食稳定就是对全球粮食安全最大的贡献;一旦中国粮食出了问题,14亿张嘴满世界买吃的,那将给国际粮食市场带来多大的冲击!

  无论对中国,还是对世界,没有比端稳中国饭碗更重要的了。中国人用这一季夏粮的丰收,再次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作为和担当。

  夏粮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1/4以上,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仗。第一仗年年都重要,而今年尤其重要,尤其艰难。

  从经济层面看,国际局势的复杂演变和疫情的跌宕反复,给中国经济带来不小冲击,下行压力加大。粮价是百价之基,如果此时粮食出了问题,很可能导致物价上涨,给稳经济大盘带来更大压力。

  从社会层面看,民以食为天,粮食从来就不只是普通的商品。当前发展环境的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更需要夯实粮食安全这个确定性。疫情防控两年多来,我们历经几次超大城市、千万级人口居家,都保持了社会的安定和平稳,正是因为人们有这个信心:不管什么情况下、在哪个城市居家,至少饭是管够的。粮食稳住了,人心才安稳,大局才稳定。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贯彻落实好中央的要求,根基就在于粮食的稳。具体到当下,就在稳住这一季的夏粮生产。

  如今,风吹麦浪,农机隆隆,终于迎来了丰收的一刻。中国没有成为全球小麦价格上涨的下一个“压力点”,反而成为国际粮食市场有力的“稳定器”。中国再次向自己、向世界展现了一份中国粮食自信。

  背水一战,被耽误的15天怎么追回来?

  回首过去7个月,这场夏粮丰收保卫战打得极为艰辛,可谓“背水一战”,主要原因是去年一场罕见秋汛,造成全国1.1亿亩小麦晚播了大概15天,差不多占全国小麦面积的1/3。

  15天,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在环环相扣的小麦生产中,耽误一天就可能影响一季。晚播15天,直接导致今年小麦苗情近10年来最差,夺丰收面临空前挑战。

  小麦晚播,还会加大用种量、施肥量,这两项成本的增加,再加上农资本身价格上涨,对种植大户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钱。而今年一些关键农时碰上疫情散发,有些地方在统筹上遇到了难题,又给农民下地种田、农机上路跨区带来一些堵点。

  目标是只能赢不能输,开局却摸到一手“差牌”。天不帮忙人努力,只能是背水一战!

  种粮食,首先得看面积。先把面积稳住了,才能谈收成。

  今年初,2022年粮食生产目标经国务院审定,由农业农村部分解下达到各地,确保粮食面积只增不减。面对秋汛影响,各地千方百计稳住冬小麦播种面积。河南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县级“三夏”指挥长,对贻误农时未完成播种任务的,严肃追责问责;河北对“立冬后种麦”的每亩补助150元,全省冬小麦面积不仅没有减少,比上年还有所增加。

  努力耕作,能播尽播。最终全国冬小麦面积基本保持与去年相当,达到3.3亿多亩,为丰收奠定了基础。

  有了面积,种好地还得靠农民的积极性。今年冬小麦的整个生长期,几乎各个关键农时都有利好政策,释放了积极信号。

  去年11月,小麦刚播种,中央财政就向主产区下达专项资金14亿元。今年3月,在返青拔节期,中央财政先后安排16亿元和20亿元支持小麦生产,并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200亿元补贴。5月夏粮收获前夕,中央财政再次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100亿元补贴。一波波真金白银的支持,缓解了农资价格上涨的成本压力,稳住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但小麦不是工业品,不是热火朝天开足马力就一定行的。小麦生长要受农时节律的支配,也更考验科技的精准度。

  回顾今年小麦生产历程,有一场硬仗可以说是产量争夺战的关键。这就是今年小麦苗情管理上的“促弱转壮”。

  寒冬12月,往年新生的麦苗已经绿油油盖住地面了,但去年冬天,有的地里麦苗还没长出来,捂在土里了,有的长出来也细弱得像根针,被称为“土里捂”“一根针”。据统计,光河北一个省就有100多万亩“土里捂”。一些种了多少年庄稼的“老把式”忧心如焚,他们知道,没有好办法的话,后期很可能绝收。

  怎么办?千方百计去救啊!但好比病人恢复,不能一下子大鱼大肉,得先小碗喝粥调好身体。照顾弱苗也不能大水漫灌、大把施肥,否则不仅徒增成本,还可能有反作用。

  农业农村部紧急组织专家制定小麦促弱转壮技术方案,小麦一返青,100多名机关干部和中国农科院30个科技小分队,就深入到全国11个主产省的田间地头,指导小麦田间管理。各地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的力量也都压到生产一线,指导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在“准”字上下功夫。

  比如说,过去小麦播种后常常浇“蒙头水”,现在得看是一类苗、二类苗还是三类苗,不同种类,浇水的时机也不一样。再比如施肥,一块地面积有多大?小麦长得怎么样?产量目标是多少?根据这些要素,绘制出小麦长势图和施肥处方图,再按照这两张图专门配制肥料,就做到了“订制”施肥,一点不少,也一点不浪费。

  各种技术汇聚在一块麦子地里,农技人员“泡”在地里手把手指导,难怪有农民感叹“不丰收都不行”。

  和老天抢时间,把产量追回来。一把“差牌”笑到最后,今年全国小麦不仅实现了丰收,还实现了增产。

  一次次抗住压力,中国粮食的韧性从哪里来?

