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文旅消费成夜经济增长新支点
首页> 科普频道> 科普头条 > 正文

文旅消费成夜经济增长新支点

来源:南方日报2021-02-20 09:2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春节期间,广东文旅夜经济强劲复苏,灯光夜色里的广式年味吸引着市民游客。来自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数据显示,据初步测算,2021年春节假期(2月11-17日),全省共接待游客3964.3万人次,其中接待过夜游客953.4万人次,占比24%。

  夜游经济是促进各地发展的热门话题。在广东,居民更是素有夜生活的传统,现代文旅孕育较早。春节期间,夜间文旅活动和消费,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不断激活夜间经济的新潜力。

  夜景观 各式灯光秀展现广东魅力

  “美呆了!”除夕夜,广州塔AR灯光秀刷爆朋友圈,第一次在广州过年的研究生小海,被这场灯光秀震撼了。“今年没有回黑龙江过年,心情有点低落,但是在广州过年之后发现,原来可以这么精彩!”在琶醍喝啤酒看夜景,三五同学相聚,小海在此感受到了欢乐和暖意。琶醍,正是广州潮流夜生活的地标之一,已经成为市民游客看夜景、感受广州夜生活的一部分。

  珠江烟波接海长,春潮微带落霞光。船上看广州,是外地游客夜游广州的首选。春节期间,广州客轮公司推出了“听见花开”系列主题游船,满载鲜花。不少市民游客在“随上随下”“多点停靠”的游船上感受欢乐的花花世界,“坐花船、赏年花、游花城”成为了夜游广州的热门之选。

  夜景之美,不得不提潮州的古城夜景。在古城外的韩江上,由7000多组LED灯组成的灯光秀,将广济桥、笔架山映衬得光彩夺目,令市民游客流连忘返。不少游客为了看灯光秀,选择在潮州古城住上一晚,从而带动住宿、餐饮、购物等旅游相关产业蓬勃发展。

  夜体验 夜间文旅活动受年轻游客青睐

  夜游经济,不仅限于赏夜景。在长隆,景区为游客打造了“白天游主题公园、夜间看马戏、晚上入住动物主题酒店”精品旅游路线,长隆野生动物世界、长隆欢乐世界、长隆国际大马戏等各大主题公园为游客准备了精彩纷呈的牛年春节主题活动,为游客提供全天候的消费选择,促进夜间消费。

  除了长隆,深圳欢乐谷、深圳野生动物园、珠海狮门娱乐天地等景区,春节期间人山人海。其中,珠海狮门娱乐天地作为全球首个狮门影业国际电影主题乐园,在春节期间开启“超时空不夜城”春节主题活动,以“元气”+“潮玩”为核心,全新升级了极具特色的“元气大挑战”活动,并开展垂直立体沉浸式的互动巡游,给市民游客带来一场场视觉盛宴。

  在广州,永庆坊举办了以“朝叹晚蒲,拥抱新年”为主题的新春系列活动,丰富城市居民的假期生活,展现出不一样的“老城市,新活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永记牛市”市集活动,50多个年轻活力的摊位有序分布在永庆坊一期、二期的街头巷尾,聚集了广州各种文创产品,内容涵盖国潮、手工、艺术、互动体验等,大多数是原创的品牌,摊主以“90后”为主。活动从白天持续到晚上,喜庆的灯笼与璀璨的花灯相互辉映,吸引了众多市民尤其是年轻人前来打卡。

  ■观察

  加快多种业态融合 打造夜消费集聚区

  自2001年以来,广东省旅游业总体收入呈现持续稳步增长趋势。自2016年突破万亿元大关后,2019年广东全省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5158亿元。近三年旅游业总收入年增长率逐年有所降低,说明广东省旅游业总收入虽保持增长但增速放缓,旅游业的发展必须要进入提质增量阶段。

  对比2017—2019年间全省各地市消费数据,文化消费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头部城市包括广州、佛山、东莞、深圳、珠海,人均全年消费数据均大于3526元。以今年春节电影票房为例,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广东2月11日至17日电影票房(含服务费)8.57亿元,全国占比10.99%,与2019年春节档同比增长34.82%,增长幅度高出全国2.67%。

  节前,由广东省旅游规划和营销协会、华南理工大学和南方日报联合开展的广东文旅消费调研初步结果显示:总体而言,广东省大部分地市重视夜间经济的发展,但居民及游客的夜间消费主动性、积极性不高,消费潜力有待激发。珠三角城市的夜间消费活动较丰富,部分地市夜间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夜间消费氛围不浓厚。商圈、商业街区的夜间消费较为活跃,但夜间消费尚未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夜间消费业态有待丰富。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金波指出,大力发展夜间文旅对推动夜间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广东温润的气候以及历史文化传统,夜间经济一直较为发达,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取夜间经济发展措施,依托珠三角主要商圈和特色商业街区,通过出台夜间出行便利政策、派发文旅惠民消费券、丰富夜间消费业态等具体做法,促进夜间经济快速发展。

  他建议,未来需不断加快商业与文化、旅游、休闲等不同业态的紧密融合,打造夜间消费场景和集聚区,培育“夜生活·粤精彩”品牌,刺激夜间文旅消费,大力发展夜间经济。(蔡华锋周人果)

[ 责编: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电影《731》拍摄历程特展在哈尔滨举行

  •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18 09:52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2025-09-18 09:50
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2025-09-18 09:44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
2025-09-18 09:4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2025-09-18 09:40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