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科普频道> 科普头条 > 正文

重装空投“领头羊”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1-06-17 09:5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重装空投物资滑离机舱。

  段伟仔细检查即将装机空投的物资。

  “有小段在,我更放心,这次你就让他过来帮个忙! ”这几天,空降兵某旅旅长李强接到一个来自“隔壁”航空兵单位的“借人”电话,电话那头某飞行团团长亲自点将,希望能让段伟过去协助他们执行一项空降空投任务。

  段伟是谁?他2001年入伍,士兵考学提干,现任空降兵某旅空降空投科科长,从事空降空投专业18年,带领组织安全投放各类物资700余件次、人员3万余人次,自主创新研发多款空降空投器材装备,培养了一批专业素质过硬的空降空投骨干,为空降兵部队空降空投事业的加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近几年,他带领队伍和航空兵某部展开融合训练,顺利圆满完成了多项急难险重的空投任务。今年的任务马上就要开始,段伟有其他工作没有参加,兄弟单位就迫不及待地直接打电话向李强“借人”。

  别看段伟如今是“空投圈”里的“流量明星”,很是抢手,但就在几年前他还是个“一穷二白”的“出公差专业户”。

  2009年4月,在勤务连任伞训长的段伟第一次“接触”物资空投,按照任务安排,当时他和另一名伞训骨干王培佳到其他单位帮忙投放。

  “哎哟,把我羡慕的啊!”段伟第一次看到兄弟单位兵强马壮的空投骨干队伍和琳琅满目的装备,两眼直放光。

  随后的几年间,段伟成了“出公差专业户”,哪里有空投任务他就跟到哪里。

  “说是出公差,其实是在‘偷学’。”帮工那段日子里,段伟边干边学。扛物资箱、搬运伞具、准备物资耗材……空投训练场上的脏活儿累活儿段伟抢着干,他白天帮忙捆绑物资、装载卸载,晚上加班加点学习理论,遇到搞不懂的地方就向兄弟单位干部骨干请教。

  伞系统折叠、货台装配、锁具清洗……从物资的捆绑包装到装机空投,段伟把空投的训练课目按操作流程和步骤详细整理归纳成文字。“这些都是宝贝!”如今段伟办公室书柜里放着几本字迹工整、书角已被翻卷的空降空投汇编资料。帮工的几年间,他“偷学”到的理论知识有近10万字。

  “段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咱们单位的空投骨干屈指可数,你回去也无用武之地啊。”同行的王培佳那时怕段伟“做无用功”,善意地提醒他说。

  “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有这样一支队伍,拭目以待吧!”段伟望着窗外人家的队伍,眼神无比坚定。但学成归来后参加的一场演习让段伟深受打击。

  部队首次组织大规模跨区域空降战斗演习,参演飞机近百架,人数有几千人,段伟带领两架运输机实施物资空投。

  飞机临空、物资投下,在预定地点安全着陆。段伟在无经验可循的情况下,首次进行弹炮一体空投4个大件取得圆满成功。虽说空投任务很顺利,但段伟却高兴不起来。

  “丢人,太丢人了!”整场演习任务中,大中小件空投物资数十件,段伟自己却只投放了4个,剩余的“大头”全是兄弟单位帮忙投放的。“自己的主场让别人当了主角儿。”段伟觉得脸上无光,他攥着拳头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为单位培养出一支强大的空投队伍。”

  机会终于来了!同年9月,部队首次组织重装空投集训队,段伟担任教学组组长。“只投过人,没投过物!”来自各连队30余名空投骨干齐聚一堂,兵龄有长有短,能力参差不齐,“大多数人压根儿就没接触过物资空投。”

  队伍不够强,但段伟有信心。从基础理论到实操作业,学员的每一本学习理论笔记,段伟都一一仔细批阅,每一个叠伞捆绑步骤,他都亲自把关。

  “他去训练场我们都害怕。”谈起集训那段时间,该旅勤务连四级军士长张吉春用“极其严厉”四个字形容段伟。

  某次跌落试验,张吉春和战友们想更直观地看清物资跌落情况,大家便站在了安全线内,人员离跌落点儿近了些,试验最终也顺利完成。段伟得知此事,劈头盖脸地把他们训斥了一顿:“空投容不得半点侥幸与差错,每一个细小的错误都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

