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夏天来啦 印花服装保养小妙招奉上
首页> 科普频道> 科普头条 > 正文

夏天来啦 印花服装保养小妙招奉上

来源:纺织科普博览2021-06-04 16:5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丁力进 白洁

  夏天来了,各种印花裙子,图案T恤等霸占了我们的衣柜,也成为了街边一道亮丽的风景!

  印花服装是指采用印花工艺形成各类印染花纹或图案的纺织物制作的服装。

  印花服装色彩丰富、层次感强,但印花服 装在洗涤、晾晒、熨烫等过程中容易受到损伤,保养时除了按照洗涤标识处理外,还需要特殊护理。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印花服装的保养小妙招吧。

夏天来啦 印花服装保养小妙招奉上

  洗涤

  印花服装的印花种类繁多,由于其特殊性,一般不能进行干洗。大多具有功能性、装饰性附件的印花服装,在洗涤前需拉好拉链,并将纽扣、绳头等附件包裹好,避免洗涤过程中对印花部位剐蹭而导致印花表面产生划痕、起毛等,甚至造成印花部分脱落,影响服装的美观性。

  (1)洗涤时应选择无磷、无漂白剂的洗涤用品,桑蚕丝等蛋白纤维印花服装不能使用强碱性洗涤剂,避免纤维断裂,印花部位产生破损。

  (2)采用手洗方式,不建议机洗,或者套洗衣袋机洗,但要选择轻柔模式。针织印花服装、非化纤印花服装水温不能超过40℃。

  (3)洗涤过程中应将衣服反转,让带有图案一面向内,不要用强力搓洗图案或采用刷子、搓衣板洗涤,否则易造成烫钻或亮粉脱落,印花开裂、起折等。不宜长时间浸泡,5-6分钟即可,特别是纤维素纤维容易发生溶胀,造成印花部位表面粗糙、起泡、凸起等瑕疵,影响美观。

  (4)洗涤过后轻压沥干水分,不可用力拧干,也不可能用干衣机甩干,容易损伤印花。

  晾晒

  晾晒过程中应将衣服翻转反面晾晒,让带有图案一面向内自然晾晒,避免阳光下暴晒,强光照射容易使印花变色、面料褪色。如需要烘干,丝绸、棉制品应在40℃以内。不能用力过猛,用手拉扯衣物印花部分,容易造成印花变形、起泡、脱落等破损现象。

  熨烫

  若需熨烫,除根据护理温度熨烫外,尽量的使用蒸汽熨烫,熨烫温度不能超过80℃。含弹力纤维的不可高温熨烫,以免破坏弹性纤维的组织结构,影响衣物弹性效果,也不可在图案上直接熨烫,如果需要对印花进行熨烫,需要在印花上隔挡一层布,进行熨烫。

  收纳

  熨烫后的衣服不可立即塞入狭小空间,应用衣架悬挂或平摊放置,以保持衣物平整,同时保持环境干燥。

  还需提醒,衣服如果出现起球现象,要用毛球修理器来处理,不可粘掉或揪掉,否则会拉长纤维,继续起球,还有可能破坏印花。当印花服装不可避免需要叠放时,需注意印花部位不要紧挨着,以防胶黏,造成起泡、沾色、脱落等问题,影响服装整体外观质量。

夏天来啦 印花服装保养小妙招奉上

[ 责编:赵清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

  •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研究显示,鸟类、哺乳类甚至龟类的大脑在过去3.2亿年里,经历了一场精彩的大脑神经元演化历程,走出了截然不同但又殊途同归的智慧发展之路。
2025-05-15 10: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联手中外学者创新研发出储能密度较高的新型纳米复合薄膜储能器件,其储能密度可达215.8焦/立方厘米,刷新介电储能密度国际最高纪录。
2025-05-15 10:03
宇宙的命运与其天体命运息息相关,而其中恒星的最终“寿命”一直是人类探索的重要命题。
2025-05-15 10:02
周天军表示,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全球变暖下区域季风的演变规律,更凸显了古气候研究在气候变化预测中的独特价值。通过开展古今对比研究,丰富的古记录数据所揭示的历史变化事实,将会成为我们有效应对未来的重要参照物。
2025-05-15 10:01
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我国农作物长期战略保存种质资源已超过58万份,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作物遗传基因密码,犹如“天书”亟待破解。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发起、腾讯参与支持的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正式启动。
2025-05-15 04:1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5-05-14 17:5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通过将筛选出的诗词逐一标注,提取时间、地点、诗人身份、情境语义等信息,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1400年的“长江江豚诗词数据库”,并确定724首提及长江江豚的作品。
2025-05-14 09:43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全球雪旱发生频率将成倍增加,其中暖雪旱将成为主导类型。
2025-05-14 09:41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西南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柑橘黄龙病的抗性基因,“柑橘癌症”有了破解方法。
2025-05-14 09:39
除了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其拍摄的着陆区高清图像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着陆点的地质细节和土壤来源。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六号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全景相机近景立体图像等数据,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着陆区地形数据集。
2025-05-14 09:36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