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非洲最古老的人类DNA揭示人类迁徙之谜
首页> 科普频道> 科普头条 > 正文

非洲最古老的人类DNA揭示人类迁徙之谜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2-03-02 09:5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考古学家在马拉维的Hora岩棚处发现两个男婴的遗骸。图片来源:JACOB DAVIS

  近日,研究人员对来自非洲东南部6个人的古代DNA进行了分析,让我们得以一窥1.8万至5000年前居住在这片大陆上的人们的生活、活动和关系,该研究也揭示了更早以前非洲人口的复杂混合。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自然》。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古代非洲,一个由北美研究人员领导、来自五个非洲国家的13名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分析了埋藏在马拉维、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的4名婴儿和2名成年人的遗骸样本。该团队设法提取了足够的DNA来部分排序基因组。其中,5个样本来自内耳骨,因为内耳骨密度高,DNA保存完好。

  大约1.4万年前,马拉维Hora岩棚的两名男婴被以弯曲的姿势侧埋。耶鲁大学人类学家Jessica Thompson说:“我花了很多时间思考导致他们这么小就死去的环境,以及他们的亲属是如何小心翼翼地埋葬他们的。”

  离现代最近的遗骸是一名来自赞比亚Kalemba岩棚的成年女性,通过放射性碳测定可以追溯到大约5000年前。最古老的遗骸是在坦桑尼亚Mlambalasi岩棚中发现的一名妇女,大约可追溯到1.8万年前。此前,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古老的人类基因组有9000岁。

  Thompson团队分析了6个样本的部分基因组,以及此前报道的来自非洲大陆的28个部分基因组。通过数据处理,研究团队比较了相似的DNA片段来估计亲缘关系,并重建了一份1.8万年前的粗略家谱。

  模型表明,这34个个体来自三个主要种群。其中两个来自非洲东北部和南部,已经为人所知。第三种群来自中非,与今天生活在那里以采食为生活方式的人关系最为密切。

  该研究共同领导人、哈佛医学院人口遗传学家David Reich表示,这些祖先群体的独特基因特征表明,他们最终聚集在一起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多是彼此隔离的。他说:“欧洲和东亚人,他们可能相隔了4万到5万年。这三个群体基本上在20万年前是分离状态的,然后在8万到5万年前才走到一起。”Reich特别指出,这个时间范围只是一个粗略估计,因为目前没有可以追溯到2万年前的新基因组。

  但是,该研究合著者、莱斯大学考古学家Mary Prendergast说,这种混合的时间框架是与物质文化的发展相匹配的。在那个时期的非洲文物中,大量的线索表明,人们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联系,混合和匹配来自遥远地方的人工制品。

  在这种背景下,新的DNA数据表明,在2万年前的某个时候,古代非洲人基本活动在住所附近。在他们岩棚中发现的石器具有当地特色,DNA数据也表明,大约从这个时候开始,人们寻找伴侣的距离变短了。

  美国史密森尼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古人类学家Rick Potts指出,这个时间范围标志着影响全球气候的最后一次最大冰期。在非洲的热带地区,森林萎缩,草原生长,形成了许多物种的稀树草原式“岛屿”,也许人类就在其中。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采集者是否在映射一种避难模式,这是一个有趣的思考。”Potts说。(辛雨)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2-04430-9

[ 责编:赵宇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假期旅游热 祖国山河美

  • 建设巅峰气象观测网络 揭示极高海拔区气候变化特征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近年来,科技创新能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将科技创新视为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纷纷加快布局、加大投入,以抢占未来技术制高点。
2023-10-02 09:06
10月1日中午,杭州亚运会赛程过半。中国队金牌达到114枚,以218枚奖牌的总数,牢牢占据亚运会奖牌榜第一名的位置。
2023-10-01 15:19
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27日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返回上海,标志着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圆满完成。
2023-09-28 10:10
气候变化是当代人类面临的最为紧迫和复杂的全球性危机和挑战之一。尤其是自工业革命以来,在人类活动的主要影响下,世界正经历着以全球变暖为显著特征的气候变化
2023-09-28 10:55
从探索星辰大海,到聚焦国家需要,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成长为科技创新的有生力量。怀揣科技报国理想,太原理工大学学生王煜尘成为中国极地科考史上在站时间最长的大学生。
2023-09-28 10:50
在淳安界首体育中心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现场,中国队选手鲍珊菊、苑丽颖和郭裕芳意气风发,头戴“哪吒”头盔,脚踩“风火轮”,在“碗”状的环形赛道上飞速旋转,以打破亚运会纪录的成绩夺得冠军。
2023-09-28 10:49
27日,在哈伊高铁铁力至伊春段伊春西站施工现场,重达556吨的站房屋面球形网架结构顺利顶升到位,标志着由中铁建设集团承建的我国最北高铁站——伊春西站正式封顶。至此,哈伊高铁铁力至伊春段全线站房施工将全面转入站房屋面和装饰装修阶段。
2023-09-28 10:48
46秒376!9月26日,杭州亚运会淳安赛区迎来了新的纪录!
2023-09-28 10:15
农业农村部26日召开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现场观摩暨秋冬种工作部署会。
2023-09-28 10:12
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通过工艺测试,正式建成。
2023-09-28 10:07
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2023-09-28 10:03
随后,越来越多的探测结果为月球“南极”撞击坑底部永久阴影区内存在“水冰”提供了有力证据。
2023-09-27 10:11
在位于浙江杭州萧山区的杭州亚运会赛事总指挥部,一块综合智慧大屏正实时更新反映场馆状况的各类数据。
2023-09-27 10:08
作为一种旨在收集、保存、解释和利用个人和社区在过去事件中的经历、记忆、观点与情感的研究方法与学科领域,通过积极倾听地球居民的声音,口述史成为理解和探讨个人和社区如何经历、解释、传播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工具。
2023-09-28 10:27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研究团队用一个模拟温湿度模式的气候模型预测,整个未来超大陆将会超过哺乳动物热应激极限。
2023-09-27 10:06
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个由大到小的层面。
2023-09-27 10:02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密钥分发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2023-09-27 09:46
日前,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李传友教授团队在国际植物学领域顶尖期刊《自然-植物》在线发表论文。该团队成功克隆出番茄的FS8.1基因,阐明了FS8.1基因调控果形建成的细胞学基础和转录调控网络,
2023-09-26 05:10
地球正朝着平均温度上升的方向急速前进。一个气候模型显示,2023年,地球温度有55%的可能性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
2023-09-26 09:52
“不断尝试、不断试错,才可能有不经意间的发现。”这是陈辉的科研态度。看似“笨拙”的执着,却帮助他走得更远。
2023-09-26 09: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