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北京永定河生态廊道首次为天鹅全线开通
首页> 科普频道> 科普头条 > 正文

北京永定河生态廊道首次为天鹅全线开通

来源:光明网2021-03-22 10:1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 钟震宇

  近日,候鸟迁徙进入高峰,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对永定河大兴段(50余公里)进行了一次全程候鸟监测,总共记录到59种,1300余只,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黑鹳、小天鹅、大天鹅和白琵鹭等7种,天鹅的数量达到了180余只。

北京永定河生态廊道首次为天鹅全线开通

永定河的天鹅 钟震宇摄影

  调查人员正在用望远镜观察辨识河水中的野鸭时,突然,头顶上空传来一阵喧闹,“天鹅!”工作人员指着天空大声叫出来,只见92只天鹅排成一个长长的人字形,沿着永定河逆向飞行,一边飞一边鸣叫,像是互相鼓劲,又像是呼唤同伴跟紧队伍。天鹅飞得很高,阴暗的天气,肉眼只能看到一串小黑点点,只能通过望远镜目送它们渐渐远去。之后,发现在远处河中央的一个小岛上站满了一小群鹭,正当工作人员用望远镜观察时,又听见一阵喧闹,天空再次飞来了一小群天鹅,这群天鹅飞得比较低,看得清楚,一共有20只小天鹅。从望远镜里看清楚了“小岛”上的鹭,一共有5只白琵鹭和3只苍鹭。随后,我们又在另两处水面分别发现了50只和18只天鹅,其中小天鹅有61只,大天鹅有7只。这次调查开始前,工作人员就盼望能在永定河大兴段记录到天鹅或者白琵鹭,目前正是它们的迁徙高峰时段,希望它们能被永定河的湿地环境吸引,在这里停息,补充能量。没想到这两个愿望全部都实现了,而且天鹅的数量达到了180多只,这令工作人员兴奋不已。我们分析,永定河可能是天鹅迁徙的一个重要通道,在补水之前,过路天鹅只能选择上游段的莲石湖、野鸭湖以及官厅水库停息,现在永定河大兴段补水恢复形成了多个湿地环境,让天鹅有了更多停歇地选择。

北京永定河生态廊道首次为天鹅全线开通

永定河湿地飞来天鹅 钟震宇摄影

  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变化敏感,常作为生态环境质量的指示物种,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对永定河大兴段进行了9次监测,记录鸟类达到了100余种,总数近1万只,并在秋、冬季多次监测到珍稀濒危物种——黑鹳,说明这些重回永定河的黑鹳在这里完成了一个重要的越冬期。2020年春季补水以来,断流了25年的永定河北京段实现了全线通水,湿地生态环境快速恢复和提升,生物多样性恢复成效显著。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永定河大兴段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这里也将是天鹅以及其他水鸟的重要栖息地,北京永定河作为水鸟迁徙重要廊道全线贯通,以永定河为轴线的京津冀生态廊道将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 责编: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 2025考研季科技类专业科普行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从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获悉,截至11月21日,我国最长原油管道——西部原油管道实现安全平稳运行18年,累计输送原油超2亿吨。
2025-11-24 03:15
作为中国和南非两国合作推动科普教育的重要实践,中国科学技术馆与南非Sci-Bono科学中心合作建设的“倾听科学空间”21日正式向公众开放。逾百嘉宾和观众到场体验。
2025-11-24 03:15
为AI4S领域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产业落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助力企业技术创新与行业生态构建。
2025-11-24 03:15
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从科技、文化、社会等维度,综合勾勒出2025年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科技前沿动态、科学传播与社会文化融合的整体态势和核心方向。
2025-11-21 15:11
枫清科技与麒麟软件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AI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信创产业生态的完善与发展。
2025-11-21 13:13
走进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辰山中心种子冷库,零下20摄氏度的寒气扑面而来,一排排整齐编号的收纳容器中,是进入“深度睡眠”状态的各类野生植物种子。
2025-11-21 09:53
小雪时节,容易发生感冒、皮肤干燥、关节疼痛及咳嗽等不适,大多因为寒燥外袭、津液失调。
2025-11-21 09:52
当前,关于精神疾病与心理治疗,公众还有哪些常见误解?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安定医院多位专家。
2025-11-21 09:49
2023年11月,“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正式发布,截至目前,访问量已突破3700万次,覆盖海内外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实验任务数超过270万个。
2025-11-21 09:47
20日,记者从南京大学获悉,该校沈树忠院士团队的侯金波博士等人记录了湖北省通山县一处距今约5.4亿年的埃迪卡拉纪化石宝库,并将其命名为“通山特异埋藏化石库”。
2025-11-21 09:38
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形成超过300项关键技术储备,资本加速布局6G生态……尽管6G网络预计将在2030年开始部署,但我国6G产业布局正加速铺开,呈现政策护航、技术攻坚、资本活跃的特征。
2025-11-20 09:11
谷山梁3吉瓦/12.8吉瓦时储能电站项目建成后,每年预计可向电网输送36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电力。“独立新型储能电站放电时为发电企业,充电时视同电力用户,电网的峰谷电价价差形成利润空间,吸引企业投身于此。
2025-11-20 09:1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