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谈科论普】好的科普应该什么样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评论 > 正文

【谈科论普】好的科普应该什么样

来源:光明网2022-03-21 16:03

  王大鹏

  前几天看到《文汇报》上刊登的一篇评论,试图澄清科普中常见的几个观念误区,包括“科普书是闲书”? “科普仅是普及科学知识”? “科普对象只是学生儿童”? “科普只是‘小儿科’”?以及“科普只是科学家之事”?

  实际上,我们经常可以在很多传播平台上看到关于科普的一些论述,包括但不限于对科学家的采访,科普从业者的个人陈述以及其他人士的评论等等。但是从观念到行动之间可能还存在着一些“隔阂”。顾客心理学家亚当˙费里尔说过,“行为改变态度,远比态度改变行为来得快。”科普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事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只有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投身于科普实践,对科普的认识或者说上述的一些误区也才会随之发生变化。

  在讨论科研人员做科普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引述一些国外的作法或者说惯例,比如国外的科研机构会要求其成员(同公众)探讨他们自己的研究工作;会出台传播之南,成立新闻办公室或者聘用从事传播的工作人员,甚至组建专业团队来致力于帮助科学家同普通公众进行交流。以及欧盟框架计划也通过两种途径来增进基础研究与科学传播的结合:设置独立的科学传播板块和在非科学传播项目中嵌入科学传播内容,等等。而且如果我们在网络上进行广泛搜索的话,我们会发现国外很多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都会写一些关于如何做好科普这件事的评论,其中包括对科普的认识,从事科普的一些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做法等等,但是国内这样的内容还不多见。

  这让我想起了最近几天参加的一次科普图书策划会,某国企计划启动一项科普图书出版的工作,重点聚焦本行业的实践,向公众传播相关的科学知识,凸显科学家精神和大国工匠精神。

  在策划会上,一位专家就好的科普作品应该具备几个特点的发言给人印象深刻。首先来说,好的科普作品应该“解渴解忧”。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很多事情都有浓厚的好奇心,渴望了解这些事情的来龙去脉,所以好的科普作用应该能够满足他们的这种渴求,同时针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比如汤加火山喷发,新冠肺炎疫情等等,公众又存在着一些忧虑,希望科技能够给他们提供一些可供参考和决策的证据,所以科普需要去解答他们的忧虑。其次,好的科普作品要可读可看。既然是科普,就需要用公众能够理解的语言把抽象的科学解释出来,而不是自说自话,要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而且也要采用各种图片来丰富文字的内容,“一图胜千言”。再次,好的科普作品要实现科技+人文,以及专业+故事。科技与社会的关系不是割裂的,而是融合在一起的,科普作品不能仅仅局限于讲述科技本身的事情,还要从历史等方面阐述人文因素,需要把具体的科技内容放到更大的情境之下去解释,甚至说,更需要把相关的因素整合起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貌似不是在讲科学和技术本身的事情,但是实际上就是在说科学和技术。至于专业性与故事性的问题,说白了就是要讲故事,要讲科学的故事,用科普的手法来讲述科学的故事。给人印象深刻的科普作品往往是在故事化的叙事和表达过程中传播了科学和技术的内容,给人以亲近感,也就是以故事化的框架包裹起科学和技术的内核。而那些让人感觉有一定距离科普作品往往是在故事性上存在不足,导致故事和科技本身“两张皮”。而如何做到这一点,则需要科学家与科普作家的结合,或者说需要紧密的合作。由科学家负责科学性方面的问题,而科普作家则需要用文学的手法对科学内容进行“翻译”和“解释”。

  当然,我们需要承认,科普作品并不容易书写,因为它往往会在专业读者的无聊与普通读者的晦涩之间摇摆。而为了摆脱这个困境,我们更应该去探索一条如何写好科普作品的可行路径,呈现更多更好的科普作品,让科普作品“解渴解忧”,“可读可看”。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

[ 责编:赵宇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沪港高铁恢复开行

  • 麦积山石窟旅游人气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冰是宇宙中最常见的固体,它们是恒星形成的基础,也是生命之源。 研究人员展示了-170℃左右的低温衬底上气相水凝结成冰晶的过程,发现了立方冰在这种低温衬底上的优先形核生长。
2023-03-31 09:36
当前,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各国抢抓信息技术与产业变革机遇的重要手段。
2023-03-31 09:29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不断加大创新力度,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2023-03-31 09:29
让黄健骄傲的是,他的团队与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合作,于2015年已开始开展台风海洋飞沫过程观测,即使现在,国际上海洋飞沫现场观测也是少之又少。
2023-03-31 09:27
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元宇宙这些关键词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人的视野,意味着数字经济及其所催生出的前沿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2023-03-31 09:16
规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活动,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参与乡村振兴。
2023-03-31 09:16
中国已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合作
2023-03-31 09:22
种了半辈子地,从未上过大学、发过论文,山东省平原县腰站镇锅培口村农民王笃春,不久前获评中级职称。
2023-03-31 09:20
让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尽展才华,需要为其创造政策完善、机制顺畅、平台广阔、氛围友好的环境。
2023-03-31 09:17
面对复杂不确定的战略环境,决策者和智库都要提高战略思维、战略预见、战略把握、战略运作能力,在驾驭全局的基础上统筹谋划“战略目标—战略能力—战略行动”。
2023-03-30 09:23
“慧眼”卫星和“极目”空间望远镜观测迄今最亮伽马暴示意图 中科院高能所供图  基于极目空间望远镜的精确观测数据,科学家们发现GRB 221009A将伽马暴亮度纪录提升了50倍。
2023-03-30 09:08
作为一名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这辈子,我只想做一件事:为制造中国自己的量子计算机而不懈奋斗。 2003年,我和其他5位科技工作者一起,在中科大一间闲置教室里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量子计算研究小组。
2023-03-30 09:04
积极引导各方面一起来关心青年科技工作、奖励青年科学家,对于夯实中国科学技术青年人才力量、培养未来科学家,意义重大。
2023-03-30 09:03
拉尼娜现象确实会导致全球气温降低,但具体到某个地区,其冬季是冷冬还是暖冬,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23-03-30 09:19
研究人员还调整了这一系统,用于针对活体小鼠的细胞,表明该系统可用于在活体生物中引入蛋白质。张锋解释称,治疗分子的递送是当前医学的主要瓶颈,团队需要大量的选择性研究,才能将这些强大的新疗法送入体内正确的细胞。
2023-03-30 09:18
就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而言,白春礼认为,既需要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大量投入,也需要科学家创新能力的提升。
2023-03-30 09:15
为这些伪科普买单的受众,常常是诚心求医问药、但科学素养不足的中老年群体。我们不仅期待职能部门重拳出击,也希望全社会共同亮剑,让真知识脱颖而出,让伪科普无处容身,还网络生态“清朗”蓝天。
2023-03-30 09:14
传统立式车铣机床多为三轴,指代表刀架水平移动的X轴、滑枕上下移动的Z轴、工作台上回转的C轴,共三个进给伺服轴。2023年以来,武重集团陆续接到批量机床订单,用户来自风电、机械工程箱体加工及齿轮加工等领域。
2023-03-30 09:13
走近一看,“小房子”好像挺简单——灰顶是覆盖的太阳能板,蓝色外壳下的两条履带,恰好跨在两道茶垄上。
2023-03-29 09:18
安市白甸镇瓦甸小学学生在科技社团活动中体验操控机器人。
2023-03-29 10: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