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打好种业翻身仗 四川下了一步“先手棋” ——首届天府国际种业博览会观察
首页> 科普频道> 科普头条 > 正文

打好种业翻身仗 四川下了一步“先手棋” ——首届天府国际种业博览会观察

来源:农民日报2021-09-14 10:0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9月8日,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天府国际种业博览会在位于成都邛崃市的天府现代种业园开幕。大会以“擦亮‘川种’金字招牌、勇担粮食安全使命”为主题,来自全国种业界的政企代表、专家学者、种植大户相聚邛崃,共谋产业发展,共推种业振兴。

  首届天府国际种业博览会的举办,为全国种业界观察天府现代种业园提供了一个契机。作为国家首批布局、西南唯一的国家级种业园区,天府现代种业园不仅是四川“1+N”种业园区矩阵里的那个“1”,而且还因为起步早、标准高,被视为四川打好种业翻身仗的一步“先手棋”。

  借着博览会举行,记者行走园区,看看四川这步“先手棋”下得如何?

  育种人欣喜——

  保育测繁一条龙好周到

  张启发、荣廷昭、陈温福、万建民、康振生、胡培松6位院士的到来,让首届天府国际种业博览会一开场就露出思想的锋芒。

  “虽然水稻杂交育种我们在全世界走在前列,但必须警惕的是,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在水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编辑技术等前沿技术的研究应用上,比起国外大企业和实验室,我们并不乐观。”9月8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培松在大会主旨报告中直言不讳道,虽然育种市场活跃,但真正有深度创新的品种少之又少。

  胡培松的报告引起不少一线育种家的共鸣。“我国水稻育种似乎进入了一个创新缓坡期,主要都是在修修补补,没有大的技术革新。”四川南充市农科院水稻育种家朱爱科专程赶来,就是想听听种业“大咖”论道。

  天府现代种业园从2016年起,就立志于为四川甚至西南种业创新赋能。2017年,成都市进行产业功能区布局,7个农业产业功能区中,天府现代种业园占有一席之地,可见其被寄予厚望。

  “天府现代种业园从谋划到落地再到如今高速成长,并不是无中生有‘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结合实际因势利导的结果。”成都市农业农村局投资与对外合作处处长阳泽江表示,邛崃是国家级制种大县,尤其是杂交水稻制种优势明显,全市适宜制种面积达27万亩,经过长期发展聚拢了一批种业上下游资源,拥有培育种业创新高地的“土壤”。

  2019年初,天府现代种业园成功入选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近年来,在国家、省、市各级支持下,再加上邛崃党委、政府的务实推动,土地、资金、人才各类资源向天府种业园区汇聚。据园区管委会统计,目前园区落实国有建设用地指标近700亩,整合财政投入5.58亿元,引导金融贷款投入6.76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投入40.6亿元。

  更为重要的是,经过不断探索,园区“一库一院五中心”重大功能平台的主体架构已经逐渐清晰。“一库”是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作为全国首个省级综合性种质资源库,建成后将保存180万份西南特色种质资源,今年初已开工建设;“一院”指四川省水稻产业技术应用研究院,是水稻新品种和新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公益平台;“五中心”分别是已经建成投用的国家品种测试西南分中心、四川省种子质量检测中心、种业科创中心,正在建设的种业实验中心和种业博览中心。

  “保种、育种、测试、繁育、示范、博览一条龙好周到,这完全是育种家梦寐以求的‘天堂’啊!”博览会上,中国农科院一位青年博士了解到园区布局后不禁感叹道。

  几年时间里,国家、省、市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向园区伸出橄榄枝,十余个种业协同创新中心、创新转化基地项目陆续落地。科研精英荟萃,天府现代种业园已然成势。

  选种人窃喜——

  一个品种展示大观园,谁好谁坏一看便知

  上午的开幕式散场已经临近中午。“走,去田里看看。”参会者三五成群,到了饭点不去食堂,却步履匆匆想着看田。

  原来,本届大会除了设置室内展馆,还专门设置了田间地展,展示了来自各地的2000余个新优品种,包括水稻品种973个、玉米品种110个、杂粮品种15个、蔬菜品种975个、花卉品种22个,展示面积共1240亩,类型多样、综合性强。

  顺着绿道走进水稻地展区,每个品种都有自己的地盘,像是金色的哈达,被均匀地铺排在田里。田间竖起的蓝色标牌,标注着各自的“家庭出生”。除了杂交籼稻和常规稻等主推、苗头品种,彩色稻、糯稻、直播稻、节水抗旱稻等专用品种也十分抢眼。

