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基因检测收智商税?这些真相你要知道
首页> 科普频道> 光明动科普 > 正文

基因检测收智商税?这些真相你要知道

来源:光明网2020-01-09 15:3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编者按:随着技术的提高、成本的降低,基因检测开始进入大众消费级别,甚至在网上就可购买基因检测服务。一滴血、一口唾液,真能检测出是否拥有某种天赋,或者某种基因缺陷、以及患疾病的概率吗?我们该如何看待基因检测结果?为此,光明网基因科普团队邀请到基因科技专家高强博士为网友解疑释惑。

  目前基因检测能做到的精确度是怎样的?

  高强:基因检测,其实主要就是指从人的像血液、唾液或者其他的体液或细胞里面,把这个基因,换句话说就是DNA,把它分离出来,随后通过各种化学的方法,或者是生物的方法,对其中所含的基因信息进行一定的检查和检测,由此来判定一下,这段DNA或者基因它有没有出现问题;如果跟正常的存在差异的话,那这种差异可能会带来什么影响,这就是基因检测。

基因检测收智商税?这些真相你要知道

  基因检测目前分为很多类,有的基因检测是针对疾病筛查的,有的基因检测是针对一些大众比较关注的热点话题,比如说祖源分析,就是我们的祖先是来自于哪个地区?来自于哪个民族?还有一些基因检测,它其实针对的是健康风险的一些预警,或者对人的一个健康状况的一个评估。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小的一些分类。

  这几个不同的基因检测类别,要说它们的精确度的话,主要是由三个方面的因素来影响的。第一方面是科学研究的可靠性。在科研上面是不是已经得到明确的结论了。第二就是基因检测所依赖的实验仪器;第三个就是对这些行业规范的要求。

  目前来讲,推广最普及的是,做一些临床疾病筛查的基因检测。这种基因检测,国家一般都会针对不同的筛查,出具不同的政策法规和监管体系。对于其中所使用的像仪器,使用的耗材,从业人员的资格等等,都会有非常明确的要求和标准。而且这种检测,一般都是在大型的医院里面,或者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里面来开展的。

  所以,判断基因检测的准确度,还是要综合考虑:它所在的检测类别,科学上是否得到验证,技术上是不是比较先进,在行业实际操作层面,是不是合法合规,是不是标准的?如果说这几个方面都满足的话,基因检测准确度是非常高的。像刚才所提到的临床级的基因检测,以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来看,不同公司的产品虽然有差别,但是专业的公司的检测准确度一般都是在99%,甚至更高以上。

  基因检测对普通人有哪些好处?

  高强:第一,就是疾病筛查,这有助于及早诊断和用药,其实对每个人都非常有帮助的。举一个例子,像美国的明星安吉丽娜·朱莉,她是通过基因检测,检测出她携带一个乳腺癌高发的基因,叫BRCA1。这个基因其实在她的长辈,尤其像她的妈妈、姨妈等等,女性的直系亲属里面都是存在的。携带这个基因意味着到一定年龄,比如说50岁以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率会大大地增加。所以她在做了这个基因检测之后,马上做了一些手术,把相关的像乳腺和卵巢就进行了切除,避免自己将来会得相关的癌症。

  所以基因检测,首先是可以进行疾病的一个早期的筛查和预防。第二个,基因检测会让我们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叫知己。这个知己,一方面表现在我们的祖先是来自于哪个地区?我们身上其他民族的成分占多少?这些可以使我们更多地了解自己和自己所在家族或者是姓氏的演化。

  还有一种其实比较实用的,就是对我们自己的一些健康状况进行检测。比如说,我们人体的新陈代谢是有差异的,有的人吃东西比较容易肥胖,而有的人吃东西却不容易胖,这其实是跟人的基础代谢,包括像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一些消化吸收的基因是明确有关系的。这些基因的差异就造成了我们每个人新陈代谢的能力的一个差异。所以有的人可能就可以依据基因检测结果,来制定自己的饮食习惯。

基因检测收智商税?这些真相你要知道

  还有不同人的,他的运动能力也是有差异的。比如有的人韧带容易损伤,这其实是跟胶原蛋白合成的基因是有关系的。所以说我们想要做运动的话,其实也是有必要了解一下跟运动相关的基因。知道了先天是处于一个什么状态,我们在制定运动方案的时候其实就会比较科学,这样就可以把自己的饮食、运动和疾病都能够结合起来,实现科学的健康管理,实现每个人都能够真正得到健康。

  那么该到哪里进行基因检测,才可靠呢?其实最简单来讲,就是到医院里面去,因为基因检测目前最主要的功能,或者能够带给人最直接的一个帮助,还是疾病方面的筛查。医生在给我们进行诊断的时候,他们如果建议我们去做基因检测,会通过医院的判断标准,去建议相应的基因检测机构,或者医院自己本身就开展基因检测,这部分目前来讲是最可靠的,相对来讲也是风险最低的。

  另外一方面,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去找一些价格其实比较便宜,同时可能是带一些趣味性的检测,比如说像酒精代谢能力的检测,咖啡因敏感性的检测等等,这样一些简单的基因检测,也会让我们对自己的健康有一个更全面认识。同时,也可以初步判定要不要做更多的别的类型检测,以及是不是合适自己。

  当然目前基因检测也存在一些特别不靠谱的,比如说像市面上会存在一些叫天赋基因检测的,这其实很多就是属于缺乏充足的科学研究的成果来进行支持的。那些检测做起来其实没有特别大的帮助,甚至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会造成一定不良的影响。所以说基因检测尽量先遵医嘱,其次是听从我们所能够信任的专家的一些判断和建议。

  出  品:科普中国

  监  制: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 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基因检测收智商税?这些真相你要知道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浙江杭州:电报业务即将退市 通信爱好者排队发报

  • 雄商高铁河北段架梁施工全部完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025-04-27 09:16
工厂化育秧选良种、精培育,提高秧苗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心头好”。
2025-04-27 09:13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加载更多