  粮食丰歉是自然规律,难免会有大年小年。如果从气候、地理、生物等自然因素上看,这话肯定是对的。那么,又如何解释我国粮食一次次抗住了压力?特别是今年的夏粮逆袭呢?

  也许,前述的小麦“促弱转壮”战役最能回答这个问题。正是人的因素,赋予中国粮食以强劲动力、以巨大回旋空间、以百折不挠的韧性。

  当然这种韧性不是对抗自然、违背规律,而是在尊重规律、运用规律基础上的顺势而为,是在灾害可控临界线内的应势而动,是在科技、机制、政策等多方面耦合中的乘势而上。

  比如病虫害,早在《史记》中就记载过“蝗蔽天下”的可怕场景。而1950年春,就在人们准备收获新中国播种的第一季粮食时,有“小麦癌症”之称的条锈病肆虐,导致全国小麦减产120亿斤,“每3个馒头就丢掉1个”。

  然而短短几十年,很多曾令人闻之色变的“天灾”似乎消失了。但这并不是一个自然消亡的过程,如果放大到生物世界、微观视角看人类如何精准狙击病虫,其精彩程度不亚于一部战争大片。

  就以小麦条锈病为例,与很多人想象的不同,人类与病菌的战争并不在中原小麦主产区,而是在北纬37度到38度的中国西部。

  那里小麦面积不大,为何却成为决战的主战场?原来,狡猾的病菌正是在那里越冬,开春后再借助高空气流,向黄淮海主产区传播流行。一旦越过这条“生死线”,到了主产区,防治的难度就大大增加。因此,守住这条线,就能以最小的成本切断条锈病在全国的大流行。

  这是科技力量的一斑。另外还有分子育种、无人农机、物联网……科技正以令人惊叹的姿态出现在粮食生产领域,为“中国粮”强韧性、抗压力提供了强劲动力。

  适度规模经营,则是“中国粮”强韧性、抗压力的有效组织方式。因为适度,我们探索出了用“三权分置”解决产权问题、用社会化服务解决生产经营问题的道路。因为有规模,农民种粮更有效益,也更有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底气。

  种粮大户、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这些新型经营主体种着成百上千甚至上万亩地,看着好像是件粗活,实际上往往心操得更细。“种地不跟耧,浇水不拿锨,喷药不进田,晒粮不用场,卖粮不用忙。”有农民这样总结社会化托管服务的好处。近年来尤其在粮食生产关键期,有农民因为疫情滞留城市、隔离在家的时候,这种组织方式更是发挥了粮食“应急护卫队”的作用。

  政策的支持,为“中国粮”强韧性、抗压力夯实了根基。近年来,从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到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全覆盖,粮食生产补贴在持续增加的同时,还不断优化,在引导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粮食安全实行党政同责,“米袋子”省长要负责,书记也要负责,更充分地调动起社会各方的力量。

  不懈耕耘,终有所获。中国人用日复一日的努力告诉世界:有一种韧性叫“中国粮”,有一种自信叫“中国粮”,有一种力量叫“中国粮”。

  粮食安全,中国式道路有哪些必胜因素?

  回顾21世纪以来的夏粮生产历程,不同地区有丰有歉,不同作物有增有减,甚至个别年份也因极端气候等原因有过小幅回落,但从总体趋势图可以看到,夏粮产量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在稳步提升,已经比世纪初增长了50%以上。

  稳稳的脚步走出了中国式的粮食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有什么必胜的因素?

  其实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粮食生产的物质条件并没有优势。论资源,我们只拥有世界9%的耕地面积,很多边边角角的地都不得不开发出来;论技术,一些早已开始大机械大生产的国家,效率比我们要高。

  但是有一点,很少有国家能做到我们这样,这也成为中国式道路最根本的特征,那就是中国对粮食安全的“死磕”、对重农抓粮的执念。中国要的是“零风险”,算的是“大账”,走的是“结硬寨,打呆仗”的道路。

  所谓“呆”,是体现在目标上。粮食生产可能也有“聪明路”,比如抗灾成本过高就放弃了,价格不行就不种了。“聪明路”的本质是重钱大过重粮,只把粮食当作一种简单的经济作物和普通物资。经济账不能不算,但是也要看内外环境,也要有大的考量。钱和粮虽然有时是一回事,但越是动荡之时就越不是一回事。近年来,国际上粮食问题政治化、武器化的倾向又开始抬头,粮食安全对中国是“一失万无”的底线问题,是国基民命,所以我们的目标要“呆”,重粮就是重粮,不搞概念变通,不算一时小账。