  物资在投放过程中,时间误差一秒就有可能偏离目标投放点上百米,捆绑包装一根系留绳、保险丝出现差错,就有可能导致伞开不正常、伞装提前分离、伞绳缠住装备等险情的发生。

  “空投是一项如履薄冰的事业!”段伟也遇到过“特情”。那是一次空投作战物资任务,段伟熟练地按照操作流程实施投放。机门打开、引导伞工作、牵引伞牵引物资出机舱、主伞工作……一切都很顺利。

  但没有想到意外突然发生了。货台在空中飘落时突然散架,大批物资从高空直接摔落在地,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不少人认为是段伟在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面对质疑段伟当场自信地回应:“我捆绑的物件绝对没有问题!”当天连夜排查事故原因,最终找出答案:厂家提供的捆带材质质量不佳导致货台解体。这也是段伟执行空投任务十几年来遇到的唯一一次“特情”。

  国产大型运输机运-20首次空降空投、国际军事比赛、部队成建制空降空投演习……几年时间里,段伟带着重装空投骨干队伍在实战化任务中不断锤炼成长,空投物资数量从每年的30件、50件、60件到半年时间投放量达100余件,全旅重装骨干从最初的“两人业余小队”发展到200余名专业过硬的行家里手,人人熟练掌握7种机型投放,一次次刷新空降兵部队物资数量、重量投放纪录,他还参与多项试验试训,攻克百余项空投科研课题,突破了一大批空投关键技术。

  “如今我们旅每年的空投物资投放量占空降兵部队60%,遥遥领先各兄弟部队!”谈起单位现在突出的空投成绩,四级军士长、空降空投技师陈自宁骄傲地说。

  空投物资至关重要,战斗员的投放更是重中之重。

  2020年,部队拉至西北戈壁滩实施大规模空降空投训练,段伟在着陆场目睹了3名战友因离机动作变形,导致主伞未顺利张开的特情,虽说没有出现人员伤亡,但战友在空中高速下落的场景令他心有余悸。

  在空降兵部队,过去一些单位组织跳伞训练时,常常按惯例搞突击式训练模式,“这种方法要么训练周期长,要么因为任务紧导致跳伞员各项基本功不扎实”。

  “我要对每一名跳伞员的生命负责!”回到部队后,段伟收集整理各连队空降空投骨干上报的意见建议,结合部队每年复训跳伞周期的实际情况,依据军事训练大纲相关规定,他提出设立“空降空投训练日”。

  部队区分战斗员和空降空投干部骨干,每月落实1天空降空投训练,每周落实2个课时基础训练,重点完成伞降地面动作、专业技能和战斗编组融合训练。“这样不仅打牢了跳伞员的离机、操纵、着陆等基本功,又能有效落实伞降训练时间。”该旅一营三连伞训长袁玉庆说,将全年伞降训练时间打散到每月每周,跳伞员的伞降地面动作练得更扎实,随时都能升空伞降。

  空降空投能力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空降兵地面战斗力的强弱。近年来,随着部队实战化演训任务常态化组织,对空投的能力需求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提高空投质效,段伟一刻也没敢歇着,他带组研发空降空投数据库管理系统,将每名跳伞员的基本信息、跳伞次数、跳伞机型伞型等数据进行汇总,为上级机关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和决策参考,也给基层官兵提供了一个完备的学习交流平台。

  段伟还研制了运动跳垫,跳伞员在地面就能体会到尾门双路“之字形”离机时的空中效果,最大限度避免跳伞员离机时两伞相插和相撞的特情。他还牵头编写了《跳伞员使用手册》《空投训练教案》《空投训练图册》《空投系统操作流程规范》等多本空降空投教材。

  重装物资遥控装载平台、货台装载重心自动测量校正系统、重装系统简易液压行走装置……段伟革新的一大批装备和训练器材,在训练中得到了各级官兵高度认可,多项研究成果和理论在空降兵部队推广,为部队打赢现代战争、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从事伞训工作就像游泳,年初扎进水里,年尾才敢钻出来。”段伟说,抓伞训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必须时刻保持“满格电”状态,“我们守护的不仅是战友的生命、先进的装备,更是部队的战斗力。”

  段伟负责空降兵某旅伞降工作这几年,单位连续三年获得“跳伞安全先进单位”,段伟个人荣立三等功两次,多次受到上级表彰。

  肖艳飞 李志伟 马家河文并摄

[ 责编:张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