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王大鹏
2022年2月28日,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了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有关资料显示,这一活动的举办旨在宣传我国重大基础研究科学进展,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热情和奉献精神,开展基础研究科学普及,促进公众理解、关心和支持基础研究,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
国家统计局在同一天公布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7864亿元,比上年增长14.2%,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44%,其中基础研究经费1696亿元。而在2月25日上午国新办就科技创新有关进展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也谈到,要支持一批有科学精神、有科学操守、愿意献身于科学的人,来从事这种安安静静、十年磨一剑的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是技术创新的源泉,因为技术创新的源头和根基就是基础研究所产出的新知识、新原理、新定律。同时,基础研究还可以培养科学精神,因为“基础研究特别是实验科学,讲究的是证据和逻辑,靠的是独立思考,而这些都是科学精神的内核。”因而,在做好做强基础研究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基础研究的科普,促进公众对基础研究的理解与支持。数据显示,中国公众一直比较支持基础研究,借助于重大基础研究科学进展来开展和加强科学普及工作,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当前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情况下,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科学和技术的支撑,同时任何一个人都难以掌握所有的科学和技术,这就需要我们更加注重基础科学的普及与传播,用卡尔˙萨根的话来说就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完全依赖科学和技术的社会中,然而几乎没有人了解这些科学和技术。”也恰恰因为这样的原因,对基础研究进行科普的重要性就越发重要。
当然,就基础研究成果所开展的科普不仅仅要着眼于传播科学知识,更应该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传播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促进公众对基础研究的全方位理解,包括基础研究与科技创新的关系。虽然基础研究在短期内看来可能是“无用的”,但是正是这种无用性为后来的有用性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正所谓“无用之用,众用所基”。
这就不得不提《无用知识的有用性》一书中阐述的观点,“唯有人类广泛理解通过学术的‘透镜’探索世界的附加目的和价值,对基础科学的支持才能落到实处”。科普不仅要传播科学知识,更需要让公众对科学形成理性的认知和判断,但是如果公众不理解基础研究的重要性,那么他们就会看轻或者无视基础研究,进而认为基础研究“毫无用处”,虽然我们日常所消费的科技类产品背后都有大量基础研究成果的支撑,但是这需要通过科普才能“破解”其背后的科学研究,因而就更需要通过科普工作来让他们看到基础科学的重要性,这样才能真正地为科学研究赢得更多的公众支持。阿西莫夫曾说,在科学很明显地与非科学家人员日益失去接触时,科学家们几乎被认为是一群巫师了。而如果我们不对重要的科研成果进行科普,而只是强调科学的产品,那么这种脱离了背景知识的技术距离巫术也就不远了。
通过对基础研究成果开展科普工作,也有助于形成科学文化,而“通过接受科学文化,全社会将从根本上获益”。对基础研究成果的普及可以“凸显科学的探索本质,呈现科学和社会文化的关系,这或者可以说是塑造了一种文化的气质和禀赋,而贯穿所有这些论题的,是一种科学精神,即理性的精神。”这也是把科学观念社会化的过程,是把科学精神介绍给不直接从事专门科学研究的民众,而这种精神成果其意义远大于个别的、一时一地的具体发明创造。
2020年4月29日,科技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其中在改进项目实施管理的部分提出要“将科学普及作为基础研究项目考核的必要条件”。 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中也有多处涉及基础研究的科普工作。
加强基础研究的科学普及,有助于将“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这一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实处,也将为科技创新培养后备人才,涵养科学文化,因为“一旦科学文化内化于心并有效型塑人们的认知结构,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从而释放最大的生产潜能……”。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