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中新社长沙4月16日电 题:探访长沙“种业硅谷”:看一粒种子如何蜕变成“芯”
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在农业大省湖南省会长沙,一个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生前倡议打造的“种业硅谷”正在加速建设。
近日,中新社记者探访位于“长沙·中国隆平种业硅谷”的湖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和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了解中国农业如何造“芯”。
在湖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内,种质资源正在低温环境下“冬眠”。一排排并肩而立的储存柜上,密密麻麻存放着圆形的密封盒。盒内装着一粒粒看上去并不起眼的种子。
作为重要的资源战略储备之一,这些种质资源可在库里保存50年以上,在需要时能随时被“唤醒”。
“我们收集到的每一份种质资源都各具特色,在此保存可让它们一直维持原状。当科研人员或产业发展需要时,我们再将它拿出,发掘其优点,改良其缺点。”湖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资源研究室主任段永红告诉记者。
多样化的种质资源是种业创新的源头,蕴藏着各种改良现有品种不足的潜在可利用基因。自1992年正式启动,湖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已经保存了来自59个国家或地区、中国国内32个省份的3万多份种质资源,涵盖56种作物。
长沙“种业硅谷”数十个创新平台之一的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与资源库相距不远。这里由政府、企业、园区、高校等共同建设,以分子育种、生物智能大数据两个关键共性技术平台,为水稻、油菜、蔬菜、油茶等8个专业研究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在重大型战略品种的选育上寻求突破。
在该中心分子育种实验室,研究人员用一套高通量基因分型系统对种子进行筛查,就能预判它将来长成何样、哪些基因需要改进。这种更“智慧”的育种技术,可加速传统育种进程,甚至解决一些传统育种中的难题。
实验室研究员黄刚举例说,他们与袁隆平院士团队在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材料培育上进行攻关,按传统办法大概需要5到8年时间,但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周期缩短到2年10个月。
如今,分子育种技术应用从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已扩展到蔬菜、水果、中药材、畜禽、水产等40多个物种,加速推动了中国种业从传统育种到分子育种以及智能育种的转变。
在长沙打造一个“种业硅谷”,是袁隆平院士2013年发出的倡议。2019年5月,长沙市政府对外发布《长沙·中国隆平种业硅谷发展规划(2019—2025年)》,定位于打造种业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种业发展最佳生态示范区和种业文化交流展示区。
如今,这里聚集生物育种产业链上下游龙头企业近300家,拥有种业科研人员3900多名,种业、农业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25家,是中国乃至世界生物育种研究院所最密集的区域;种业创“芯”成果频出,杂交水稻、谷子、食葵种子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杂交玉米、辣椒、黄瓜种子市场占有率中国第一。
按照规划,“十四五”期间,长沙“种业硅谷”力争创制出100项以上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新技术、新基因、新品种,国家及省级创新平台达到100个,引进种业领军企业100家。(作者 刘双双 傅煜 关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