  所谓“硬”,是体现在方式上。不求快,但求稳扎稳打,走一步就稳住一步;不取巧,再难也要行大道,不走捷径,远离歧路;不放弃,“锱铢必较”地对待每一亩地、每一株苗。在这一点上,本季小麦就是最好的证明。即便面对“近10年苗情最差”的开局,仍然全力以赴,追回一点是一点,多打一斤是一斤。丰收,正是对这种方式最好的奖励。再说规模化,这些年来我们不求快,不取巧,更不搞规模越大越好,始终立足于我国小农户多的国情,给小农户充分的选择时间、给基层充分的创新空间、给制度检验充分的历史耐心,最终找到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中国答案。

  “结硬寨,打呆仗”的中国式粮食发展道路,看似走得慢、走得拙,但却走得稳、走得远,这也是中华文明里大成若缺、大巧若拙的智慧。

  当然,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无方。辩证思维也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战略上要“呆”要“硬”,但在战术上,我们也从不缺少应变统筹的智慧。

  我们统筹不同地区的粮食生产,结合不同气候和地理条件划分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在华北平原种冬小麦、东北平原种春小麦,在秦岭淮河以南种植稻谷等。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持续构建多元化进口格局,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统筹潜在产能和现实产量,万一突发情况影响了单产,就通过面积补回来,预留辗转腾挪空间。正是这些极具智慧的应变之道,确保我们在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时都可以做到如身使臂、如臂使指。

  中国小麦“中国粮”,这一季的丰收,也是新一季劳作的序幕。这片热土上的人们,正沿着中国式粮食高质量发展道路,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节奏中,辛勤耕耘,接续奋斗,用一个又一个丰收,展现“中国粮”的韧性,彰显“中国粮”的底气。(仲农平)

[ 责编:张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

  • 科普讲座直播:遥感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4-04-19 11:08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用性技术,才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释放出驱动创新的力量,也才能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04-19 02:45
自生成式人工智能(AI)程序,如ChatGPT发布以来,何时及如何利用它撰写研究论文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2024-04-19 10:08
4月19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在《科学》发表论文,提出了一项阻断蚊虫传播传染病的新策略。
2024-04-19 10:07
量子光源芯片是量子互联网的核心器件,可以看作点亮“量子房间”的“量子灯泡”,能让互联网用户拥有进行量子信息交互的能力。
2024-04-19 09:50
在山西省翼城县,通过政府搭台,构建科企合作机制,普查新发现的爆裂玉米种质资源“珍珠玉米”加快了品种开发步伐。
2024-04-19 09:48
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有关政策。“我国新型低空飞行器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特别是信息通信、北斗导航、高精导航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一些企业的自动驾驶技术也不断进步。
2024-04-18 10:17
2022年底,清华环境研究院携手苏州嗨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基于无人机的挥发性有机物精准溯源技术。”  截至目前,清华环境研究院已经取得了600多项知识产权,通过技术作价入股方式转化了30多项清华大学专利,形成了25支研发团队、51家孵化公司。
2024-04-18 10:16
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爆火,引发了人工智能领域新一轮的科技竞赛。“大模型为通用机器人提供强大的能力,人工智能可以将运算、感知、认知、决策、创造等各类智能集成应用在机器人平台上。
2024-04-18 10:14
“总体来看,今年论坛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等科技前沿领域,以及碳达峰碳中和、医疗健康、清洁能源等民生科技领域。“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突出成效体现为‘六个创新跃升’和‘五个全球前列’。
2024-04-18 10:11
新能源目前主要指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以及二次能源如氢能等。风和光都是自然资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2024-04-18 10:10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中药资源团队在开展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和广西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中,发现石山油桐、美脉假糙苏、线叶度量草、广西割舌树、洞生香草、广西肺筋草6种高等植物新物种。
2024-04-17 09:10
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这一最新调查数据意味着什么?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30%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相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仍有不小差距,未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还有哪些挑战?
2024-04-17 09:39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2023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39.6%,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连续五年稳步提高。
2024-04-17 09:38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共同的期盼。
2024-04-17 09:38
中国科协16日发布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比2022年的12.93%提高了1.21个百分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呈现提速增长趋势。
2024-04-17 09:37
施工人员在做桥梁前移施工准备。呼兰河上,桥墩破冰器分外醒目;庆安制梁场的智能化保温棚内,一榀榀桥梁在蒸汽中凝固成型;哈伊高铁全线建成通车后,将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出行需求,为加快建设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贡献力量。
2024-04-17 09:49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树涛、副研究员时连鑫团队研发出新一代针对黏性渗出液,如糖尿病足渗出液的单向导液伤口敷料。该研究为高黏性渗出液引起的伤口愈合困难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医用敷料、渗液管理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2024-04-17 09:40
作为一种新兴的林业信息化科技创新手段,智慧林业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指导与管理。回顾智慧林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智能化革新已经成为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2024-04-16 10: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同时强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从内涵及本质要求来看,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4-04-16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