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科普频道> 科普头条 > 正文

揭秘脑机接口

来源:光明网2022-03-11 16:4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脑机接口技术原本是存在于科幻电影之中的新科技,它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前景,它能在医疗、康复、包括人的认知、感知等等方面都能给我们以帮助。它也是人类摆脱手脚束缚,用大脑控制机器的重要一步。如今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可以让我们对于大脑的认知更上一层楼。

  2021年,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脑机接口公司开了一场发布会,展示了一只猴子仅用其大脑就能控制光标在屏幕上移动,玩起“意念乒乓球”(MindPong)游戏。这场发布会让很多公众第一次听到了“脑机接口”。2018年,马斯克同样通过线上发布会的形式,给大家分别展示了完全没有脑机接口、经历脑机接口手术又撤掉以及两个月前被植入了脑机接口设备的三只不同小猪的健康情况,向公众展示了脑机接口手术的效果以及可逆性。

揭秘脑机接口

  芯片是脑机接口的关键技术|Pixabay

  对于专业人士来说,马斯克的这两个实验中涉及的脑机接口技术已经并不年轻了。事实上脑机接口其实已经有七十多年的历史。早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开幕式上,就有一位残疾人少年通过脑机接口接通了一个仿生假肢进行开球。

  脑机接口技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植入式的,即通过手术给病人或动物植入电极来进行神经元信号的读取,比如上文提及的马斯克的两次实验。另外一种形式则是无创的,使用者通过佩戴脑电波设备来采集头皮脑电信号,通过电缆传输并放大之后传送到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这是一种间接的采集神经原的信号方式。如果我们将大脑比做一间屋子,大脑中的信息就像是屋子里的人在说话,我们想知道屋子里的人在说什么,可以直接推开门进来听,这就好比植入式的脑机接口;而非植入式的脑机接口就如同通过装置在屋外收集并放大屋内的声音从而听清楚。植入式的脑机接口从采集信息的准确性上来讲效率更高,可以更精准地收集信号,但同时它是有创的,需要手术植入大脑。而非植入式的脑机接口仅需体外佩戴设备,对人体没有损伤,但面临如何高效精确采集信号的技术挑战。

揭秘脑机接口

  通过脑机接口获取脑部信号就好比通过设备录音|Pixabay

  在未来,脑机接口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它可以在医疗、康复、包括人的感知、认知方面都能够给我们以帮助。例如面对中风或者其他疾病而丧失肢体运动能力的病人,他们的大脑是健康的。常规的康复方式可能是通过一个机器外骨骼来带动他去运动,但这只是一种被动的康复。而脑机接口技术可以采集并按照患者的运动意图控制肢体运动。在更远的未来,计算机或许可以解读人的动机以及想象。

  除了前文提到的巴西世界杯的开球少年以外,脑机接口技术在国内也有一例很成熟的应用。2004年,一位年仅24岁的年轻人王甲被诊断为渐冻症,曾经的箭步如飞永远成为了他的回忆。由于几乎丧失了全部的肌肉控制能力,王甲不仅失去行动能,也失去与家人沟通的能力。2019年7月,清华大学医学院的科研团队给王甲带来了一套脑机接口打字设备。这款设备包含一个显示屏,显示不同闪烁频率的字母。当使用者盯着不同的字母时,大脑也会产生不同的反应,通过收集分析不同的信号就可以辨别出使用者在主注视哪个字母,从而频出使用者想要表达的内容。经过短暂的训练,王甲逐渐掌握了脑机接口打字这项新技能,因此也重新获得了与家人、外界沟通的能力。

揭秘脑机接口

  脑机接口:康复训练的新窗口|Pixabay

  目前,无论是植入式还是非植入式的脑机接口技术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也面临着各自的挑战,还距离我们的生活非常遥远。例如针对植入式脑机接口,科学家们正尝试着去寻找一些体积更小、生物兼容性更强的材料作为植入电极,从而减少对人体的伤害。而对于非植入式的脑机接口,如何优化生物信号的采集也是科学家正在不断探索、攻克的课题。

  同时,由于脑机接口技术“人机合一”的特殊性,一方面它能够将人的智慧和机器的高性能更好的结合起来,通过这项技术,人类未来也许会达到人机混合这种最高形式的智能。但另一方面,脑机接口如何保护使用者的隐私、让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生活,也成为了浙西那个技术发展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我们需要对技术不断优化,同样也需要出台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为民众权益保驾护航,只有这样,才能推动这项技术更快的发展并落地。

  大脑是人类最为复杂的器官之一,我们对它的了解仍非常浅显。曾经有科学家说:“我们在新的世纪研究人类的大脑,就像上个世纪我们探索宇宙一样,面对的都是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我们在探索宇宙的时候走得很远,最终收获了很远的脚步,也同时看到了很多技术的不断成熟。在研究大脑的过程中,也许这段历史会再次重现。也许正当我们满怀憧憬未来脑机接口的技术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人机高度混合的智能社会,并不断为之奋斗的时候,其实在走的每一小步当中都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成果。

  参考文献

  [1]贺文韬. 脑机接口技术综述[J]. 数字通信世界, 2018, 01(No.157):81+86.

  [2]尹晶海, 蒋德荣, 穆振东,等. 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残疾人游戏辅助平台的设计与应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 12(35):5.

  [3]马赟, 王毅军, 高小榕,等. 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虚拟现实康复训练平台[J].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7, 26(3):6.

  [4]高上凯. 浅谈脑-机接口的发展现状与挑战[J].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7.

  作者:宋帅兵

  编辑:韩越扬

揭秘脑机接口

[ 责编:张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科技范儿”十足的2025上海车展

  • 湖北宣布推出“神武峡”“赤黄红”两大文旅主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