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不说清楚不许走 我国首个通信领域科普聊天节目即将上线
首页> 科普频道> 科普头条 > 正文

不说清楚不许走 我国首个通信领域科普聊天节目即将上线

来源:科技日报2022-01-05 15: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皆可彼此对话,时至今日,通信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可谓翻天覆地。

  新年伊始,科技日报社、世界5G大会、未来移动通信论坛奉上我国首个通信领域的科普节目《通个信》。

  这个节目的口号是“专家也得说人话,不说清楚不许走”。

不说清楚不许走 我国首个通信领域科普聊天节目即将上线

  在首期推出的五期节目中,主持人科普作家吴宝俊和他的搭档科技日报记者何沛苁将求教多位专家,掰开了、揉碎了聊通信技术的前世今生,以及以通信技术进步为底座改写人们生活方式的自动驾驶、智慧医疗、5G创新人才等。

  从给个眼神开始,人类有了通信方式

  从没有科技手段之前,人类如何有效传递信息,到电磁波应用于通信,让通讯有了质的飞跃,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曹则贤讲了很多有趣的历史和故事。

  人类最早的通信方式是怎样的?

  当我反感你的靠近,瞪你一眼,想让你靠近,就给个眼神。

  这就是人类短距离沟通的开始。但距离更远的信息传递手段,是声音。曹则贤告诉我们,民歌就是一种通讯模式。另外,官方传递信件的驿站系统是一种远距离的通讯方式。

  不要以为今天的通讯方式有多聪明,在利用电磁波通讯之前,人类已经发明出了一整套有效、巧妙的通讯方式,从通讯模式、编码、载体运用,到如何保密等,应有尽有。

  而电磁波的诞生,才是使今天的通信技术一日千里的起点。

  我们从教科书上学到了吉尔伯特发现了电,但未必知道,磁是今天叙利亚一带一个放羊娃发现的。这就如同法拉第让我们认识到电和磁是一家,电能产生磁,磁也能产生电,却未必了解麦克斯韦及他的方程组又和泰特有着怎样的前因后果。

  十四五岁的马可尼在阿尔卑斯山旅游时发生了什么?演员海蒂和音乐家前男友在一起创造出了什么?大神级天才海因里希·赫兹去世后,为什么世人给他这样的评价“他是遭天谴的人”?我们的奋斗者号下潜海底一万米,使用了什么通信技术?

  可以从曹则贤老师的谈古论今中寻找答案。

  从1G到5G 没有什么物体不可对话

  从1G到5G,通信技术以每十年左右一个代际的速度向前演进,有些关键节点的进步改变了人们沟通的方式,推动了社会生活乃至生产方式的改变。

  如高通公司中国区研发负责人徐晧博士所言,1G,解决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无线通讯,在这个模拟通讯技术时代,特别贵的“大哥大”覆盖有限,速率很慢。虽然2G时代数字通讯技术取代了模拟通讯技术,让手机的信号覆盖更广、通话质量更好、价格更低,但这两代技术都是以语音通讯为特色。

  从3G时代开始,一切变得不同,真正的通信技术开始走向成熟,数据传输成为关键词,智能手机的出现和迅速普及让3G技术落地结果。

  也是从此时开始,两件事值得铭记。

  3GPP国际标准组织自此成为行业重要纽带,推动全球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的统一和发展。

  3G时代出现的CDMA技术,今天已很少谈及,但它的技术贡献直到今天仍在移动通信的发展演进中占有重要历史地位。

  3G技术催生的应用虽然在今天看来很初级,但当技术与应用相互作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我们发现数据传输速度不够快了、带宽不够用了,4G技术登场,催生了很多爆款应用。

  同理,当4G也满足不了对带宽的进一步更大需求时,5G就来了,更为关键的是,它的技术特性带来了通信技术作用于社会的革命性改变,通信不再仅服务于人,而是可以连接人与万物。

  从1G到5G的发展进程易于梳理,它们对各行各业产生的阶段性影响也不难理解,你对5G手机的认识也将更为深刻。

  如何理解时延、毫米波、比特、下载速率等晦涩的技术术语?徐晧博士还将给与一揽子科普。

  5G汽车人争做无人车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商界大佬跨界造车,这个问题似乎已经不用回答,因为5G来了,自动驾驶成为新赛道。

  就这么简单吗?

