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美国佛州楼塌祸起何处?
首页> 科普频道> 科普头条 > 正文

美国佛州楼塌祸起何处?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1-06-29 09:2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记者 张双虎

  当地时间6月24日,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滨小镇瑟夫赛德一幢12层公寓楼发生连续倒塌。目前事故已导致9人死亡,156人下落不明。

  从相关视频可以看到,该公寓楼已完全裂开,坍塌一侧的地面上砖块和水泥块堆积如山,未坍塌的一侧部分墙体已经脱落,一些住户的床铺从外部清晰可见。事发地瑟夫赛德镇镇长描述,这栋楼发生了“直落式坍塌”。

  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惨烈的事故?《中国科学报》采访了相关领域的专家。

  连续倒塌或因“平板结构”

  “从网上的图片和视频来看,其结构类型较大概率是‘一个底框+平板体系’。”事发当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陆新征在其课题组公号上作出判断。

  据《今日美国》报道,该建筑始建于1981年,位于填海湿地之上,上世纪90年代已被发现有下沉迹象。但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教授多文斯基表示,不应据此就认为这(下沉)是造成建筑倒塌的原因。另有报道显示,在大楼倒塌之前,屋顶正在进行翻新,但也无法确定翻新与此次事故有关。

  目前事故原因尚待调查,专家认为,从事发时监控录像拍到的倒塌过程看,发生如此大的连续倒塌可能和建筑的“平板结构”有关。

  连续倒塌是指结构在发生局部破坏后,初始的局部破坏从构件到构件发展,最终导致一部分结构倒塌或整个结构倒塌。

  陆新征介绍说,各类公共或私人建筑都可能遭遇到极端事件,如飓风、海啸、地震、爆炸、车辆撞击、火灾及人为失误等。“这些事件通常会导致建筑结构的局部破坏,进而导致结构的完全倒塌,这就是‘连续性倒塌’。”

  平板结构建筑又称无梁楼盖结构建筑,在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广泛用于停车场、办公楼和民用住宅。其优点是施工简单、成本低、使用空间大。

  “相对于其他梁板结构,平板结构容易发生连续倒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孙海林告诉《中国科学报》,“从现有资料看,该公寓本身是平板结构,抗侧力体系采用剪力墙,上面可能正在维修改造。是不是因为施工荷载增加或截面局部削弱带来的局部结构冲切破坏,进而引起整体结构连续倒塌,或者因地基不均匀沉降、构件强度不足等引起局部冲切破坏尚不太确定。从网上流传视频来看,相邻的局部区域比较长的带翼缘的剪力墙,阻止了另一部分继续倒塌。”

  在施工过程中,美国也出现过类似的平板结构连续倒塌。1971年,波士顿2000 Commonwealth Avenue施工过程中连续倒塌;1973年,Skyline Plaza购物中心施工过程中,中部区域23层结构也出现连续倒塌。

  我国地上建筑平板结构很少

  “国内地上建筑物用平板结构的很少,这种结构主要用在地下车库。”孙海林说,“我们在地下车库看到没有梁的结构一般就是平板结构,国内无梁楼盖大部分带有柱帽。”

  孙海林同时表示,虽然国内地下室无梁楼盖在施工过程中也出现过事故,但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很少出现连续坍塌的情况。

  “更多的事故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不规范操作、野蛮施工、覆土过多堆放等引起连续倒塌。此前有过多次地下室施工中连续倒塌的案例,和佛罗里达州这次比较像。”他说。

  “一些地质灾害引起山体滑坡等问题,不管是否是平板结构,都可能出现倒塌问题。”孙海林说,“只要是经过正规设计、合格施工的建筑,一般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如果突然发现结构构件,如剪力墙、梁柱等出现明显裂缝,建筑物出现明显的倾斜等就须引起格外注意,请专业工程师协助调查。”

  连续倒塌研究成国际热点

  建筑物在偶然极端荷载(如火灾、撞击、爆炸等)的作用下可能会由于局部破坏而引起整体结构的连续倒塌。国际上连续倒塌研究始于1969年英国伦敦公寓煤气爆炸连续倒塌事故,在2001年“9·11”恐怖袭击后成为国际热点。我国连续倒塌领域研究也非常活跃,相关论文数量在2013年后位居世界首位,高引用率论文数量也位居国际前列。

  为了防止工程结构在偶然事件中发生连续倒塌,我国出台多部规范对此作出了规定,如《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钢结构设计标准》《组合结构设计规范》等。此外,我国第一部专用设计规范《建筑结构抗倒塌设计规范》也于2015年正式施行,对不同类型建筑如何防范连续倒塌作出了具体规定。

  陆新征等发表在《建筑结构》上的论文指出,未来有必要建造具有鲁棒性(承受极端事件的能力)的建筑物,使其能够承受局部破坏而不发生不成比例的倒塌。对于构成重要基础设施(如医院、发电站、客运航站楼等)的建筑物和对公众开放(如学校、运动和商业中心等)的设施,甚至还需要功能可恢复性建筑物(能够快速恢复甚至有所提高建筑物原本性能水平)。

  “极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规模很难预测,因此用针对常规荷载的传统方法设计一种结构来抵抗极端事件是不现实的。”陆新征认为,现在的设计标准试图将风险最小化,并通过将鲁棒性的设计理念以结构对局部破坏的不敏感性(倒塌抗力)的形式融入规范之中,从而将连续性倒塌控制在最低水平。

[ 责编:武玥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最大跨度断面市政交通隧道主体完工

  • 福建:渔船进港人员上岸 应对台风“桦加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具体来说,人工智能对提高就业质量带来的机遇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能够创造更多高质量新职业新岗位。
2025-09-23 10:15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家长作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其认知与行为正经历从“重治疗、轻预防”到“主动防控、科学干预”的根本性转变。
2025-09-23 10:13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于22日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2025-09-23 10:13
今年5月29日,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311P主带彗星是运行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小行星带中的小天体,同时具有传统彗星的物质构成特征和小行星的轨道特征。
2025-09-22 10:06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研发出能够在人体血液环境中实现即时强效黏合的骨胶水材料,为粉碎性骨折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模式。
2025-09-22 10:06
如何加快提升食品安全与健康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营养健康的食品,值得每一位食品从业者思考。
2025-09-22 10:00
20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雪山牧场,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正式启动建设。
2025-09-22 09:59
我国是蔬菜消耗大国,人们对蔬菜的需求无外乎绿色、安全、营养,解决这些诉求要依靠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推广应用。
2025-09-22 09:55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研发投入强度达2.68%;研发人员总量位居世界第一。
2025-09-19 09:59
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仿真技术,开发数字化、智能化评估工具,突破青少年国防素养评估的时空限制和算力瓶颈。
2025-09-19 09:56
大质量恒星是指质量大于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它们往往形成于大尺度、复杂且高度动态的气体环境中,在宇宙演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2025-09-19 09:53
近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本次任务中的一颗卫星使用了全球首款卷式全柔性太阳翼。
2025-09-19 09:48
秋日的阳光遍洒层层山峦,照得坡地上整齐排列的深蓝色光伏板熠熠生辉。
2025-09-19 09:38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18 09:52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2025-09-18 09:50
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2025-09-18 09:44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
2025-09-18 09:4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2025-09-18 09: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