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崔崑:“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模具钢种!”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图文 > 正文

【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崔崑:“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模具钢种!”

来源:光明网2022-03-27 08:00

  【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张晓华

  “共产党人就应当多作贡献,对我来讲就是能多做一些事情、多帮助一些人。”

  ——崔崑

  “我的一生只有四个字,”他伸出两根手指,“第一是勤奋,第二是报国。”他就是被大家亲切称呼为“钢铁院士”的材料学专家——崔崑。

  1958年,崔崑被公派前往苏联留学,专攻金属学及热处理专业,1960年回国。当时,新型高性能模具钢是我国工业生产的急需品,但我们无力自主生产,每年需要动用大量外汇进口。

  “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模具钢种!”凭着这股雄心壮志,崔崑带领同事们因陋就简地建起实验室,买不到设备,就带着大家自己动手做。为了控制温度,他坐在1200摄氏度以上的盐浴炉旁,手按控温开关,眼睛盯着仪表,一干就是几天几夜。

【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崔崑:“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模具钢种!”

敢于创新,才能不断取得新的研究成果。

2000年3月1日, 摄于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摄影师侯艺兵、王生生、王志英

  每当有新钢种出产,他便背着沉重的“铁坨坨”,风尘仆仆地赶往各单位试用。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他终于创造性地研发出一系列高性能新型模具钢,打破了国外的垄断。

  新型模具钢就是他最大的贡献吗?不,至少他不这么觉得。

  “我觉得我的书比我搞几个新钢种出来的价值还大。”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国内科研人员急缺一本能全面反映特殊钢领域发展的图书,精通英文、俄文的崔崑“毫不客气”地担负起这一重任。

【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崔崑:“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模具钢种!”

崔崑院士指导学生试验

  2006年,81岁的崔崑开始自学电脑,打字、绘图、制表、排版,每一项工作都亲力亲为,克服重重困难,《钢的成分、组织与性能》(上下册)终于在2013年出版,该书200多万字,填补了国内特殊钢领域的专著空白。2019年,已经94岁高龄的崔崑完成了该书的再版。

  “我估计,100岁以后会有第3版。”技术进步,标准提高,就要把旧的东西拿掉,换上最新的内容——这是崔崑对“与时俱进”的理解与追求。

  “只有跟着共产党,我们的国家才能富强,入党是当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自然归宿。”作为一名拥有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有点儿“犟”。虽然年时已高,腿脚不便,他却从未缺席过一次党的相关会议;会议文件别人多是在网上看、用手机看,他始终坚持把文件打印出来仔细阅读;在陪伴了他多年的“小本本”上,他认认真真地记录下每一笔党费。

  “国家不培养我,我什么都没有。”听党话、跟党走就是他的人生信条。

  在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他第一时间响应中央号召,交纳了100万元特殊党费,助力打赢疫情阻击战。

  为响应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鼓励社会捐资助学的号召,在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捐资善举的启发下,从2013年起,他和妻子朱慧楠教授累计捐资1000万元设立“勤奋励志助学金”,能够获得这项助学金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勤奋,更要品德好、有爱国之心。截至2021年,崔崑夫妇共资助贫困学生1300多人次。

  而他,一件衬衣穿了30年,他眼中的“新”夹克也是十几年前买的。

  “只要有四个学生,将来能像我们一样去帮助别人,那我们就够本了。”崔崑对妻子如是说。

  “国家培养了你,要学会感恩,这些话给我触动很大。”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柳林十分感念老师崔崑多年的言传身教。

  崔崑的报国情怀对学生们影响深远,每当有学生计划出国深造,他都会竭尽全力帮助和支持他们。

  “出国学习,看一看别人的先进水平,是有必要的。但一定要记得回来,报效祖国。”学生们总忘不了他的谆谆教诲。

  崔崑院士培养了上百名基础理论坚实、业务能力突出的人才,其中大部分已成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科研、教学骨干,扎根祖国大地,在材料学科领域不断传承突破。

  院士小传:

  崔崑(1925— ),金属材料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教授,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为多个项目的负责人,研究开发了一系列高性能新型模具钢,“Cr4W2MoV模具钢”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含铌基体钢”获1981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三等奖,“易切削精密模具钢8Cr2S”获198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高韧性易切削塑料模具钢”获1991年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这四种钢均已列入新修订的国家标准《工模具钢》(GB/T 1299—2014)。195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吴天一:把根扎在青藏高原

扫码进入《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专题

[ 责编: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