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科普中国繁星追梦】为了让“蓝嘴唇”自由呼吸, 这位耄耋医者倾其一生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繁星追梦> 人物 > 正文

【科普中国繁星追梦】为了让“蓝嘴唇”自由呼吸, 这位耄耋医者倾其一生

来源:科普中国繁星追梦2022-05-11 07:41

他是我国肺血管疾病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如今,90岁的他仍每天看书并坚持翻译英文文献

近日,《科普中国繁星追梦——我眼中的中国科学家》栏目专访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程显声

1、见证阜外医院肺血管学科的发展

【科普中国繁星追梦】为了让“蓝嘴唇”自由呼吸, 这位耄耋医者倾其一生

还在长春省立高中二年级学习的程显声

由于战争形势的需要

招募一批前去朝鲜当卫生兵

参军以后被分配到中国医科大学学习

1956年4月,作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前身的解放军胸科医院成立

18天后,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军医班的他前来报到

从东北赶来、意气风发

60多年来

他从一名普通的住院医师

成为了肺血管领域的奠基人

不但经历了肺血管学科的起步与繁荣

也见证了阜外医院的发展

2、夹缝中求生的“开拓者”

【科普中国繁星追梦】为了让“蓝嘴唇”自由呼吸, 这位耄耋医者倾其一生

早些年

在很多医师的认知里

肺血管病还只是个非常狭小的领域

既是心,又是肺,既不是心,又不是肺

肺心病和肺动脉高压

在当时是很不受待见的科室

好多毕业生都不愿意提及

即便不被人看好

但程显声仍立定于此,锲而不舍

几十年间,组建了第一个肺血管病中心

并培养了一支肺血管专业队伍

【科普中国繁星追梦】为了让“蓝嘴唇”自由呼吸, 这位耄耋医者倾其一生

二十年前,一个八九岁的小孩走进了程显声的门诊

被当地医院诊断为“肺动脉高压”

由于机体缺血缺氧导致嘴唇呈蓝紫色

因此人们也把这一群体称为“蓝唇族”

她对当时的钙拮抗剂较敏感

用药维持了三五年后,逐渐开始恶化

这时我国有了靶向药,她也一直坚持服用

现如今病情稳定,也同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

3、已过耄耋之年的程显声仍坚持每天看书

【科普中国繁星追梦】为了让“蓝嘴唇”自由呼吸, 这位耄耋医者倾其一生

接触过程老的人都知道

他习惯自称为大夫

热爱自己的专业、热爱临床工作

重视基本功

他表示,任何一个人,只要认准一件事情

并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所收获 

出品人

杨 谷

总监制

宋乐永

总策划

战钊 宋雅娟

本期编导

张梦凡 宋雅娟

制作

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联合出品

中国科协科普部 中华医学会 光明网

【科普中国繁星追梦】为了让“蓝嘴唇”自由呼吸, 这位耄耋医者倾其一生【科普中国繁星追梦】为了让“蓝嘴唇”自由呼吸, 这位耄耋医者倾其一生【科普中国繁星追梦】为了让“蓝嘴唇”自由呼吸, 这位耄耋医者倾其一生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欢乐庆“六一”

  • 中国女排取得世界女排联赛"开门红"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科学应对“烂场雨”天气,抢时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对小麦繁种田,要登记品种、面积、农户,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坚决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给秋播小麦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2023-06-01 10:34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希望同学们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期待
2023-06-01 10:16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31日启动,本次增选名额共79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3名,化学部12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名,地学部12名,信息技术科学部9名,技术科学部13名,特别推荐领域6名。
2023-06-01 10:15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5所设计研制的对接机构,为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搭建了一条安全可靠的“太空廊桥”。
2023-06-01 09:52
2023年3月13日12时0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荷鲁斯2号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中科院供图)  遥感卫星在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农田保护、森林防火抢险、地震救灾等方面“大显身手”。
2023-06-01 09:50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2023中关村论坛上,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新突破集中亮相,城市超级算力中心、自动驾驶等方面的阶段性成果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2023-05-30 10:14
要规范科技类校外培训,严格竞赛活动管理,统筹拔尖创新人才项目,推进中高考内容改革,实施家庭科学教育,开展科学教育研究。
2023-05-30 10:12
记者29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
2023-05-29 19:41
最初,研究人员考虑了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的可能,即免疫细胞通过释放引起炎症的分子作出反应。
2023-05-29 10:17
云手机通过在云端虚拟出手机操作系统,将本地的存储、计算、渲染全部迁移到云上,操作系统以及各种应用均运行在云端,以实现硬件与性能的解耦。科技日报记者从北京移动了解到,相比实体手机,中国移动云手机有4个方面的提升。
2023-05-29 10:16
1985年,我硕士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长沙矿山研究院工作。经过4年不懈努力,2003年,我主持研发的我国首台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问世,中国人终于用自己的深海钻机,在太平洋洋底打出了第一个孔。
2023-05-29 10:0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