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大数据助力地震预警新发展
首页> 科普频道> 科普头条 > 正文

大数据助力地震预警新发展

来源:光明网2022-03-03 11:2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2021年5月21日21时的21分、48分,云南大理州漾濞县连续发生5.6级、6.4级地震。与地震情况一起刷屏的,还有一则特别的信息,那就是很多云南的朋友在地震“发生”前的几十秒,竟然通过手机、电视、电脑以及小区广播等方式,提前收到了地震预警的消息!也正是这个宝贵的消息,让云南地区的朋友提前做了一些防护措施和心理准备,减小了各项损失。

大数据助力地震预警新发展

地震预警系统可以让我们提前了解地震的到来,以便做好准备|央视新闻

  很多朋友看到这里,可能第一反应以为这是地震预测的成功案例,其实不然,这其实是一个地震预警的成功案例。地震预警与地震预测,看起来就差了一个字,实际上却有很大的不同。

  地震预警是指突发性地震发生之后,向设防地区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以减小当地的损失的一种技术,或者说系统,比如漾濞县的这次地震预警。

  而地震预测指的是在地震发生之前,通过对地震规律的认识,预测地震的时间、地点和强度。世界上唯一次成功预测的地震,是1975年的辽宁省海城地震。不过这次海城地震预测事件的前期其实存在数次误报,也含有一定误打误撞的成分,严格来说,并不能算是真正成功的地震预测。地震预测目前缺乏成功案例,即预测不准,其中的技术难题与争议我们在此按下不讲。

  我们今天主要讲的,是地震预警。有人会觉得,地震预警没什么用,十几秒的时间什么都做不了。其实,用途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大。地震的破坏往往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很大的面。根据离震源的距离大小,地震预警给人们留出的时间空余度也不同。换言之,地震预警也许只够让震源附近的人们躲到桌子底下,但有可能够震源外围的人们顺利跑到空旷区域。这就好像防空警报是在敌方飞机起飞之后发出,但发出预警与敌机到达之间存在时间差类似。

  那么科学家是如何做到地震预警的呢?

大数据助力地震预警新发展

地震波分为横波合纵波,二者速度与破坏力都不同|Wikipedi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 Alike 3.0 Unported

  地震在发生的时候,主要产生两种类型的波——一种叫纵波(纵波),一种叫横波(s波)。纵波的传播速度快,但破坏力不大;而横波的破坏力大,但速度慢。我们看到的因地震而倒塌的各种楼房、桥梁,基本都是由横波造成的。如果我们的检测系统能够提前检测到纵波,那么我们就能利用纵波与横波在传播上的时间差,向可能受灾的区域发出预警信号,在横波抵达之前引导大家撤离危险地区,大大减少人员伤亡。

  那么地震预警具体是怎么实现的呢?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密集的地震数据监测网,来实时地监测纵波的到来。对于地震高发区,至少要做到5~10公里一个监测站。密集的地震数据监测网可以尽可能多的收集地震的相关数据,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地震预警的准确度。不过,这种密集度的工程不论是从土木工程上而言,还是从计算机信息处理上而言,都是一个大工程。众所周知,中国有“基建狂魔”的称号,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中国向来不喊难。

  中国地震局计划在中国大陆地区总共建设地震预警台站15510个,包括1960个配置测震仪和强震仪的基准站,3309个配置强震仪的基本站以及10241个配置烈度仪的一般站,这些台站预计将在2023年完成全部建设。此外,中国地震局还将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此,开发了以智能手机为基础,结合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微机电技术)技术而完成的地震烈度计和动态地震烈度网,并以此实现大量、密集对地震监测网进行科学布设。

  硬件有了,后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传输、处理这些海量的数据。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各类高新技术不断发展,而地震监测网就成功引入了大数据处理技术。大数据技术让地震监测网在数据的收集、存储上完成落地,推动了地震预警的应用与发展

  数据收集上来了,紧接着要做的就是数据的快速处理。监测站越多,数据也就越多。通常情况下,这些数据会分为一般数据和突发数据两大类。对于同一个地区,突发数据越多,产生地震的可能性就越大,相应地也就越需要防护。地震预警系统的数据分析系统主要由监控主机、通信设施、数据处理服务器、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等一系列硬件组成。如果监控主机所在的区域内发生地震,主机可直接处理本地区的地震数据,自行决定是否采取相关措施。而如果监控主机不处在地震发生的区域,异地之间的各个数据处理服务器会自动与子系统的通信、自动分发数据包、捡拾地震波震相。在监测到地震波的同时,监测系统将通过高速网络快速将地震数据传送到分析处理中心。经过处理中心的分析,若数据超过相关预警阈值,那就就将触发预警系统,并向各个预警终端发送预警信。预警终端的种类有很多,例如手机、电视、广播、宣传广告屏等等。

大数据助力地震预警新发展

地震预警的原理图|Wikipedi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 Alike 4.0 International

  我们可以看到,这套系统的落地应用离不开自动化控制的进步,监测网络的布设,大数据快速分析处理的技术,高速互联网络的铺设,以及各类通讯终端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

  现阶段,地震预警系统仍有待完善。这其中,最主要的是覆盖面问题。更靠近震中的地区,往往受到破坏的程度就更大,但地震预警留给该区域的反应时间却更短,存在一个难以调解的矛盾。因此,除了建设速度更快、精度更高的装置,进一步发展地震预警系统之外,我们同样不能停止对地震本质以及地球科学的相关研究。

  数字经济的发展,让我们不光看到了直接或间接利用数据来引导资源发挥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潜力,也让我们在面临灾祸时,多了一份选择与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旭,张力文. 地震预警信息发布体系与应对策略研究.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4, (1): 6–10

  [2] Podger, Pamela (July 2001).Calistoga to get an earful of nation's first quake siren.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14-02-23. Retrieved 2012-10-28.

  [3]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积极开展项目建设工作:18.7亿元打造秒级预警能力.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2021-07-15]

  [4] 袁志祥; 单修政; 徐世芳; 李金正; 李娟. 地震预警系统综述. 自然灾害学报. 2007, 6 (16): 216–223

  [5] 张红才.地震预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Thesis).中国地震局系统力学研究所:44-45.2013

  [6] A.Cuéllar (2014). Early Warning for Geological Disasters. Advanced Technologies in Earth Sciences:71-87

  [7] 陈旭,张力文. 地震预警信息发布体系与应对策略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1):6-10

  作者:韩越扬

  编辑:韩越扬

大数据助力地震预警新发展

[ 责编:赵宇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浙江杭州:电报业务即将退市 通信爱好者排队发报

  • 雄商高铁河北段架梁施工全部完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025-04-27 09:16
工厂化育秧选良种、精培育,提高秧苗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心头好”。
2025-04-27 09:13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