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材料“结晶”与“稳定”不再顾此失彼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资讯 > 正文

新材料“结晶”与“稳定”不再顾此失彼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2-04-12 09:30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朱为宏、中国科学院院士田禾联合英国利物浦大学教授Andrew Cooper在构筑共价有机框架(COFs)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

  长期以来,COFs材料的“结晶性”和“稳定性”难以兼得,针对该问题,研究人员提出基于动态化学“重构共价有机框架(RC-COF)”的全新概念,通过可逆共价键预组装和合成后框架重构,为不可逆共价键制备了高结晶、高稳定的COFs材料,获得了优于所有已知COFs材料的二氧化碳吸附能力,以及可与同领域最高水平材料相媲美的光催化产氢性能。

  结晶困局:框架共价组装的挑战

  COFs是新兴的晶态多孔材料,由轻质的有机分子基元,通过全共价键连接而形成二维或三维的网络结构,具有优异结构可裁剪性和功能可调性,以及低骨架密度、高孔隙率、开放的孔道结构等优点,在气体储存、吸附分离、光电转化、多相催化等功能应用中前景广阔。

  动态共价化学是COFs材料定向设计的科学基础,赋予了共价组装过程的纠错能力,是兼具结晶性和稳定性的关键。

  然而,这两大特性在COFs材料的合成制备中往往“顾此失彼”:一方面,高结晶性COFs框架合成所采用的可逆共价键容易在极端条件下分解,大大限制了其可应用的场景;另一方面,采用不可逆共价键,虽然可以制备高稳定性的COFs材料,但通常结晶性较差而难以发挥其应有的高性能。

  此外,COFs材料合成所需的严格除氧操作,也限制了其宏量制备和大规模推广应用。

  “因此,高稳定、结晶性COFs材料的合成策略和高效制备是该领域走向实用化的一大障碍。”朱为宏对《中国科学报》说。

  框架重构:更精准、更强的共价连接

  研究中,该团队借鉴超分子化学纳米限域反应和动态共价化学的理念,巧妙地将框架共价组装和不可逆共价键分开。

  “该研究的亮点之一是我们提出了‘重构共价有机框架’的合成策略。”论文第一作者、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士后张维伟告诉《中国科学报》,“即利用可逆共价键,将有机基元‘预组装’成晶态框架,再进行合成后的‘限域重构’,由此实现高稳定性结晶COFs在常规合成条件下的高效制备和规模化生产。”

  在实际操作中,研究人员采用方向性强且可逆性高的尿素键作为“共价绳索”,将分子基元预组装成高结晶性COFs框架后,再在更高的反应温度下,利用水分子作为“剪刀”剪断“共价绳索”,释放出氨气和二氧化碳后,被保留下来的芳胺和醛的官能基元在纳米限域的框架中原位聚合和不可逆异构化,完成了高稳定性框架的预设性重构结晶。

  此外,研究人员还通过准原位X射线粉末衍射监控样品结晶性并观测整个框架重构的过程。控制实验表明,温度和水含量是诱导框架重构反应的两个关键要素。

  性能提升:构筑高结晶、高稳定新材料

  以上述研究为基础,研究团队制备出一系列高结晶性的RC-COF材料,由此也验证了上述策略的有效性和普适性。

  按照重构方法制备的RC-COF材料与传统直接聚合方法制备的COFs材料相比,结晶性和多孔性得到了显著提升——比表面积提升最高可达4.5倍,孔容增大最多可达4倍。其中,RC-COFv-1在极易实现的温度(273 K)和气压(1bar)条件下,对二氧化碳的吸附容量达到较高水平,打破了COFs的纪录。

  高结晶性不仅带来了更高比表面积和孔隙率,更赋予材料更加优越的光生载流子形成和传输能力。其中,RC-COF-1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产氢速率,是传统方法合成同构材料活性的4倍,成为目前光催化产氢活性最高的COFs材料之一。

  “该合成策略的巧妙之处还在于,引入尿素基团提高了原料的抗氧化性,整个合成过程无需真空除氧操作,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张维伟说。

  据研究人员介绍,该项工作的创新理念受到“化茧成蝶”的启发——通过弱的可逆共价键预组装成晶态的亚稳定共价框架,再通过动态化学、纳米限域反应形成更稳定的全新框架,类似于幼虫结茧最后蜕变成蝴蝶的过程。

  “该研究提出的尿素基团作为一次性的、可逆、可移除的‘共价绳索’,开辟了构筑兼具高结晶性和高稳定性COFs材料的动态化学新范式。”朱为宏说。(记者 张双虎 黄辛)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2-04443-4

[ 责编:赵宇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青年对话会2025”在京举行

  • 山东东营:河海交汇的湿地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