  围绕5G技术与自动驾驶技术对传统汽车行业的改变,北方工业大学5G与自动驾驶创新中心主任李万林教授科普的关键点是,各路造车新势力,驶入自动驾驶新赛道。

  这个行业的商业逻辑是什么?

  以前我们讲车的故事,发动机是关键词,它是造车的门槛,也是卡死跃跃欲试后来者的杀手锏。

  李万林特别提到一个数据,传统汽车有上万个零部件,5G造车人入场时,零部件有了十几倍的减少。更关键的是,发动机有了大的变革。

  这等于门槛被砍薄,让造车越来越成为组装活儿,只要你有钱,就有了入场的底气。

  未来的汽车是什么样?

  移动的办公室、移动的医院、移动的家……每个造车人编织的未来汽车切入角度不同,所实现的场景大抵如此。

  当车有了更强大的感知、决策、执行能力,车的安全性、车路协同的重要性、数据的合理使用和管理是李万林尤为强调的未来汽车发展的关键。

  5G看病人 减轻求医问药烦扰

  当主持人吴宝俊还是一枚小鲜肉时,他完全不关心医疗这个话题,从病痛慢慢找上自己,从上有老下有小开始,看病,成为他最关心的内容之一。

  5G的加持,能带给“吴宝俊”们多少温暖呵护?

  中日友好医院发展办主任、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卢清君,中国联通政企事业群医疗健康行业总监王路扬,客观梳理了5G医疗将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因为有了5G的连接,海量的医疗数据有了聚合应用的可能。挂号、问诊疗程、医疗报告等已因此实现了提速,让数据多“跑步”,人们少在医院里奔忙。

  并且人工智能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医院,一个最简单的应用就是当有些患者面对医院的自助挂号机却不知挂哪个科时,输入病症系统会辅助你进行选择。

  除此以外还有什么改变呢,人工智能阅片是怎样实现的?和传统手段相比有怎样的提升?在多大程度上可缓解求诊之人拥堵在大城市大医院的弊端?如何让院前急救更有保障?

  这一集,都将给与解答。

  5G干饭人 广阔就业前景等你来

  在媒体人转型为高通公司全球副总裁的侯明娟、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艾渤教授两人回忆过往职业历程中可发现,两个人都勇于尝试敢于突破,这种勇敢特质就是传说中的自信的重要内容。

  不停地学习才能不被这个技术进步快速的行业甩下,让学习成为习惯,从学习中寻找乐趣,是侯明娟给职场新人的提示。

  热爱、执着、毅力则是艾渤职业生涯的三个关键词。科学研究是个体力活,军校生活不仅给了他一幅好身体,还锻造了他的毅力,支撑他一路求学。

  到2030年中国5G人才缺口将高达800万。围绕中国通信信息研究院发布的这项5G社会影响数据,两位专家详细解读了5G人才的定义,并指出,800万的缺口低估了5G人才的需求。

  那么,针对通讯技术人才,头部的通信公司更看重应聘者哪一方面的品质?有哪些必要的入职条件?在人才济济的今天怎样胜出?侯明娟将一一给出解答。

  针对人才的招揽,艾渤分析了高校“瞄准”人才的特性,系统分析了5G创新人才必备的能力。

  There can be miracles

  When you believe

  Though hope is frail

  It's hard to kill

  艾渤以一首《埃及王子》主题曲来鼓励职场新人:如果你相信,就会有奇迹出现。

  (刘艳 何沛苁)

[ 责编:赵清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4973.8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实现了夏粮生产的平稳运行。这一成绩的取得,
2025-07-14 04:15
从蓝莓大棚里的生长曲线,到肉牛项圈里的健康密码,广西的特色农业正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
2025-07-14 04:25
7月13日,随着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相导线跨越和若铁路、国道315,稳稳抵达188号铁塔,历经15年建设的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全线贯通,进入投运倒计时。
2025-07-14 04:25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