  “这个品种不错,米质非常好,就是担心抗病能力。”在一个水稻品种面前,丁明华蹲下身细细观察。丁明华这次是专程从峨眉山市赶来,除了参加种业博览会,还带着考察下一季水稻主推品种的选种任务。

  丁明华感慨道,现在选种可真是太方便了,以前为了看种,每年秋天就得四处跑。今天在这个公司的种子试验基地,明天又得启程去下一个,苦和累不说,关键还不好选,看多了根本记不住。“现在成百上千个品种放在一起,高矮胖瘦一目了然,真是解决了一个老难题。”丁明华说。

  选种人窃喜,种子企业却不轻松,拉着客商到自己的试验品种观摩介绍。“这就相当于是品种展示的大观园,各家都铆足了劲,要一争高下。”一位种业企业经理对记者说。

  在品种“井喷”的新形势下,农作物新品种展示评价已成为解决农民选种难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天府种业园区规划面积约95平方公里,其中总部区2.1平方公里,其余广阔的空间本就是多年形成的制种基地,顺势承担起了新品种展示评价任务,被全国农技中心确定为国家水稻新品种核心展示示范基地和全国新品种展示评价基地。

  “首届天府种业博览会有会期,但天府种业的品种‘大观园’却是常年迎客,根据时节,为四川、西南乃至全国的种业人提供服务。”园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

  经理人欢喜——

  一套好机制让企业放开手脚干

  今年2月,邛崃市与全球第三大种子公司先正达集团中国签署了框架协议。按照约定,先正达将把天府现代种业园作为公司种业西南区域运营中心,整合旗下西南区域各业务板块实体在园区投资运营水稻、玉米、蔬菜、花卉和MAP等项目。这被视为天府现代种业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目前,先正达集团已有3家下属企业落户园区。

  开幕式上,先正达集团中国副总裁、种业总裁汪泓高度评价园区建设管理,认为邛崃市委、市政府十分务实重效,尤其是园区正在建设的人才公寓,将为企业招揽优秀科研人才提供物质支撑。

  龙头企业重在招引,中小企业重在孵化。园区10万平方米种业科创空间定位为四川省种业孵化器,主要承担种业大数据中心、双创孵化、金融服务等功能。走进种业园孵化中心二层的办公区,不少入驻企业已经开始在这里办公。

  四川荣稻科技有限公司是园区最早一批入驻的种业企业。“园区真正实现了产业集聚、主体集中、要素集约,事实证明,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公司专用稻事业部部长朱军说。

  “1+1>2”的集聚效应已经开始显现。今年,荣稻科技与园区内先正达下属企业四川荃银生物公司达成合作,双方将合力向全省推广一个优异的酿酒专用糯稻品种——“川久香糯”。这一品种是荣稻科技和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协同攻关,经过多年努力选育出的。“酒香也怕巷子深,这次合作就是要借助四川荃银的渠道优势,助力该品种补齐四川酿酒粮的品种短板。”朱军表示。

  天府现代种业园管委会副主任李平介绍,目前,园区已聚集21家种业及关联企业。为了更好地帮助初创企业成长,园区不仅引入专业运营机构与功能区运营商共同组建创新孵化公司,负责科创空间整体孵化运营,而且成功引入省内外优势金融资源,组建天府现代种业股权投资基金,以股权投资方式助力种业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创新型、成长型中小种业企业孵化壮大。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艳玲)

[ 责编:张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 小小快板手 传承老技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形成超过300项关键技术储备,资本加速布局6G生态……尽管6G网络预计将在2030年开始部署,但我国6G产业布局正加速铺开,呈现政策护航、技术攻坚、资本活跃的特征。
2025-11-20 09:11
谷山梁3吉瓦/12.8吉瓦时储能电站项目建成后,每年预计可向电网输送36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电力。“独立新型储能电站放电时为发电企业,充电时视同电力用户,电网的峰谷电价价差形成利润空间,吸引企业投身于此。
2025-11-20 09:11
中国第一辆蒸汽机车就诞生在我的家乡唐山。我为之骄傲。为此,大学学习机械制造与设计专业的我,毕业后,就一头扎进轨道交通检测设备研发领域。
2025-11-20 04:25
常有人说,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而我从事的工作是,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燃烧系统高精密产品的生产加工,所以大家都叫我“火箭心脏钻刻师”。
2025-11-20 04:25
四川全口径外送电量已超1.9万亿千瓦时。这一规模相当于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全年用电量之和,标志着四川落实“西电东送”能源战略取得丰硕成果,
2025-11-20 04:25
大国重器又传好消息!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装置建成运行仅两个月,就取得首个物理成果——测量太阳中微子振荡参数,结果比此前实验的最好精度提升了1.5~1.8倍。
2025-11-20 04:35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